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江陰 離石行動】青春在開拓和奉獻中熠熠生輝——記呂梁市離石區光明小學校長 劉建琳


【對標江陰 離石行動】青春在開拓和奉獻中熠熠生輝——記呂梁市離石區光明小學校長 劉建琳


【對標江陰 離石行動】青春在開拓和奉獻中熠熠生輝——記呂梁市離石區光明小學校長 劉建琳

“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是她的事業信條;“踏踏實實做事,坦坦蕩蕩做人”是她的人生信條。風雨二十二載,她在教育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用愛心和勤奮書寫教育奇蹟;以初心和信仰樹立人生豐碑。她就是離石區光明小學校長——劉建琳。


【對標江陰 離石行動】青春在開拓和奉獻中熠熠生輝——記呂梁市離石區光明小學校長 劉建琳


離石區光明小學校長劉建琳

砥礪奮進 創造奇蹟

“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離石區光明小學的驚人變化是最好的證明。2017年8月20日光明小學在投入使用之時,除主體建築外,配套設施設備為零;在編教職工只有9人。真可謂缺兵短糧、一無所有。按照上級要求,9月1日必須開學,時間緊、任務重,急需新配一位富有經驗、敢於擔當的校長。經充分考察,組織上決定調整任命劉建琳為校長。當時她任城區朝陽小學的常務副校長,工作環境條件實屬一流,又方便照顧家人。但考慮到組織的困難,群眾的需要,於是從城裡來到鄉下,義無反顧地接受組織上的安排,肩負起這一神聖的使命。任命的當天,劉建琳就走馬上任,一系列問題擺在她的面前。來不及思考,她就帶領一班人一頭扎進工作中:借桌椅板凳、拉教具器材、和相關單位溝通水電設施、招募教師、走村串戶進行招生宣傳.....赤膊上陣,親力親為,她和老師們一起常常迎著朝陽出發,伴著星光迴歸。十多天的奔走求援,十多天的不眠之夜,十多天的艱辛奮鬥,終於迎來了9月1日開學第一課,實現了讓周邊學生就近上學的目標。

創新形式 建強隊伍

教師是強校之本,教師是興校之源。劉建琳校長常說:“教師是一所學校最寶貴的財富,好的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石。”為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她打出了一套科學的組合拳。大膽起用年輕人,對各年級主科教師進行全員優化組合,讓年輕人挑起重擔,上主科,教雙班,為他們搭施展才能的平臺。重視教改教研、教法指導,重視推門聽課、檢查督促,重視夯實細節、教學實效。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修身、修德、修業,多方位、多渠道鑄就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團隊。同時,學校制定完善《師德師風考核制度》《師德師風責任追究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管理,以制度辦事,獎優懲劣,充分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呈現出“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的良好局面。

創新理念 譜寫輝煌

好校長帶來新理念,新機制打造新文化。劉校長說,當今社會日新月異,一個學校要想求存求發展,就要在複雜的大環境中不斷求變求新。堅持“立足課堂陣地,強化素質教育”的辦學思路,與北京名校——光明小學結盟,高位嫁接,確立了“我能行”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堅持以特色文化教育,引領學校創新發展。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學校文化內涵,開設了閱讀賞析課,開展了讀書交流會、故事會,舉辦讀書筆記、手抄報展覽;舉辦“悅讀悅美”讀書節、“讀書改變了我”徵文比賽,“我的讀書名言”徵集等活動,充分彰顯“我能行”辦學特色。對於永恆的教育事業而言,一年多的時間只是她呀呀學步的開始,而光明小學辦學目標明確、教學模式新穎、管理科學規範,各項工作紮實到位。用事實向上級領導和廣大學生家長、師生上交了一份滿意答卷!

學習取經 描繪未來

“江陰的經濟發展舉國矚目,江陰的教育發展別具一格。四天的考察讓我開闊了視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長了見識,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積極引入江陰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借鑑和吸收江陰的辦學經驗,對標一流提升工作標杆,力爭為我區教育的創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談到在江陰考察學習時,劉建琳校長深有感觸地說。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和延續的力量,她特別強調,江陰城西小學的校園文化值得借鑑。為此,學校將把環境建設、環境意識教育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之中,不但要注重整體的佈局和安排,更要注重細節的渲染和襯托,以優化育人環境為切入點,以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圍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強校園綠化、美化、亮化工作,真正把學校打造為生態校園、書香校園、人文校園,真正提高校園文化品位,真正發揮文化育人的功能,促進師生的健康成長。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做為學校的領航者,她將繼續保持“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永不懈怠”的奮鬥精神,繼續堅持“品質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的創新之路。承載著學生和家長的厚望,肩負著領導和各界的重託,銳意創新,砥礪前行,以更加奮發有為的激情、勇於負責的精神和擼起袖子加油乾的作風,努力譜寫光明小學教育的新篇章。(王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