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誠集團董事80後韋傑的囹圄路 曾稱:“法學背景讓我更好掌握金融行業風險控制能力”

金誠集團董事80後韋傑的囹圄路  曾稱:“法學背景讓我更好掌握金融行業風險控制能力”

“80後”韋傑確定被抓,而這也被外界解讀為金誠集團落幕。

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28日通報稱,4月27日,根據浙江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警方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28日,我局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某(男,38歲)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新京報記者29日撥打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金誠集團專案組諮詢電話,專案組告知,韋某即為韋傑,投資人可以以網上(關注杭州公安官方公眾號“微警務”)、郵寄或上門等三種方式進行登記報案。

記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3月31日,金誠集團已透過附屬公司擴充其業務組合,從而進軍投資及資產管理領域。截至去年9月,金誠集團負責管理及營運30只私募股權基金,基金之目標規模總額約為人民幣255億元,管理的資產總值約為人民幣97億元。

此外,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韋傑名下共有156家公司,多數公司註冊金額在千萬級別。其一直以來將金誠特色小鎮看作經濟轉型時期的“金鑰匙”。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新京報記者,金誠項目資金流向存疑,多個項目成立後並未有實際進展,產品宣傳時涉嫌誇大收益率。在資金運作模式上,金誠涉嫌期限錯配、借新還舊。

金誠控股負債超6億,股票一早停止買賣

金誠集團為金誠控股有限公司(即“金誠控股”,01462 .HK) 的母公司。4月29日早上9點32分,金誠控股發公告稱,公司股份將於4月29日上午9時起短暫停止買賣,以待發出一份有關公司內幕消息的公告。

據《今日財富》報道,自4月28日凌晨開始,金誠集團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杭州警方抓獲。

不過,記者注意到,在金誠控股公告的下標說明處,仍註明“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由執行董事,即韋傑先生、徐黎雲女士及黃金定先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牛鍾潔先生、張應坤先生及陳釗先生組成”。

金誠控股法定代表人與實控人均為韋傑。據金誠控股2018-2019財年中期報(下稱“中期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韋傑通過持股比例合計為74.93%的金誠(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金誠財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金誠控股的實控人。徐黎雲則持有金誠控股0.06%的股份。

天眼查顯示,金誠財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系金誠集團的曾用名。而金誠集團官網的工商登記名稱則為浙江誠澤金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金誠控股目前控股的12個孫公司中,杭州金開圓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在國內,主營業務為“財務投資和資產管理”或“物業投資與開發”。韋傑均擔任這10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實控人。

中期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金誠控股營收總額為2.46億元,同比增長-38.02%;淨利潤為2644.34萬元,同比增長-27.05%。資產總計為10.70億元,總負債為6.2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8.22%。

進軍投資及資產管理,四省佈局“金誠特色小鎮”項目

通過中期報告的業務回顧,記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3月31日,新財年度伊始,金誠集團已透過附屬公司擴充其業務組合,從而進軍投資及資產管理領域。主要集中於與政府合作、與基礎設施建設有關之PPP特色小鎮項目。截至2018年9月30日,金誠集團負責管理及營運30只私募股權基金,基金之目標規模總額約為人民幣255億元,而管理的資產總值約為人民幣97億元。

據中期報介紹,金誠集團在江蘇省高郵市持有三幅土地,在江蘇省淮安市、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湖南省岳陽市、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分別各持有一幅土地,同時金誠集團擁有建於以上地區的七幢商業樓宇。

在金誠集團官網介紹中,韋傑打造的這家成立於2008年的“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總部位於中國杭州。金誠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主要有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等板塊。

在“金誠特色小鎮”的介紹中,記者看到其宣稱以江、浙為核心,打造融合“PPP+產業化+金融化”的小鎮投資、建設、運營的全生命鏈小鎮。目前,金誠集團已在浙江、江蘇、湖南、貴州四省佈局“金誠特色小鎮”項目。

官網中“金誠財富”則是一家集金融產品研發、財富管理、基金銷售、高淨值客戶VIP服務於一體的機構。金誠集團通過攜手各地政府打造新型城市,發行以城市化發展基金為主的理財產品。目前,產品類型包括資本市場類基金、文化類基金以及城市化建設發展基金。

“金誠財富”的資本市場類基金產品分為“金信可轉債私募基金”、“金誠正復產業發展基金”兩類。其中,金信可轉債私募基金又可被用於認購金誠控股所發行的可轉換債券。

在金誠財富官網“高端理財”之明星案例精選區中,記者看到金誠集團所重點打造的特色小鎮PPP項目。“所投即所見,每個特色小鎮都清晰可見”,包括吳興區文商綜合體PPP項目等在內的六個特色小鎮PPP項目,出現在金誠財富這句宣傳語之下。

六個項目期限從10年到30年,項目規模則從4.67億元至60億元不等,回報方式多數為“可行性缺口補助”。多數項目的退出方式為“股權回購”或盈利按照約定比例(60%:40%)與政府方分配。但項目期限為29年、項目規模為60億元的“盱眙龍蝦小鎮PPP項目”,退出方式內顯示為“空白”。

記者查詢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CPPPC)官網,僅看到“岳陽市端午文化產業整體開發項目”(發起時間為2015年3月1日)、“盱眙龍蝦小鎮項目”(發起時間為2016年12月1日)以及“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農村電商創業小鎮智慧園項目”(發起期為2016年5月10日)三個PPP項目的信息公開。且“盱眙龍蝦小鎮項目”目前仍處在“採購階段”。

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4月29日,金誠集團目前旗下仍有354只產品運作,包括浙江金觀誠31只、杭州金轉源72只、杭州觀復111只、杭州金仲興29只、金誠資產50只、新餘觀復31只、新餘觀悅30只。這些產品的背後實控人均為韋傑。

