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是美術史學界在20世紀的末期廣泛認同的“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其特點是堅持傳統繪畫最基本的語言方式——筆墨方法。筆墨方法不僅包括寫意畫的筆法墨法,也包括工筆畫的“骨法用筆”以及相關的暈染法。

吳昌碩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桃實圖》·吳昌碩


吳昌碩與傳統文人畫家不同,兼詩、書、畫、印四絕於一身,能博採眾長,兼收幷蓄,將四絕融會貫通,特別是他以金石入印,入書,入畫,以最傳統的藝術因素和審美理想塑造了嶄新的藝術風格和風氣。吳昌碩不僅實現了讓繪畫體現野逸與高古之氣,還把中國畫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對現代中國繪畫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富貴牡丹》·吳昌碩


齊白石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齊白石(1864─1957),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九蝦圖》·齊白石


齊白石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齊白石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齊白石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荷塘雅趣》·齊白石


黃賓虹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黃賓虹(1865—1955),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老家歙縣潭渡村。近現代畫家,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

在中國近現代畫壇上,黃賓虹是一位比較重要的畫家。其黑、密、厚、重的畫風、渾厚華滋的筆墨中,蘊涵著厚德載物的美學取向。幾十年來,黃賓虹的繪畫一直受到美術界的關注,並逐漸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影響著當今中國畫壇。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松雪詩意圖》·黃賓虹


他繪畫的技法,早年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新安畫派疏淡清逸的畫風對黃賓虹的影響是終生的,六十歲以前是典型的“白賓虹”。

六十歲以後,曾兩次自上海至安徽貴池,遊覽烏渡湖、秋浦、齊山。江上風景甚佳,他起了定居之念。貴池之遊在黃賓虹畫風上的影響,便是從新安畫派的疏淡清逸,轉開學習吳鎮的黑密厚重的積墨風格。以此為轉機,黃賓虹開始由“白賓虹”逐漸向“黑賓虹”過渡。1928年黃賓虹首遊桂、粵,畫了大量寫生作品。

七十歲後,所畫作品,興會淋漓、渾厚華滋;喜以積墨、潑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十分挺拔。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逐漸形成的顯著特色。這一顯著特點,也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黃山圖》·黃賓虹


潘天壽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潘天壽(1897—1971),字大頤,自署阿壽、壽者。現代畫家育家。浙江寧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等人。其寫意花鳥初學吳昌碩,後取法石濤、八大,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8年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鷹石山花圖》·潘天壽


人民網評:"潘天壽的畫讓人感到震動;一個洋溢著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個勃發著精神的張力和豪氣。前者以自然流露為上,後者以刻意經營為工。他一生的奮鬥,正與西方美術思潮對中國美術的起伏衝擊同時,他認為中外美術的混交,可以促進美術的燦爛發展,但他自己的創作卻畢生堅持從傳統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來因素藉鑑。他在風格上和吳、齊、黃的差異,並無超出傳統材料工具、表現方式和審美趣味這個統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險、強悍的審美性格,依然未出“壯美”這一傳統審美範疇,沒有由借鑑西方文化精神而轉為崇高性。他是傳統繪畫最臨近而終未跨入現代的最後一位大師。"

20世紀傳統中國畫四大家

《雁蕩山花》·潘天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