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建國不足30年,為何卻逼近發達國家?

哈薩克斯坦建國不足30年,為何卻逼近發達國家?

哈薩克斯坦全稱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土面積2724900平方公里,是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的世界第九國土面積大國,世界第一大內陸國。哈薩克斯坦人口約為18204499,位於全球第63位,其主體民族為哈薩克族,此外也有俄羅斯、烏茲別克、烏克蘭、白俄羅斯、德意志、韃靼、維吾爾、高麗、塔吉克等民族,官方語言為哈薩克語,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需要注意的是:哈薩克斯坦並不是一個發達國家,但在前蘇聯解體後獨立出來的原加盟共和國中的確是發展相對較好的。

哈薩克斯坦建國不足30年,為何卻逼近發達國家?

我們不妨拿哈薩克和烏克蘭進行對比:

獨立之初的烏克蘭和哈薩克分別是獨聯體內的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論起來烏克蘭還相對佔優。

如今兩國獨立過去27年後再回頭來看兩國在這27年裡取得的成績:烏克蘭陷於北約和俄羅斯的東西地緣之爭,國內親西方派別和親俄派別水火不容,最終導致了克里米亞入俄和烏東戰事的爆發,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同樣處於大國博弈風口浪尖的多民族的哈薩克不僅國內政治穩定、民族關係和睦、經濟持續增長(人均GDP8838美元),同時也成為了整個中亞地區的穩定之錨和中亞地區事實上的領導者。

哈薩克斯坦建國不足30年,為何卻逼近發達國家?

其實我們翻開中亞地圖仔細端詳就會發現:哈薩克的地緣格局其實並不理想,早在哈薩克民族形成之前這片地域就屢屢淪為大國博弈的角鬥場——

公元前五百多年,這裡是波斯帝國和馬薩格泰人博弈之地,後來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也來到此處;

公元前後,這裡是漢朝和匈奴博弈之地;

公元8世紀,這裡是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博弈之地;

12世紀,這裡是西遼和塞爾柱帝國博弈之地;

13世紀,這裡是蒙古和花剌子模博弈之地;

17~18世紀,這裡是清帝國、準噶爾汗國和沙皇俄國三方博弈之地;

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開始向鄰近阿富汗的中亞地區滲透擴張,儘管哈薩克是中亞五國中最北面的國家,離阿富汗尚有相當的距離,但也沒能躲過西方勢力滲透擴張的步伐;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蘇聯遺產的最大繼承者仍在哈薩克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在哈薩克又形成了俄羅斯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博弈。

然而就是在大國博弈的夾縫中求生的哈薩克不僅頑強生存了下來,更是頑強捍衛著國家的獨立性——哈薩克沒淪為任何域外勢力的附庸,反而在各路外部勢力之間左右逢源。

哈薩克斯坦建國不足30年,為何卻逼近發達國家?

事實上席捲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的顏色革命也曾蔓延到哈薩克,然而哈薩克卻沒被顛覆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親西方國家,而在顏色革命流產後哈薩克也沒因此而與西方勢力結怨,而是繼續堅持在俄羅斯和西方以及其他各路勢力之間的平衡外交。作為身處大國博弈漩渦的哈薩克堅持這種平衡外交其實對自己最為有利,問題在於:烏克蘭也千方百計試圖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維持平衡外交,然而卻落了一個左右不是人的尷尬處境哈薩克為什麼就能實行這種平衡外交呢?

