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具备三个意识,把税率降到5.5%以内!

久发财务导读:

近年来,随着税收体制不断完善与发展,节税筹划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做好节税筹划,则成为了越来越多的老板所关心的问题。在小编看来,要想做好节税筹划,以下三个意识必不可少。

税收筹划:具备三个意识,把税率降到5.5%以内!

一、节税筹划应具备全局意识

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自觉地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法合理的手段,以期降低税收成本,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节税筹划与偷税、欠税、骗税、漏税、抗税等税收欺诈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有效的节税筹划可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做好节税筹划,不仅仅是老板和财务的事情,必须让每个业务部门的领导都具备节税筹划的意识,并将这些观念和知识贯彻到每一名员工的头脑中,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的节税筹划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要根据企业特点建立一套纳税控制体系,全员参与,使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节税筹划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由原来的事后补救变为事中和事前的控制,有效规避风险,加强财务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

税收筹划:具备三个意识,把税率降到5.5%以内!

二、节税筹划应具备专家意识

虽然节税筹划需要一个企业从上到下全体员工的重视、参与和配合,但是节税筹划毕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专家的作用,具体到一个企业,就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不仅是企业进行节税筹划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企业进行节税筹划的主要策划者。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筹划方案的成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小编认为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应具备以下几条:

1、及时地、系统地学习税收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的内涵。税收政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全面、准确地把握有关税收政策法规,以及与企业设立、投资、理财、经营及交易、终止清算等相关的法律、条例等规定,这是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并做好企业税收筹划的前提。

2、精通企业会计制度,熟练掌握帐务处理技巧,并将相关会计制度、帐务处理技巧与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纳税项目预算及纳税评估,这是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并做好税收筹划的基本技能要求。

3、学会管理,参与决策,将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融入企业存续的全过程,努力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的作用。

4、具备良好沟通能力。

  • 包括上下沟通能力,即获得领导和同事支持的能力;
  • 左右协调能力,即各部门合作和配合的能力;
  • 八方交友能力,既要有与税务部门、财经管理等部门沟通能力,又要有与其他企业同行密切交流获取信息经验的能力。特别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由于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果不能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节税筹划方案不能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就难以体现它应有的收益。所以与当地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经常向税务专家学习请教,也是节税筹划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
税收筹划:具备三个意识,把税率降到5.5%以内!

三、节税筹划应具备超前意识

各国的税收政策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差别,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区域也存在税收待遇上的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区域,企业组织机构和形式设置的不同,其税收政策也不同。所以纳税地点以其经营方向、机构建设的选择对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企业大部分税收筹划业务在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业务部门,可以说税收筹划的重点主要是在业务操作环节。要开展税收筹划,必须准确把握从事的这项业务都有哪些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涉及我国现行的哪些税种;有哪些税收优惠;所涉及的税收法律、法规中存在着哪些可以利用的立法空间。

掌握以上情况后,纳税人便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税目的,也可以利用税收立法空间达到节税目的。但是纳税人的上述筹划行为必须要具备超前意识才能进行,如果某项业务已经发生,相应的纳税结果也就产生了,节税筹划也就无从谈起。

税收筹划:具备三个意识,把税率降到5.5%以内!

四、税收筹划的案例

案例背景

企业A,主要从事文化传媒行业,其核心服务业务均为自有团队提供,其客户以中大型企业为主。

因其客户特征及需求,在实际业务中,企业A的全部收入都需要开票。年收入两千万,成本在一千万左右(人力成本为主),企业A的真实利润近一千万,其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

为了解决较高的企业所得税问题,企业A通过部分虚增员工,部分买发票等行为,降低利润额,从而降低税金。

风险和责任

虚增员工和买发票是我国最常见的偷漏税行为了,基本上所有企业都操作过。但是在2016年的金税三期及营改增后,这样的操作有极大的税务风险。税务局和社保局之间的数据共享,使得虚增员工很容易被查出。而买发票这事儿,现在的可操作性也极低。因为在最严发票令出台后,发票不仅需要填写企业税号,连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大数据时代可以让税务部门轻松识别风险点。

  1. 企业A,存在买卖发票等虚开发票行为,有罚金、滞纳金等风险,金额较大的甚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 企业A,存在伪造内部业务、企业所得税偷漏税行为,有罚金、滞纳金等风险和可能的刑事责任。

解决方案

企业A可以选择我们提供的各地税收洼地(上海、湖北、重庆等)服务型个人独资企业

(核定征收),来解决其一部分问题。

企业A,另设了一家或者多家个人独资企业。企业A将自己的业务外包给这些个人独资企业。

通过这个模式调整,原来企业A一家独享的一千万利润,被合理分割到各家小企业(即上述另设的个独企业)中,而这些小企业有足够的税收优惠政策(返税最高70%),自身的税负率相对较低,所有在整体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总体税负降低的效果。

风控重点

  1. 企业A和关联企业之间交易的资金流、服务流、合同流、发票流的管理和控制;
  2. 企业A和关联企业之间交易的定价合理性问题。

实施前:

  • 企业A独享1000万利润
  • 企业所得税率25%
  • 分红个人所得税率20%
  • 总体税率40%

实施后:

  • 企业A和多家个人独资企业分享1000万利润
  • 企业A依然承担企业所得税率25%,分红个人所得税率20%
  • 个人独资企业进行核定征收,并且享受最高70%的返税
  • 综合税率5.5%以内
税收筹划:具备三个意识,把税率降到5.5%以内!

总之,节税筹划不是单纯的一个用计算技术方法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课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纳税控制体系,全员参与,由原来的事后补救变为事中和事前的控制,有效规避风险,加强财务管理,利用团队的整体智慧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