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今天繼續介紹日本在二戰中使用的戰鬥機,希望我們警鐘長鳴,時刻謹記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

Ki-201火龍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Ki-201火龍

火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大日本帝國陸軍所預定開發的噴射戰鬥機。引擎主要由石川島重工業株式會社負責研發,機體由中島飛機開發及製造。可以被視為東瀛版Me 262或是由橘花攻擊機進化而來的噴射戰鬥機,但該機體在戰爭結束時仍處於設計階段。

自從嚴谷英一技術中佐在德國收集Me 262戰鬥機的部分技術資料(飛機的三視圖、渦輪噴射引擎的內部結權和燃料配方、使用說明書等等),中島飛機和石川島重工業開始自行研製火龍噴射戰鬥機。石川島重工參考容克斯Jumo 004B的結構自行研製Ne-130渦輪噴射引擎(推力為9,07公斤),機身和機翼沿用了Me 262的設計,可是航空資源緊缺,所以在機身和機翼改採不鏽鋼製造。致於防彈燃料箱、防彈裝甲和防彈玻璃都要優先實施安裝。武裝方面是兩門20mmHo-5機炮(每門200發)和兩門30mmHo-155機炮(每門120發),炸彈配置方面有500公斤或800公斤炸彈一枚作為對地攻擊用途。原定計劃在1945年12月完成一號試驗機,還會預定生產18架武裝試驗機。可是隨著戰爭終結,研製火龍噴射戰鬥機的計劃就被放棄了。

A5M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A5M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軍海軍航空兵多數戰機其實依然是96艦戰,96艦戰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曾與美軍英軍各種戰機交鋒而且還略佔優勢,到1942年底則由性能更加優秀的0式艦上戰鬥機全部取代,退役的96艦戰轉為海軍艦上戰鬥機訓練機。

世界第一種性能超越陸基戰機的艦載戰機,很可能還是當時最強的戰機。下單翼,起落架很結實供艦上起降使用。

Ki-96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Ki-96

1943年12月試飛,該機設計取消了後座機槍,認為戰鬥機在實戰中後座機槍作用不大,所以該機為單座戰機,該機格鬥性能比雙座的Ki45有提高。

本來該機要大量投產,但因遭遇B29的威脅,陸軍需要重型戰鬥機有高空截擊能力,至於中低空格鬥任務,陸軍希望依靠低成本的單發戰鬥機去完成,認為中低空格鬥沒有必要使用高成本的雙發重型戰鬥機。Ki96雖然火力強大,但高空性能並不好,8000米以上高度爬升率不足,所以陸軍沒有大量訂購Ki96,而是讓川崎公司以Ki96為基礎研製可以迅速爬升到10000米高度的雙發重型戰鬥機,所以Ki96只生產了3架沒有投入量產,Ki96火力很強格鬥性能出色,而且裝甲防護能力好,戰場上表現還不錯,不過區區3架不對戰局構成任何影響,Ki96在戰場上主要用於空戰與攔截對方中高度轟炸機。

Ki-98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Ki-98

陸軍X系列秘密戰機,由滿洲飛機制造廠在戰爭末期試製,是一種戰鬥襲擊機,機身採用海軍X系列秘密戰機震電的機身,機翼佈局則模仿繳獲的P38戰鬥機,但滿洲飛機制造廠剛修好新廠房沒多久戰爭就結束了,Ki98原型機沒有完成全部製作,戰爭結束時未全部完工的Ki98被日本陸軍自行銷燬,工廠設備則在戰後被蘇俄搬走,Ki98設計主要用來在無護航的情況下掃射攻擊對方前線重要機場,並且利用高速偷襲攻擊對方空中飛行的轟炸機與戰鬥機,威脅壓制對方的機場運行,另外還負責攔截高空入侵的敵轟炸機。

