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策略


適合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策略

家庭理財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家庭財產合理分配,一個家庭包含很多家庭成員,哪裡該用錢,哪裡該省錢,怎樣投資理財才能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做到家庭資產升值,這其實是一門學問。

很多人對理財都有一個誤區,認為投資就是理財,其實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特別是家庭理財光做好投資規劃是行不通的。

理財關注的是對人生的規劃,如何運用好手頭的每一分錢,不僅考慮財富的增值狀況,還要考慮財富的安全狀況,而投資是錢生錢的事情。

那到底哪些錢用來日常開銷,哪些錢用來錢生錢呢?我們可以藉助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做一個合理的規劃。

適合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策略

第一部分是要花的錢

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日常開銷的,這部分錢不宜準備太多,因為這部分錢是用來消費的,花銷太大可用來投資的錢就會變少。也不易準備的太少,太少了萬一有個突發狀況,或者收入中斷就會影響正常生活。

所以這部分錢準備出夠未來六個月的家庭開銷就可以了,如果突發情況,未來六個月的開銷可以暫時應急,有六倍的彈性空間在這裡足夠應付大多數情況。保守一些的可以準備十二個月,這部分錢平時可以放在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裡,利息比銀行的高,隨時支取也方便。

合理的規劃要花的錢是家庭資產配置的關鍵,這部分錢可多可少彈性空間還是很大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資產負債意識,花銷無節制是中產很難再上升一個階層的最大障礙。

適合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策略

第二部分是用來保命的錢

這部分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這部分錢主要用來抵禦意外或重大疾病給家庭財產帶來的損失。

用來轉嫁這種風險的工具主要是保險,保險分為社保和商業保險。

社保就包括五險一金,單位給上五險一金的情況下一定要上,有些人為了到手的工資儘可能多一些就拒絕上五險一金,這是十分愚蠢的做法。養老保險這一塊其實公司繳納的費用佔比很大,不要白不要,養老保險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保險了。

不要聽網上很多人說的交社保都交給國家了,自己老了之後一點用沒有,這大錯特錯了,養老保險國家來擔保,別的商業險有可能破產,這個是不會不發放的。即使發放的很少,至少也能保障餓不死。養老保險繳納年限越久退休之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活得歲數越大領取的養老金越多,所以儘早繳納,保護好身體爭取長壽。

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貸款利率太低了,比貨幣基金的年化利率還低,這部分錢相當於白用國家的,並且除了貸款買房外還有其他很多方面都可以使用住房公積金。總之五險一金一定要繳納,即使單位不給繳納,自己也要自行繳納居民社保和居民醫療這兩樣,按最低標準繳納就行。

商業保險這個就不多說了,意外險建議每個家庭成員都配置上,有條件的再配置一份商業醫療保險,經濟條件更好的可以再上一份重疾險。需要提醒的一點,面對理財型、分紅型保險要格外多個心眼,這裡面的陷阱可多,別貪小便宜吃大虧。

商業保險的保費平均每年控制在家庭收入的10%左右,原則上先保家庭支柱再保小孩老人,現實中人們總是先給孩子上保險,卻不給自己配,這不對啊。

適合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策略

第三部分保本升值的錢

這部分錢主要用來養老和子女教育,所以安全是要放在首位的,不光要避免虧損,還要預防通貨膨脹。

貨幣基金、債券、定期存款是這部分錢的首先,家庭收入減去第一和第二部分剩下的一半就是這部分錢。

第四部分才到錢生錢,真正用來投資的錢

這部分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購買資產為家庭創造收益,主要投資途徑有股票、基金、房產。

高風險不一定帶來高收益,但是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

每項投資都具有很大的風險,想要這部分錢真正起到錢生錢的作用,要麼自己學習成長為相對專業的投資者,要麼把錢交給專業人士去打理。

以上就是按照專款專用的形式分配家庭資產,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只是提供一個家庭資產配置模型,接下來結合自己的現實狀況做一些調整也是很重要的,並且每一部分裡面都有很多複雜的內容,想要做好家庭資產配置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感覺這篇文章幫助到了您,請點贊、評論、收藏,這會讓更多的人看到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