1991年12月8日作為前蘇聯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會晤,簽署了一項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宣佈“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現實將停止其存在”。同年12月12日哈薩克斯坦等五個中亞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會晤並發表聲明:表示願意作為“平等的創始國”參加獨聯體。

這時的哈薩克領導人是1991年12月1日以98%的得票率當選的哈薩克總統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他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的傳奇人物:早在1984年他就成為了前蘇聯哈薩克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哈薩克獨立後他連續四次當選哈薩克總統,至今仍在其位,如果從1984年算起他已實際執掌這個國家30多年,然而無論在哈薩克國內或是國外卻沒任何人指責他是獨裁者,事實上他參與的四次總統競選中有三次都是以90%以上的高支持率當選。2010年他被哈薩克總理、兩院議長和執政黨聯名推舉為哈薩克的“民族領袖”。《紐約時報》稱其為哈薩克“國父”。哈薩克國內的大學、圖書館、博物館紛紛用他的姓氏命名,而努爾蘇丹成為了哈薩克男孩的普遍用名。而這位哈薩克傳奇領袖有一個極其推崇的政治人物就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而李光耀那種在大國之間實行平衡外交的理念也深為納扎爾巴耶夫繼承,因此他也被譽為哈薩克的“李光耀”。

納扎爾巴耶夫對哈薩克國情也極其清醒深刻的認識,他對哈薩克的優勢和問題所在都無比洞悉:位於亞歐大陸中心的哈薩克的地緣格局儘管有淪為大國博弈場所的風險,但也能使哈薩克成為溝通亞歐各國的橋樑,與此同時哈薩克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在這其中石油、煤炭、銅、鉛鋅、黃金、鎢、鈾、鉻等礦藏資源均位於世界前十,尤其是鎢礦儲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鈾和鉻則位居世界第二。哈薩克獨特的地緣格局和豐富的資源物資所蘊含的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利益使其成為各國競相拉攏的對象。然而各路外部勢力的紛至沓來也對哈薩克構成了有形無形的壓力,在這樣的格局之下實行平衡外交成為了哈薩克的立國之本:哈薩克同中、俄兩國都有相當漫長的邊界線,同中、俄兩大鄰國的關係對哈薩克顯得極其重要。

由於歷史原因導致俄羅斯在哈薩克境內保持著相對較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哈薩克國內有佔總人口21%的俄羅斯族,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民族關係,那麼哈薩克就可能爆發像烏克蘭一樣的國內民族衝突。哈薩克的官方語言是哈薩克語,但在日常生活中俄語同哈語並用,納扎爾巴耶夫本人更是身體力行為國人做出表率——他每次演講都是先說哈語然後用俄語再說一遍。在哈薩克街頭哈、俄雙語的標識牌和廣告隨處可見,哈薩克的各大電視頻道也廣泛使用雙語。在處理同國內俄羅斯族的關係的同時納扎爾巴耶夫並沒刻意排擠俄羅斯在哈薩克遺留的勢力存在,而是積極同其他國家加強外交聯繫以維持哈薩克國家外交的獨立性:哈薩克積極支持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以此加強同中國以及沿線國家的外交聯繫。

二戰時期蘇聯將遠東地區的20萬朝鮮族遷移到哈薩克,形成了今天的中亞高麗民族。蘇聯解體後韓國政府通過中亞高麗族加強同哈薩克的外交聯繫,而哈薩克方面也積極加強同韓國的外交關係:在2010年和2011年哈、韓兩國元首互訪並簽署了一攬子經濟合作協議。韓國豆腐、泡菜同中國的北京烤鴨都成為了哈薩克國內東方菜的典型代表。哈薩克面對歐美勢力在中亞的擴張既保持高度警惕,卻又不一味加以排斥:2005年哈薩克斯坦大選時哈薩克斯坦反對派在歐美勢力支持下試圖搞黃色革命,一時間身穿黃衣的反對派充斥大街小巷。在這樣的局面下哈薩克當局既沒強力鎮壓,也沒放任自流,而是主動出擊——把自己的競選標誌也全部換成黃色,黃旗、黃圍巾、黃衣服都用上了。如果反對派也穿黃色出去,民眾還以為他們在支持大選。哈薩克政府還通過維持秩序,控制所有室內場館,通過在電視上不斷宣傳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發生”顏色革命”後老百姓的生活狀況、政客們的明爭暗鬥等,使老百姓看到這些宣傳資料後不贊成”顏色革命”,發展到後來連反對派自己也不贊成“顏色革命”了。