囹圄之路:“法學背景讓我更好掌握金融行業風險控制能力”

4月29日下午,金誠集團官網首頁最醒目的地方,還展示著實控人韋傑“World,I”主題的全球高校演講及其所著《彷彿》的宣傳頁。此外,赴韓參加第17界世界知識論壇,於加中商貿理事會第38屆年會中與加拿大總理的合影,《人物》雜誌、《華爾街日報》專訪……則記錄著這位“80後”創始人的高光時刻。

韋傑1981年生於金華東陽。浙江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後曾經做過律師。

創立金誠,曾是韋傑認為做過的最滿意的一件事。而這也給他帶來過全球擁有近2000名員工、管理資產超過300億人民幣的資產。

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韋傑名下共有156家公司,多數公司註冊金額在千萬級別。其中,杭州悅至誠實業有限公司、揚州光明小鎮建設有限公司等註冊金額高達上億元。

據媒體報道,韋傑是一個每天3點多準時起床,基本工作時間雷打不動的人。“每天不到4點就起床,鍛鍊一下身體,收發郵件,7點吃過早飯,到了8點陸續有員工來公司上班,他開始安排會議和工作交流,一直到下午5點基本結束一天工作”。

在金誠集團官網中,有一個專門的欄目名為“領袖風采”,54篇文章,貫穿2016年4月11日至2017年10月14日,全部是韋傑的相關事蹟。“金誠特色小鎮”在多個宣傳頁中被頻繁提及。

韋傑將金誠特色小鎮看作經濟轉型時期的“金鑰匙”,“在目前經濟轉型的週期中,地方政府意識到單純依靠過去野蠻式的增長是沒有出路的,沒有核心產業就不能帶動經濟的整體發展,比如房地產行業就已經不能推動區塊經濟的發展。對於金誠來說,這八年的發展軌跡是非常清晰的。2014年以前,我們花了六年時間幫助地方政府逐步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充分的資金,將基礎搭建好。”

而對於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手段,韋傑認為,就是在原有的城市規劃基礎之上完善它的產業規劃,同時運用資本推動政府的基礎設施,產業引入和資產再證券化。

在韋傑看來,他提出的新型城鎮化3.0版本,將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為中國夢的實現添翼助力。

作為法學畢業生,韋傑說,“法學背景讓我更好掌握金融行業風險控制能力,並且用理性思維辯證看待行業和現狀”。

2019年1月31日,金誠集團曾召開投資人代表溝通會,對於金誠集團103億元總負債,存續的基金規模達到157億元,韋傑發聲表示“都會負責到底”。

而在《華爾街日報》對韋傑的專訪中,針對如何做到取得如此高回報率的問題,韋傑說,“我們只選擇行業內最優秀的合作伙伴,我們對於產品的選擇也是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必須要有市場差異性。並且,為了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我們必須要確保每一個產品都是最優質的”。

4月23日,金誠集團微信公眾號發佈一則聲明,聲明中,金誠集團表示,“我司的戰略重組目前已進入關鍵落實階段,為避免競爭對手及其他別有用心者通過重組信息牟取不當利益;甚至可能出於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破壞重組,從而損害全體投資人的權益,我司暫時不便透露重組具體細節。條件成熟時,我司將適時向投資人及相關媒體進行披露。我司戰略重組事關包括全體投資人和我司員工在內所有人的利益,具體信息的不當或提前洩露都會給整體利益帶來損失,甚至會被不擇手段阻撓重組者所利用。為維護全體投資人的共同利益,我司再次誠懇呼籲廣大投資人在這一階段保持耐心冷靜,注意甄別信息真偽,認清那些借維權之名損人利己者的真面目。最終,事實會說明一切”。

這則聲明,目前已成為金誠集團官方最後的聲音。

專家稱金誠集團私募基金項目系“左手倒右手”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新京報記者,金誠項目資金流向存疑,多個項目成立後並未有實際進展,產品宣傳時涉嫌誇大收益率。在資金運作模式上,金誠涉嫌期限錯配、借新還舊,此前金誠還擁有過拒絕浙江證監局專項檢查的“劣跡”。

蘇筱芮稱,根據公開信息,金誠集團旗下私募產品的投資人是符合合格投資人條件的,金誠財富鎖定的服務對象是高淨值合格投資者。雖然,目前官方將金誠集團定性為“涉嫌非法集資”,但對於購買了金誠產品的投資人,並不能將其粗暴地視作非法集資參與者。

對於金誠投資人的遭遇,不能將其定性為“投資失敗”而置之不理,而是應當由公安、司法部門介入,對項目的真實性、背後的真實資金流向予以調查,及時盤點、凍結相關資產,為後續追贓挽損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關於金誠集團私募資金為銀行賬戶託管,但卻出現疑似賬戶資金被挪用的情況,蘇筱芮稱,此前這個問題已經引起市場關注。中基協和中銀協曾經就託管行的責任義務打過“口水仗”。2019年3月,中銀協發佈《商業銀行資產託管業務指引》,指出託管行責任不包含對未兌付託管產品後續資金的追償,不包含提供保證或其他形式的擔保等。託管雖然能夠對投資資金的流向起到一定的管理、追蹤作用,但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資金順利到達融資方賬戶。至於融資方後續將資金如何處理、具體使用到何處,並不在存/託管行的基本管理範圍內。這個道理跟P2P即使有存管還能夠“自融”是一樣的:P2P發假標,銀行並不能穿透識別。

對應到金誠集團的案例,蘇筱芮認為“其私募基金項目基本就是‘左手倒右手’,根據前文提到的‘PPP+產業化+金融化’模式,金誠集團自己發行項目自己管理,具有較高的道德風險”。

新京報記者 張思源 黃鑫宇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楊許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