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選舉為何因為150個選舉席位無法分配?為何泰國法院都不受理?

海之波濤3


近日,決定泰國大選的最後150個席位分配出現了某些問題,巴育在2017年為勝選而草草設立的新泰國憲法出現疏漏,原本大局已定的軍政府內定大選似乎又生變數。


@ 巴育的微笑有可能會凝滯嗎?

危機的起因要從巴育軍事政變說起:

自從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將軍率兵包圍英拉總理府,強硬行接管泰國政權之後。呼籲民主的泰國人民就不停地遊行示威,要求軍政府下臺,舉行新的大選,選出新的“人民總理”。在大選呼聲愈演愈烈的前提下,為了應對必然會到來的泰國大選,巴育倉促之間為自己設立了有助於軍方上臺的“2017年泰國憲法”。

根據巴育新憲法的規定,泰國大選的最終結果要由下議會的500名議員和國家改革議會的250名議員共同決定。為了保證軍政府勝選並長期控制泰國政壇,巴育新憲法規定:組成國家改革議會的250名泰國議員,不由大選決定,而是由泰國(軍)政府提前決定,並交由泰國王室審核。雖然軍政府冠冕堂皇的宣佈,組成國家發展改革議會的250名議員均來自不同行業,相互之間聯繫不多,但從實際意義來講,他們都可以說是軍方議員。


@ 泰國人民呼籲軍政府舉行民主大選,巴育提前做出佈置

除了國家改革議會之外,巴育還改變了下議院的議員構成,組成下議院的500名議員並不都由選舉直接決定,而是分成前後兩部分:前350名議員由大選投票結果直接決定,後150名議員按照前一次大選結果繼續分配。但是奇怪的是,巴育並沒有在憲法中詳細地解釋著150名議員按照什麼規定進行分配——是根據選票的比例分配,還是根據選區的勝負分配?

也許,這本來就是巴育提前安排的結果,畢竟巴育沒有辦法預測在未來的大選結果:自己是選票佔優?還是選區佔優?面對未知的一切,巴育也許只能提前做出這種模糊的佈置。但是,在全民關注泰國大選的關鍵時刻,巴育的圖謀受到了民眾和民主政治家的阻止。

@ 民主黨派人士組織組成政治聯盟,共同對抗巴育,遠在境外的他信也認為巴育在泰國大選中舞弊,操作大選選票

在泰國政府換屆之際,在眾多政治家以及民主人士的努力之下,軍政府對泰國法院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掌控出現了遲疑。很多部門暫時擺脫了軍政府的安排,在民主黨派聯盟或者軍政府的立場之間搖擺不定,在150名下議會議員分配方式的選擇上出現了遲疑。

從泰國大選的形式來看,如果泰國法院以及相關部門最終決定:150名議員按照選區的勝負來決定,那麼巴育有可能以幾票之差痛失總理大權;如果泰國法院以及其他部門認為,150名議員由選票多寡決定,巴育就會豪取泰國總理之位,至於接管下屆政府。

一邊是泰國民主黨派以及質疑選票問題的泰國人民,一邊是強權的軍政府,泰國法院出現這種遊疑,也是在所難免。這不僅是對憲法的詳細解釋,更是民主黨派和軍政府之間的最終鬥法。


垂垂老馬


完了吧,這下弄個燙手的山芋,這下子不知道要退給誰了吧?泰國選舉委員會本身就是由泰國上議院的250個議員當中組成的,自然是要聽命與軍方和國王。可是泰國這次大選本身就是巴育精心設計的,準備為自己繼續執政泰國而洗白的過程。可是不成想還是在設計上出了問題。


▲泰國選舉委員會

2017年巴育設計的泰國憲法,規定了泰國選舉是由下議院的500個席位,與上議院的250個席位共同來選舉泰國新的總理。而下議院的500個席位是由350個席位通過選舉產生,剩下的150個席位是通過選舉比例分配得來的。現在問題就出在這150個席位怎麼分配?泰國的憲法沒有對其進行細緻的解釋,只是有籠統的介紹。


▲巴育

因此,泰國選舉委員會對這150個席位很難確定,如果按照正常的選舉席位來分配,顯然,這會對巴育來說十分不利。畢竟,為泰黨獲得了137個席位,而巴育領導的人民力量黨只獲得了97個席位。這樣一來為泰黨將會獲得更多的席位,而其他的在野黨也會獲得相應的席位。那麼這150個席位巴育獲得的可能不到40個席位,這就讓巴育可能站在難以獨立組閣的邊緣。


▲新未來黨黨首塔納通

如果是按照選票來分配,顯然這樣就是明顯的玩賴。本身巴育領導的人民力量黨就已經存在著選票作弊的嫌疑,在這次大選當中,人民力量黨獲得了843萬個選票,而為泰黨只獲得了792萬選票。但是為泰黨卻獲得了137個席位,而人民力量黨卻只獲得了97個席位,明顯選票上人民力量黨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通過選票來分配這150個席位,的確能讓巴育穩穩的坐上泰國總理的位置。問題就在於通過選票來分配必然會導致泰國民眾的強烈反對。必然這會產生極大的不公平,必然導致社會動亂。


▲為泰黨總部

泰國選舉委員會無法確定下議院剩下的150個席位怎麼分配,於是選舉委員會讓法院來判決,畢竟憲法沒有寫明白。這是把皮球踢給了法院,可是法院也知道這背後的危害,也不敢輕易裁決,最終以7票反對2票贊成,將皮球又踢了回去,沒有給予裁決。這樣導致的問題就嚴重了,泰國選舉委員會無法拿出最終的150個席位分配方案。這樣讓原定於5月9日公佈正式大選結果,變成無法公佈。


按照泰國憲法規定,選舉正式結果公佈之後一個月內要成立內閣,就是在6月10日左右總理的內閣必須成立。可是在5月9日無法公佈結果,導致的所有程序都必須向後延遲。而巴育的總理夢不得不向後推遲,而這也怨不得別人,誰讓巴育精心設計了這次選舉,而沒有把相關的細節做的更細。最終導致這150個席位無法分配,成為巴育最為頭疼的地方地方。

所以,泰國這次選舉本身就是一場並不公平的選舉,這裡面自然存在著很多的貓膩。巴育想要通過選舉給自己進行政治洗白,可惜啊,沒想到自己作弊弄得太過顯眼,讓自己陷入了更加尷尬的境地。而泰國法院也沒辦法在這個時候來給當炮灰,這個燙手的山芋還是扔給泰國選舉委員會吧!(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