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怎樣遠離樂視網的“黃粱一夢”?

想寫這個主題,由來已久。

因為樂視網,剛剛進行了一輪停牌,未來會不會最終退市,是很多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而除了這個結果外,作為大多數的人,對於樂視的沉浮,更多的是用笑談的心態關注的。

投資中,怎樣遠離樂視網的“黃粱一夢”?

筆者在此,卻想從投資的角度,聊一聊,樂視網的起起落落,給了投資者,那些投資啟示呢?

光環與退市

投資中,怎樣遠離樂視網的“黃粱一夢”?

樂視網

這是樂視網,前復權的走勢圖。

2010年上市,如今2019年,接近10個年頭,股價按照前復權,最低0.89元,峰值在44元以上,相當於40多倍的收益,而最終停牌前1.69元,也十分的接近,相當於一個輪迴,所以筆者不禁想起那句古詩:十年一覺揚州夢。

樂視網的光環,曾經的太多,從業務角度來說,當初的視頻網站,樂視網,是開創了一個在線觀看的成功先河,並且創業板上,也是第一個上市的此類型公司,對於整個創業板而言,一度佔據著權重股的榜首。

二級市場的表現,之前筆者也分析過,更多的與現實的業務,息息相關。

樂視在視頻網站做的很成功的時候,介入了硬件,而賈躍亭當年的風格,與小米的雷軍,可謂不分伯仲。

樂視電視,一度,也成為了熱門。

後期高調介入的造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又是一個強心劑,畢竟從當時的規劃中,看起來,是有可能的。

只是,造車之路,過於波折,說個題外話,正式由於樂視以及包括格力等等知名企業,都加入了造車的大軍,反過來,看看當初由電池,過渡到造車的比亞迪,筆者越來越心生敬意了。

後來的樂視的故事,大家都也知道了。

其實,時至今日,對於樂視的這樣的結局,更多人,還是不太相信。

對於樂視網最終退市與否,以及後續還能否有新的“白衣騎士”,是我們投資者很難把握的,投資者最關心的是,樂視的這個“雷”,就一點預兆沒有嘛?我們在今後的投資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高位增發與大股東減持

首先,你需要注意高位增發,與大股東減持。

其實在樂視出現這種讓人根本想不到的雷之前,還是有一些基本的跡象,值得投資者思考的。

在樂視的股東表中:

投資中,怎樣遠離樂視網的“黃粱一夢”?

股東情況

除了基金之外,還包括經常被媒體報道的“牛散”章建平,他趕在了一季度,選擇了“割肉”離場。

這些機構很多的進場點,就是樂視當初股價連續拉昇的同時,發佈定增的時點,參與了定增。

這裡面要說的是,對於定增,機構參與的同時,也是有折扣的,但是,股價越高,定增畢竟相當於融資,也就是可以融的錢,越多,連機構與“牛散”在高價的時候,都很難抗拒,可能進一步美好的未來,似乎普通投資者,“追漲”的心態,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追漲,你還是需要警惕一個事,就是大股東的減持。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關於大股東的增持與減持。

投資中,怎樣遠離樂視網的“黃粱一夢”?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一個特別瞭解公司的股東,選擇買或者賣這個公司的股票,應該是比相當的投資者,更清楚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的動作。

尤其是減持這塊,當大股東開啟了減持,甚至“清倉式”減持的時候,投資者真的不要片面的覺得,只是大股東缺錢,需要變現,這麼簡單。

數據早提示過,賈躍亭在樂視高位的時候,套現百億元。

只是,當時的理由,是給樂視運營使用的費用。

其實,理由還可以很多,結果,就是減持。

盛譽之下的警惕

股權質押,同樣是一個警惕的信號,這一點,同樣在樂視身上發生過。

其實股權質押,就是相當於利用了財務的槓桿,以及表明自己,缺錢。

換位思考的問題是,當樂視網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即便融資能力再再強,各種關聯的債務,也必然在逐步增多。

這些增多的債務,在企業一片向好的時候,並體現不出什麼問題,但是當風口稍稍變化, 槓桿的反作用,就會出現。

投資中,怎樣遠離樂視網的“黃粱一夢”?

畢竟,生育之下,資金的警惕性,也小的多,但真正出現問題的時候,累積的風險敞口,就大的多了。

樂視最新的數據,依然是鉅虧:

一季報,實現營收1.29億元,同比下降70.54%;虧損1.77億元。而2018年的年報,同樣並沒有奇蹟,樂視網淨資產為負,已經大概率的面臨退市。

大量關聯應收和預付款是樂視債務問題的根源,同時當初的盛譽,到如今的信用風波下,資金鍊確實很難逆轉,攤子鋪的,太大。

新經濟與新模式

另一個重點的,樂視所代表以及提出的整個生態鏈,看起來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新經濟與新模式。

這種新模式,如之前的共享單車一樣,推出之初,也是收穫了很多讚譽,也收穫了很多的市場與客戶。

但是,而共享單車後來的押金危機,則是風口變成漩渦的代表

同樣的,大多新經濟模式下,輕資產化下,很多企業都獲得了比傳統企業,更高的估值。

但是,相比於傳統的企業,最起碼淨資產代表的,還有一些根基,而一些新模式下,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麼當初的高估值,也有可能成為泡沫化的代表。

與樂視行業類似的另一個上市公司,比如暴風影音。

暴風當初以播放軟件切入市場,然後加上在線視頻,到後來推出的暴風電視,這個路線,與樂視,異曲同工。

而如今的暴風估值如何呢?

投資中,怎樣遠離樂視網的“黃粱一夢”?

暴風集團

從最初股價一路上行的120多元,到如今8元左右,作為新經濟概念下的代表之一,暴風集團如今也繁華褪去。

最新的業績顯示,暴風集團2018年虧損10.9億元,營收下降41%,與上市之初的憧憬,相去甚遠。

結語

對於樂視而言,可能還有很多投資者,並沒有深陷其中。而且樂視事件,可能從資本市場角度,從光環無數,到一夜之間供應商圍堵,再出現的概率,很低。

但是,從投資的角度,樂視網的這次沉浮,股價接近回到原點,還是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

投資中,怎樣遠離樂視網的“黃粱一夢”?

在股價高高在上的時候,警惕大股東的減持,對新經濟類似的模式,更不要永遠樂觀。

謹慎,永遠是投資中,最重要的事,哪怕看起來,光環無數。

十年一覺,不過,揚州夢。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關注!

其它專業技術分析基礎,以及資訊詳解,歡迎訂閱專欄,希望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