Ki 98:唯一試製機型號,戰爭結束時樣機未完工。

Ki-100/五式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Ki-100/五式

Ki100也是戰爭末期日軍實際投入了使用並對美軍構成嚴重威脅的戰鬥機之一,但這種戰機並非是專門設計的,其實是3式飛燕的改型,由於在地震和美軍轟炸中川崎明石發動機廠被毀,新研製的HA140液冷發動機停產,當時一批准備安裝HA140液冷發動機的Ki61已經完成的機身,但無發動機裝配,於是川崎公司用一批閒置的HA112-2空冷1350馬力發動機來取代HA140液冷發動機,1945年2月1日試飛,結果發現使用空冷發動機後由於機體更輕,操縱性能和機動性得到了很大改善,格鬥性能大大提高,至於速度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於是日軍稱呼裝HA112發動機的Ki61為Ki100型,並給予5式戰鬥機的稱號立即投產,1945.3-1945.8共生產了396架。

Ki100在沖繩戰役中首次參戰,為神風隊護航,在沖繩作戰時日軍只1個裝備Ki100的中隊,擊落美軍F6F戰鬥機14架,自身無一損失,Ki100成了不折不扣的潑婦殺手,對美軍的潑婦與海盜百戰百勝,看到Ki100的實戰表現,日軍先是感到震驚大喜之後則又懊惱無比,驚喜懊惱之餘開始加速生產Ki100,但為時已晚,戰爭結束時僅陸陸續續造出了396架,大約有300架交付給了部隊,至於完成訓練參戰的數量不詳,估計充頂200架,所以沒有對戰局造成太大的影響,戰後測試表明Ki100對潑婦與海盜都有很大的優勢,但野馬在高空採取一些特殊的戰術還可以抗衡Ki100,但對Ki100也難以構成威脅。

Ki-94-2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Ki-94-2

這型飛機可以看做是日本陸軍在螺旋槳戰機方面的最高成就,此型戰機的爬升速度,升限等性能達到活塞螺旋槳飛機的極限,日本陸軍所擁有的一且航空技術都用上了。

這型飛機可以看做是日本陸軍在螺旋槳戰機方面的最高成就,此型戰機的爬升速度,升限等性能達到活塞螺旋槳飛機的極限,日本陸軍所擁有的一且航空技術都用上了,但出現的太晚了,戰爭結束時僅1架樣機下線完工,戰後被美國俘走,不過目前的立川技術展覽館裡仍有1架Ki-94-2,到底是個全尺寸模型還是美國的歸還機或者是戰後又完工的另一架就不知道了。

Ki-60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Ki-60

跟隨歐洲高速戰機理念,模仿德國高速飛機制作的一種戰機,武器與發動機全部是從德國進口,1941年3月試飛,試飛員報告該機控制性差,翼載大,著陸速度過大,後來與Ki44鍾馗做了空戰性能測試,空戰性能全面低於鍾馗,於是就停了,只造幾架。

Ki-84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戰鬥機有哪些?有些是你沒有聽過的名字。三更

Ki-84

舊日本陸軍四式戰鬥機中島Ki-84‘疾風’,盟軍代號‘FRANK’,被公認是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戰鬥機。

大戰中飛得最快的日本飛機,恐怕要數“疾風”戰鬥機了,它由中島飛機廠研製生產,制式型號為: 四式單(座)戰(鬥機),代號キ-84(讀作 Ki-84)。

1941 年底珍珠港事件後不久,以日本國產第一種 2,000 馬力級空冷發動機ハ45 “譽” 式(ハ45 讀作“ha-45”)的問世為楔機,日本陸軍航空兵本部(相當於空軍)當即要求中島飛機廠研製一種以此為動力裝置、在綜合性能上希望能體現“脫胎換骨”的防空專用戰鬥機,並籍以作為前線“隼”式(キ-43)和“鍾馗”式(キ-44)戰鬥機的補充和替代。

中島飛機廠對此高度重視,故全盤啟用了原來參加過上述兩種飛機研製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其中包括小山悌,以他為核心成立研發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