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億借殼東音股份 羅欣藥業曲線回A

從港股完成私有化退市兩年後,羅欣藥業迴歸A股的路徑浮出水面。

4月25日,東音股份(002793.SZ)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的方式,收購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欣藥業”)99.65476%股權,擬置入資產初步預估作價75.43億元。

資料顯示,羅欣藥業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銷售及醫療健康服務於一體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若本次交易順利完成,羅欣藥業將得以借殼登陸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羅欣控股,劉保起、劉振騰父子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就此次借殼上市相關問題,時代週報記者將採訪提綱發送至羅欣藥業,截至發稿尚未回覆。

借殼回A股

羅欣藥業轉戰A股市場,在不少業內人士的意料之中,其在資本市場上曾做過多方面嘗試。

在此之前,從2005年12月發行H股上市,到2017年6月完成私有化退市,羅欣藥業在香港創業板已經待了近12年。而2013―2015年間,羅欣藥業曾先後三次向港向所提交轉往主板的申請,結果均未獲通過。後來便出現了私有化退市的一幕。

2017年3月,由Giant Star BVI、GL Instrument和Ally bridge Flagship組成的財團聯合就全部已發行的H股提出自願有條件的要約,共耗資23億港元實現了羅欣藥業的私有化退市。

“港股主板在成交量、估值、融資等方面都遠勝創業板。就算是優質的公司,在創業板上估值也往往被拉低,很不利於企業進行再融資。”深圳一位投行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指出,“像羅欣這樣需要資金支持轉型的公司,轉到更為有利的市場就不奇怪了。”

東音股份的一紙重組公告,揭開了羅欣藥業的A股證券化之路。根據披露的預案,東音股份除保留約2.68億元貨幣資金、可轉債之外,在扣除東音股份2018年度現金分紅後,將不超過10億元的其餘資產及負債作為擬置出資產,與交易對方持有的羅欣藥業99.6547%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資產置換,差額部分則擬以非公開發行A股股份的方式購買。

截至預案簽署日,擬置出資產的預估值為8.9億元,而擬置入的羅欣藥業99.6547%股權預估值為75.43億元,較其私有化時的市值下調了約17億元。事實上,2017年羅欣藥業私有化時提出的要約收購價格為17港元/股,較當時停牌前最後交易日12.9港元/股的價格溢價約31.78%,對應公司整體的市值高達103億港元(約合當時人民幣9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此前的公開年報,羅欣藥業2016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為3.79億元,同比下降23.07%。而此次預案中披露的羅欣藥業2016年歸母淨利潤卻為4.12億元(未經審計),預案尚未對業績調整的原因作出說明。

在資產置換與購買之外,此次借殼交易還包括部分股權轉讓。資料顯示,被借殼方東音股份主營潛水泵,實際控制人方秀寶及其一致行動人李雪琴、方東暉、方潔音合計持有上市公司65.48%的股份,同時尚持有138.95萬張可轉債(約佔總髮行量的49.39%)。

據重組預案,方氏一家擬以14.27元/股的價格,轉讓6026.09萬股股票(約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受讓方為克拉瑪依欣華、克拉瑪依恆佳、成都欣華三家機構。值得一提的是,東音股份上市僅恰滿3年,方氏家族所持的首發限售股於2019年4月15日才剛剛解禁。藉此股權轉讓,方氏家族將直接套現8.6億元。

“藥二代”走向臺前

目前,羅欣藥業的主營業務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大板塊。其中,醫藥工業板塊以化學藥品製劑及原輔料藥為主,主要產品有消化類用藥、呼吸類用藥、抗生素類用藥等;醫藥商業板塊以藥品及醫療器械的物流配送為主。羅欣藥業還切入上游原料藥領域,建有化學原料藥和抗腫瘤原料藥生產體系,目前系國內唯一獲批的頭孢西酮鈉原料藥生產商。

在藥品降價壓力之下,其近兩年的增速有所放緩。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羅欣藥業資產總額59.74億元,淨資產31.85億元。2017―2018年度,羅欣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2.48億元、62.11億元,同比增長10.88%、18.35%;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96億元、5.08億元,同比增長20.38%、2.42%。

據雙方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業績承諾方承諾羅欣藥業在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實現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5億元、6.5億元和7.5億元。

從股權結構來看,羅欣控股持股48.077%,系羅欣藥業的控股股東。劉保起、劉振騰父子二人通過羅欣控股、克拉瑪依珏志以及Giant Star 合計持有羅欣藥業61.78%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而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58歲的劉保起已經逐步將公司交到年僅33歲的劉振騰手上。

據公開履歷,劉振騰生於1986年,此前曾在澳洲留學,先後獲得澳洲麥格理大學會計學士學位和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進入羅欣藥業之前,劉振騰曾在香港一家證券公司擔任分析師和上海一傢俬募股權投資公司擔任研究員各一年。

2013年7月,劉振騰被提名為執行董事,正式進入羅欣藥業的決策層。其不僅在羅欣控股層面持有23.74%股權,還通過克拉瑪依珏志和Giant Star持有羅欣藥業13.077%的股份。目前,劉振騰已經出任羅欣藥業執行董事長兼副總經理。

“劉振騰剛進入羅欣時主要負責公司的財務、人力資源和策略規劃等工作,後來慢慢參與資本市場的事務,逐步接掌公司。”一位接近羅欣藥業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雖然很年輕,但他給羅欣帶來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更加開放、國際化的眼光。”

事實上,劉保起的另一個兒子劉振飛也已進入羅欣藥業。據公開資料,生於1988年的劉振飛畢業於澳洲麥格理大學工商管理專業,2011年起便加入羅欣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臨沂羅欣醫藥)擔任銷售員,2013年7月曾被任命為羅欣藥業監事。目前,劉振飛並未持有羅欣藥業的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