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展區的盆景藝術讓人讚歎不已

陕西展区的盆景艺术让人赞叹不已

據新華社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4月28日在北京延慶同出席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外方領導人夫婦共同參觀園藝展。

坐落在媯[guī]汭[ruì]湖畔的世園會中國館,宛如一柄溫潤的如意,舒展于山水之間。

晚7時許,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中國館一層序廳迎接外方領導人夫婦。大家共同觀看了北京世園會主題片,並在綠意盎然的世園會主題牆前集體合影。習近平夫婦和外賓們步入中國館華北、西北十省區市展示區,觀賞各地特色植物和精美園藝。走進北京展區,映入眼簾的是花團錦簇中的老北京四合院如意門,頤和園的活文物盆栽古桂和耐嚴寒低溫的新品月季見證了園藝的傳承和創新。陝西展區內,有“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美譽的盆景藝術讓來賓們讚歎不已。

中國館按照“生生不息,錦繡中華”的理念,劃分為中國生態文化展區、省區市園藝產業成就展區、園藝類高校及科研單位展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插花藝術展區,是一座會“呼吸”、有“生命”的綠色建築。

習近平和貴賓們饒有興致地觀看、交談。習近平指出,中國館體現了厚重的地域文化,講述了美麗的園藝故事,匯聚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不僅讓我們欣賞到美妙的園藝,更體現了中國與世界追求綠色生活、共享發展成果的理念。

外方領導人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發展成就和園藝師們的匠心技藝頻頻稱讚,表示希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建設多姿多彩的美好家園。

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外賓們來到與會國家綜合展示區。他們依次參觀了柬埔寨、捷克、吉布提、吉爾吉斯斯坦、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日本、新加坡和塔吉克斯坦的花壇。10國花壇由各國國花、特色花卉設計組成,展示了各國知名人文景觀和自然風貌,象徵著世園會是世界人民友好交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盛會。

隨後,習近平和外方領導人共同出席“共培友誼綠洲”儀式。

黃帝手植柏等擴繁苗入駐北京世園會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陝西展區有哪些亮點?華商報記者帶您來看看。

入口大門整體造型採用西嶽華山縮影

陝西展區緊緊圍繞綠色發展主題,將人文自然和諧共生與園藝文化相結合,塑造具有濃厚藝術底蘊和時代氣息的園藝精品。展區入口大門整體造型採用西嶽華山縮影,與後方綠柱形成中華的“中”字,主體造型由三棵大樹三棵小樹環繞而成,寓意中華民族根深葉茂,生生不息。

背景投影循環播放秦嶺山水、秦嶺四寶、大雁塔、黃帝陵等陝西特色生態建設、文化元素。展館內採用流線型展覽設計,分設流線型展臺。展示區分盆景展示區、盆栽花卉展示區、觀賞石展示區和木雕展示區4個區域。

盆景展區“秦川迎客”寓意深厚歷史文化

盆景展示區主題為“秦川迎客”。選取具有陝西地域特點的石榴、榆樹、木瓜、小葉女貞等展品,這些展品厚重大氣、造型別致、品相優雅,體現陝西經過千年歷史沉澱的不凡氣質,寓意陝西曆史文化深厚。

盆栽花卉展示區主題為“科技之花”。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理,孕育了陝西獨特的古樹名木,為保護近73萬株古樹名木,這次展出黃帝手植柏克隆苗和蝴蝶蘭、紅掌組培苗、鮮花插花等,集中體現陝西園藝發展的新風貌、新技術、新特色。

觀賞石展示區主題為“三秦風骨”。展品為一組文字石和雞血石。文字石內容“陝西人文甲天下”,此石出自漢江和岷江,石上文字渾然天成,正是大自然對陝西人文歷史的肯定。雞血石因鮮紅色似雞血的辰砂而得名。雞血石同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並列,享有中國“四大國石”的美稱。展品瑰麗、精巧、高雅、多姿,鮮紅的顏色正似發展中的陝西紅紅火火。

木雕展示區主題為“和諧發展”。展品為旭日東昇、一帶一路、紫氣東來三件崖柏木雕,展品結構精巧,圖案優美,寓意深刻,在保持木雕作品精巧的基礎上加入了時代氣息,祝福陝西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和諧發展,蒸蒸日上。

“一帶三區”展現“三秦”生態文明新局面

陝西園位於中華園藝展示區內,緊鄰山水園藝軸和一號門主入口,與中國館相對應,面積3000平方米。以“綠色絲路築家園·美麗三秦新起點”為主題,通過絲路起點,漢唐盛世等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絲路果實等園藝文化及秦嶺渭河等自然風貌再現展示。

通過大小不同、高低起伏、具有獨特的時空佈局,彰顯漢唐文化、生態文化、綠色文化、多元文化的融合,通過風貌再造的自然山水地域性和低碳環保園藝材料等豐富的園藝形式,展示現代園藝創新性,通過一帶(絲綢之路景觀帶)三區(古風長安區、綠色絲路區、山水文韻區)集中展示陝西深厚的人文歷史,生態文化建設成就,展現“三秦”大地生態文明新局面。

傳統文明與現代科技結合

攻克千年古樹繁育難題

陝西的古樹名木因數量大、種類多、內涵深、形態美而聞名遐邇。其中,樹齡5000多年的黃帝手植柏是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2012年起,省林業廳(現名為省林業局)與中國林科院合作,創新開展了黃帝手植柏、漢武帝掛甲柏等古樹名木擴繁保護工程。運用微型扦插、植物組培和植物生理等先進技術,攻克千年古樹繁育難題,成功獲得基因與母樹完全一致的黃帝手植柏、漢武帝掛甲柏克隆苗,永久保存了珍貴古樹的優秀基因和種質資源。國家林業局指出:“這是傳統文明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是對古樹名木更積極的保護,是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

這次黃帝手植柏等擴繁苗入駐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對弘揚華夏文明,傳播森林文化,提升海內外中華兒女凝聚力,提高社會各界關注愛護古樹名木的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華商報記者 任婷 攝影 翟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