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野玉海景區“三變+旅遊”讓搬遷群眾吃上“旅遊飯”

靠房生財當“老闆”

――看野玉海景區“三變+旅遊”讓搬遷群眾吃上“旅遊飯”

“搬遷分得四間房,住剩的空房子能拿來做些什麼?開館子,沒手藝;做買賣,要本錢。”如何喚醒家中“沉睡資源”,多一條增收門路?水城縣海坪彝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搬遷戶任洪富不只一次暗暗思忖。

六盤水野玉海景區“三變+旅遊”讓搬遷群眾吃上“旅遊飯”

路在腳下。旅遊扶貧的“東風”,為任洪富吹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

近年來,水城縣野玉海景區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推進“大旅遊”產業發展契機,結合自身實際,大力實施旅遊扶貧。景區在突出安置就業、引導創業、管理服務方面下功夫,科學謀劃旅遊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真正實現因地制宜、因人因戶施策,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形成旅遊業發展與農民增收致富、脫貧攻堅良性互動格局。

房子空著的確下不了“蛋”,做旅館呢?任洪富腦瓜子一轉,動起開家庭旅館的心思,照他的話講,別人“借雞生蛋”,那麼我借房生金。

計劃之初,又應了那句話: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做家庭旅館,房子得重新裝修,錢從哪裡來?要打廣告,要應對市場,哪門子都離不開錢。可任洪富偏偏缺的,就是錢。

正一籌莫展之際,野玉海管委會傳來佳音。“老任,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思考如何讓搬遷群眾搭上景區旅遊發展快車,靠山吃山,既然‘傍’著景區,那我們就要爭取人人都吃上旅遊飯。培訓技能是想讓大家有一門手藝能就業創業,開家庭旅館,你缺錢,那我們就幫你解決錢的問題。”見招拆招,在深入交心談心、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之後,野玉海管委會在“三變+旅遊”上破題。

六盤水野玉海景區“三變+旅遊”讓搬遷群眾吃上“旅遊飯”

景區以平臺公司牽頭,鼓勵農戶拿出多餘房屋入股開辦鄉村民宿、家庭旅館、餐飲店,對多餘房屋面積統一進行整合經營,農戶作為股東將房屋面積作為股本,交由公司統一經營,經營產生利潤按比例進行分成。已入股的60戶農戶,2017年共獲得分紅7.3104萬元,戶均分紅1218.4元。2018年上半年,有83戶農戶簽訂協議參與入股,2018年預計分紅10萬元。景區在原有酒店、民宿已有床位的基礎上,新增民宿床位200個,新增景區經營業態16家。

貴州嵐騰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家庭旅館的裝修及市場開拓,任洪富就負責打掃衛生,憑著“股權證”參與分紅,這真是美事一樁。據統計,截至11月13日,海坪民宿一個季度共接待遊客1000餘人次,創收20萬元,有效帶動搬遷群眾增收。

如今,任洪富果真實現了“人在家中坐,財源滾進來”,在2018年貴州嵐騰旅行社有限公司與海坪彝寨貧困戶合作家庭旅館第一季度分紅現場,老任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包租公”,可謂收穫不菲。

六盤水野玉海景區“三變+旅遊”讓搬遷群眾吃上“旅遊飯”

根據明確的利益聯結機制,合作的搬遷戶佔70%,旅行社佔30%。當天,分紅總額達8.2萬餘元,共涉及24戶搬遷戶。“我的三間房第一季度就分到紅利,得了9634元,相當於上班半年的工資哩。”任洪富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任洪富們的家庭旅館生意哪裡來?水城縣持續井噴的旅遊產業是助推器。

依靠著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和便捷的交通優勢,近年來,水城縣大力發展山地特色旅遊業,在此基礎上,包括野玉海、百車河等景區景點在內的多家單位通過舉辦各類賽事、活動為宣傳推介水城旅遊搭建平臺。據瞭解,2017年,野玉海景區共承辦、舉辦“世界雪日暨國際兒童滑雪節”“野玉海杯首屆國際鞭陀大賽暨全國第六屆鞭陀大賽”及“中國涼都・生態水城”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等大型活動13場,全年共接待遊客328.6萬人次(同比增長43%),年旅遊綜合收入13.51億元(同比增長51%),接待旅行團349個,14923人次,外籍遊客2059人次。

“早就聽朋友說海坪的民宿很贊,一直想來體驗一番,今天終於見識到了。這裡不僅設施齊全,還有濃厚的文化特色,吃、住、玩都不錯,下次來旅遊打算還住這裡。”來自四川的遊客李冬說。

六盤水野玉海景區“三變+旅遊”讓搬遷群眾吃上“旅遊飯”

貴州嵐騰旅行社總經理胡宸衣表示,下一步,將以多種形式與搬遷戶合作,繼續在鄉村民宿、家庭旅館的提檔升級上下功夫,提升從業人員素質水平,強化監管,健全保障體制,讓參與的群眾都能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