2019江蘇公務員面試早準備:申論材料亦可助你一臂之力

省考筆試結束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已經完全進入放鬆狀態,開啟“瘋玩模式”,忍不住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甚至還有小夥伴已經迫不及待地準備把自己厚厚的備考資料扔掉了。那麼在這裡,中公教育專家想要告訴大家,請對自己的申論材料“手下留情”,讓自己“手下留書”,因為這些申論材料不僅僅在省考的筆試中可以為大家夯實基礎、保駕護航,在面試中更是會助大家一臂之力,為取得面試成功添磚加瓦。

在省考筆試中的複習材料,實際上有很多材料在面試中都有所體現,當我們在等待省考筆試的結果時,不妨準備一下面試的相關內容,為自己先打下一點點面試的基礎。

第一、梳理相關相似題型。在申論筆試中,我們的題型是歸納概括、綜合分析、貫徹執行、提出對策和作文。對應的,在面試中我們遇到的題型會有人際交往、應急應變、解決問題能力、綜合分析、計劃組織協調等。分別進行了解相關內容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實際上綜合分析是一致的、應急應變與解決問題能力與筆試中的提出對策是一致的、而貫徹執行則與計劃組織協調有所相像。這些相似點也意味著,面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為是一個“口述版申論”,他們的答題思路也必然會有相似之處。

第二、理清相似思路。就拿筆試的綜合分析與面試中的綜合分析能力來說,筆試中的綜合分析是“總——分——總”的思路,實際上也稱之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是什麼”的部分可以作解釋或者提出觀點,“為什麼”的部分則可以分析與其有關的現狀成績或問題、出現的原因、所產生的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怎麼辦”的部分則是提出對策;對應的,面試中的綜合分析思路是“提出觀點——分析觀點——落實觀點”,“提出觀點”的部分也依舊為解釋或者觀點說明,“分析觀點”則是分析其相關原因、現狀、影響,最終“落實觀點”則為對策的提出。經過對比,我們會發現實際上這二者是一模一樣的,唯一的不同在於筆試的作答原則一定是依據材料、尊重材料,而面試則是思維的自我靈活發散。

第三、更改題目,實際操作。面對我們已經做過的申論材料,我們可以自我改變為面試題目,做一些簡單的面試練習,作為新手積累來體現。比如在筆試中有這麼一道題:“‘請你根據給定材料,分析劃線部門所說的‘彈性離校’制度既靠譜,也不靠譜’的原因”。那麼通過題幹我們可以得知靠譜的內容必然是“彈性離校”制度的優勢所在,而不靠譜的因素則體現為目前存在的問題。按照這樣的思路,所有的題目內容可以體現為出現的“彈性離校”制度的原因,比如“它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困難學生的離校問題,是人情化的制度”;好的內容可以轉化部分為影響,比如“其可以解決工作女性接送孩子的時間問題,為孩子提供良好學習氛圍”;相對的,不好的內容則可以體現為未來要規避的問題,比如“在校沒有專人負責安全無法得到保障”,以上這些均為筆試的內容。將這道題轉化為面試題目,則可以是“請你談談對‘彈性離校’制度的看法”,那麼根據這個題目和對應思路,我們將剛剛提到的目的、好內容、問題內容作為分析觀點來體現,落實觀點根據問題進行推導,理解為“學校落實專人負責制”等,綜合體現整體來看,“彈性離校”制度是值得肯定、點讚的好制度。如此一來,面試中的綜合分析能力考查也便輕鬆應對了。

小夥伴們,不知大家是否有感受到申論材料的“神通廣大”呢?如果有,一定要記得好好保留,認真對待,讓這些申論材料助力自己公考的成功!中公教育祝願大家面試成功!

文/淮安就業人才網(hajyrc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