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夜間課堂”人人誇

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夜间课堂”人人夸

4月24日晚,江西宜黃縣榮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夜間課堂”裡,村民高唱《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4月24日晚,江西撫州宜黃縣榮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夜間課堂”裡歌聲嘹亮,該村村民正在撫州市職業技術學院張曉紅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齊唱《我和我的祖國》,歌頌新中國成立70週年。這是該村創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助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感恩奮進新時代的生動縮影。

學習強國 群眾家中上“大學”

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夜间课堂”人人夸

榮前村村民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夜間課堂”學習。

為了讓村民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更好地激發群眾幹事創業的熱情,宜黃縣委宣傳部和“四進四聯四幫”連心小分隊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請進了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讓全村坐擁“頂級”大課堂,村民們在家中就能上“大學”(“學習強國”平臺)。

“老顏,走噢,上課去。”“好嘞,我忙完手中一點急事,馬上就趕過來,記得給我留個位置哈。”當晚6時許,村民們呼朋喚友、有說有笑,早早相約來到榮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夜間課堂”學習。19時,夜間課堂所在地、村委會前的小廣場座無虛席,牆上大屏幕LED顯示屏打開了“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大家興致勃勃看著今年4月15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脫貧攻堅工作的新聞視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像一個大家庭,現在我們很多村民經常聚在一起,跟兄弟姐妹一樣聊天,交流種田經驗,分享生活故事,只要誰家有困難,就會有人幫助。”觀看中,留守老人方元貴說:“在這裡還能看新聞、看電影、看戲,瞭解更多的時事政策、歷史典故、健康養生、子女教育、科學種田等,非常好。”

“最近,宜黃縣通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學習的氛圍很濃郁,我們在學習中發現,平臺裡面有科技、經濟、文化、健康、法紀、戲曲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非常豐富,很適合我們的村民觀看學習。”對於如何想到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搬上屏幕,撫州市委老幹局幹部、“四進四聯四幫”連心小分隊第一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第一站長羅菲講述了她的初衷,由於村裡常住村民大多年紀偏大,電腦和智能手機一般不會用,針對這一現狀,根據村裡各層面群眾的不同需求,將“學習強國”平臺搬到LED顯示屏上,因地制宜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使他們在享受娛樂的同時,學習到各方面的知識。

正在讀初中的留守學生劉青梅告訴筆者,第一次跟著奶奶來上過課後,回家馬上用手機下載了“學習強國”APP,在課餘時間抓緊“充電”,最近一次考試讓老師刮目相看,同學們都以為她在上輔導班,讓她心裡樂開了花。“有了這個好去處,我跳舞,她學習,不用擔心在外面學壞了。”教育問題一直是壓在她奶奶心頭的一塊石頭,現在總算落地了。

夜間課堂 文明實踐又一“春”

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夜间课堂”人人夸

在榮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夜間課堂” ,村民領唱《我和我的祖國》。

課堂中,當《我和我的祖國》歌聲響起後,村裡的男“歌神”方盛強放聲歌喉,慷慨激昂,中氣十足。他渾厚的嗓音、較好的音準吸引了張老師,並選他為領唱。“這次來當志願者,農民朋友們流露出的質樸的情感,深深地打動了我。”張老師說,“起初是應羅書記邀請前來授課,短暫的教學中,村民們老老少少都仔細聽、認真學,盡力做到最好,讓我很感動,我非常願意到這裡來,與村民互相交流。”

“第一次領著這麼多人唱歌,感覺很棒。”方盛強幸福地說,以前都是自己唱給自己聽,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後,這裡有了音箱、話筒,歌友們互相唱著聽,現在經過老師的指導,能夠領著大家一起唱,全村人民都聽到了自己的聲音,非常激動。

“健康講座、舞蹈教學、用工安全、科學種田,加上這次,我已經是第五次參加學習了,學到了很多哩!”談及自己的收穫,在縣工業園區務工青年黃慧君立馬當起了“小老師”:胃病要注意保養,少吃酸辣;早晚溼氣大,保護關節,嚴防風溼病;跳廣場舞的時候要放得開,全身心放鬆,才能有效果.......她表示,現在大家農閒都有“活”幹了,雖然很忙,卻都很開心。

為了更具針對性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以來,在宜黃縣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精心設計下發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調查問卷”,在不同年齡段群眾中徵求意見,根據群眾需求,經過梳理後,採取群眾“點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配餐”服務形式,分門別類開展了理論宣講、健康養生知識講座、子女教育、送科技文化下鄉等多場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拉近了幹部與群眾的距離,密切了幹部與群眾的關係,提升了黨組織的形象,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

文化扶貧 鄉村振興添“活”力

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夜间课堂”人人夸

村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宣講黨的好政策,宜黃好人、感動中國人物勵志故事。

脫貧攻堅就是要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

“'四進四聯四幫'連心小分隊成員、村組幹部天天到我屋裡來,叫我去學習,我說我年紀大,學不會,他們就說,'夜間課堂'有很多好看的、易學的東西,可以幫助我們儘早脫貧致富,對我們健康養生也有幫助。”貧困戶胥某身體並無大礙,因一連串的家庭變故,深受打擊,漸漸的地也荒了,家也窮了,一家老小過著緊巴巴地日子。後來,村幹部經常請他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時常給他宣講黨的好政策,宜黃好人、感動中國人物勵志故事,開導激勵他。現在,通過技能培訓,他已掌握科學制種、養豬等技術,每年收入2萬元左右,生活得到了較大改善,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這兩年,鎮裡、村裡投入了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改善村莊的硬件條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好後,軟件條件也起來了,最近在電腦上安裝了‘學習強國’平臺,群眾更加喜歡了,經常是座位不夠。”村支書顏光洋說,村裡經常開展文化活動,剛開始來的人很少,5個、8個、10個,而現在,全村村民基本上都會來,有時還要預留位子。尤其是貧困戶,都會來取“致富經”。

留守兒童顏梓璇說:“爺爺經常會帶我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來學習。去年爺爺看了養殖書後,家裡養的雞鴨都更肥了,賣了好多錢。”

“村裡自從開設了'夜間課堂',把'學習強國'平臺請進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後,全村人學習、休閒、娛樂的方式多了,老人精神空虛、健康養生和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難題得到了解決,讓我們這些在外務工的子女很放心。”遠在山西務工的阮求勝得知開設“夜間課堂”後,家裡人現在生活快樂充實,便打來了電話,向“四進四聯四幫”連心小分隊成員和村組幹部表示感謝。

“榮前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進行了初步摸索,收穫了熱烈的反響。通過‘夜間課堂’這一形式,過去知識紅利、學習紅利不易到達的弊端已被打破,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美麗村莊的腳步也將走得更加堅定。”羅菲說,下一步,我們將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學好用好“學習強國”,持續辦好“夜間課堂”,讓群眾的日子過得更加舒心、笑的更加燦爛。

“夜間課堂”的成功開設,使榮前村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村民聚在一起打撲克、打麻將的現象基本上沒有了,鄰里親、子女孝、相互幫的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村民建設自己美麗家鄉的心更齊了、氣更順了、勁更足了,幸福榮前逐漸展現在全體村民面前。“我們將在全縣推廣'夜間課堂'這一模式,把'學習強國'平臺引進村村戶戶,使宜黃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成為實現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有效載體。”縣文明辦副主任周曉花如是說。

來源 | 學習強國

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夜间课堂”人人夸

這類幹部要提拔,怎麼提拔?(值得一讀)

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夜间课堂”人人夸

速看!全省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來了!

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夜间课堂”人人夸

官宣!2019年“三支一扶”計劃這樣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