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遺囑庫:多地老人傾向早立遺囑 “防兒媳女婿”意願強烈

文章原載於《中新網》 記者:鄭瑩瑩 李姝徴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21日電 (鄭瑩瑩 李姝徴)中華遺囑庫21日在上海發佈《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上海篇)》(以下簡稱“白皮書”),對所保管的12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這些遺囑來自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江蘇以及廣西各地。


中華遺囑庫:多地老人傾向早立遺囑 “防兒媳女婿”意願強烈


中華遺囑庫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於2013年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該項目面向老年人進行免費服務:凡年滿60週歲的老年人,填寫預約卡後,可以免費辦理遺囑諮詢、起草、登記和保管。中華遺囑庫啟動6年來,截至2018年底,已為127968名老年人辦理了遺囑。

白皮書數據顯示,2013年,立遺囑人平均年齡77.43歲,2014年平均年齡76.54歲,2015年平均年齡75.31歲,2016年平均年齡73.97歲,2017年平均年齡72.09歲,2018年平均年齡71.26歲。6年間,平均年齡從77.43歲逐步下降至71.26歲,年齡趨向年輕化。

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分析認為,一是隨著遺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早日訂立遺囑,在人口老齡化速度日益加劇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邁入老年,這些新“入伍”的老年人往往觀念更加超前,傾向於早日立遺囑;二是中華遺囑庫對立遺囑人的身體條件有所要求,許多想立遺囑但身體條件不符合的老年人無法在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這些因素疊加之下,中華遺囑庫立遺囑老人的平均年齡下降趨勢較為明顯。


中華遺囑庫:多地老人傾向早立遺囑 “防兒媳女婿”意願強烈


白皮書還顯示,立遺囑財產種類更加多樣化,根據統計,2013年至2018年間,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中,處理財產均以不動產為主,其次為銀行存款。還有,公司股權、證券基金、理財合同、保險單、車輛等訂立遺囑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私人物品、收藏品等個性化的財產也逐步有立遺囑的需求。

另外,白皮書顯示,防兒媳女婿條款受歡迎,有99.92%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即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

白皮書顯示,有11.79%的人立遺囑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子女離婚導致家庭財產流失。

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一登記中心主任田豔介紹,登記中心就像一本“故事會”,這裡上演著讓人五味雜陳的故事。“儘管有的人對孩子的表現很失望,但最終還是願意將房子留給孩子”,田豔說。

也有部分老人在遺囑指定的繼承人並非配偶和子女,而是直接交由孫輩,根據白皮書,這一比例達13.43%。(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