儘管哈薩克實行左右逢源的平衡外交,不過由於俄羅斯在哈薩克國內歷史遺留的巨大影響力,以至於迄今為止俄羅斯依然是哈薩克外交最重要的對象國:1994年5月哈薩克與俄羅斯簽署軍事合作條約,是兩國具有了盟國性質。在重大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上哈薩克屢屢同俄羅斯保持高度一致,在保持同俄羅斯的傳統關係的同時穩步加強同中、韓等東亞國家以及歐美國家的外交關係。在這一過程中哈薩克極其重視自己的國家主權獨立性——比如在歐亞經濟聯盟問題上哈薩克旗幟鮮明地反對將該組織政治化的建議,強烈要求將一體化保持在經濟領域。除因歷史問題遺留在哈薩克境內的少部分俄軍外,哈薩克境內沒其他外國軍事基地。哈薩克也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倡議發起亞信會議、世界與傳統宗教領袖大會。

哈薩克斯坦建國不足30年,為何卻逼近發達國家?

儘管哈薩克斯坦是一個在1991年才獨立的新興國家,但哈薩克國內的歷史教科書可不會只將自己的歷史追溯到1991年,而是一定會追溯到歷史上哈薩克先民的輝煌。普京曾在訪問哈薩克時盛讚納扎爾巴耶夫“做了一件獨一無二的事——在從不曾有過國家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國家”一向同俄羅斯保持較為緊密的外交關係的納扎爾巴耶夫的回答是“哈薩克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我該送您一本歷史教科書。”在沙俄時代和蘇聯時代因為歷史原因導致哈薩克的民族歷史記憶長期受到壓制,獨立後的哈薩克積極致力於通過對民族歷史記憶的喚醒塑造民族自信。但在強調自身民族歷史的同時哈薩克對在中西亞一些國家存在的泛伊斯蘭注意和泛突厥主義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哈薩克儘管承認自己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系民族,但絕不會鼓吹泛伊斯蘭注意和泛突厥主義,因為這勢必會激起哈薩克同鄰國關係的緊張。

哈薩克斯坦建國不足30年,為何卻逼近發達國家?

哈薩克獨立之初的首都是中亞的歷史文化名城阿拉木圖,1997年哈薩克將首都遷到位於哈薩克斯坦中心位置而略偏北的阿斯塔納。哈薩里遷都主要是出於民族原因和經濟原因:阿斯塔納及其以北地區為哈薩克境內的俄羅斯族聚居地,對中央的向心力不強;同時哈薩克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滯後,阿斯塔納在定都之前原名阿克莫拉——在哈語中的意思就是白色墳墓,由此可見當地的荒涼。建都阿斯塔納後阿斯塔納市政府免費撥出大片土地給世界各國的設計師,只給他們提出一個要求就是修建最能體現本國特色的建築,哈薩克試圖以此將匯聚世界各國特色的建築全部集中到自己的新首都,將其打造成為“萬國之都”。

事實上阿斯塔納的整體城市設計方案出自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之手。截至1998年初全市的住房面積達490萬平方米,其中87%是私有住房;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超過17平方米。市內有18家醫院和29所門診部,有2所醫科學校和1所醫學院培訓醫務人員。1999年阿斯塔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城市”2010年1月阿斯塔納舉辦了歐安組織峰會,2017年舉辦了世博會。至此阿斯塔納只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就成為比肩撒馬爾罕、塔什干、阿拉木圖等中亞地區的千年歷史文化名城。定都阿斯塔納後當地人口由原來的30萬迅速增加到60萬,隨著遷移來的哈薩克族和當地俄羅斯族的融合大大加強了哈薩克北部地區對中央的向心力,同時哈薩克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的速度也明顯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