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你就......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天使,天真、可愛,但是孩子終究要長大,要慢慢地獨立面對這個社會。

而在教育界被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孩子在外面捱了打,要教孩子怎麼做?

辯論的觀點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有4個:

1.告訴自己的家長或者老師。

2.要儘量避免正面衝突。

3.如果不是什麼大事,則要懂得吃虧。

4.打回去。

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你就......

之前我對這個話題不太敏感,覺得孩子之間的打鬧只不過是蜻蜓點水,過後就不會放在心上。直到我自己有了娃,才發現事情並非自己想得那麼簡單。

週末帶我兒子去看電影,由於離放映還有一段時間,就帶他在附近的公共玩具區玩,當時人比較少,他就一直在樂高玩具旁玩,搭了一個又一個工程車,正樂此不疲向我分享他的成果,這時候一個小朋友過來,拿走了他的車,剛開始我兒子沒有說什麼,不一會這孩子又接連拿了2個車。這時候他忍不住了,直接過去要拿回自己的玩具,開始那個小朋友不放手,還動手打了我兒子,不過好在我兒子比他大一點,反手還了回去,並拿走了自己拼好的玩具。那個小朋友立馬哇哇大哭起來。

他的媽媽在不遠的地方,聽見自己孩子哭,立馬衝了過來,抱起孩子一邊哄,一邊向我兒子大聲嚷嚷:你一個當哥哥的,幹嘛打弟弟,還搶弟弟玩具,難道不知道分享嗎,你看你把弟弟給弄哭了。我兒子站在原地有點不知所措,我知道這時候不能再放任不管。於是走了過去,禮貌又不失威嚴地說到:對不起,我想你一定是誤會了,搶玩具在先的是你自己的孩子。

1、我兒子一直在樂高區玩,你兒子搶走玩具帶去了其它區域;

2、在你孩子連續搶了3次之後,我兒子才出手製止,這已經充分顯示了一個大哥哥該有的風範

3、先打人的是你兒子,不相信可以看監控

4、你這樣說話,嚇到我的孩子了,麻煩請你道歉

說完之後,這位家長啞口無言,嘴裡嘟嘟囔囔就抱著孩子走了。

兒子見我這樣做,高興地抱著我說,謝謝你,媽媽!

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你就......

後來跟家人講起這件事,我婆婆問我:在別人打了兒子之後,看到兒子衝過去還擊,我怎麼不制止孩子。

我說,為什麼呢?我相信一個孩子的判斷。而事實也證明,在孩子的心中,永遠是愛憎分明的,他們對愛他的人充滿著好感,對傷害他的人會回擊。

而這才是人最初也最珍貴的稜角。

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你就......

我一直不贊成從前的教育方式,要忍讓,動了手就是錯了。因為我覺得被傷害後不反抗,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好惡的判斷,讓傷害你的人更加肆意妄為,最終雙方都要付出代價。

所以,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尊重自己的第一意願,不害怕地反抗;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披好你的鎧甲,讓他們無處可攻;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讓人得逞,但也不讓人太受傷。

不進一寸,也不失一毫。

孩子,做一個勇敢而溫暖的孩子,如果有人打你,就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回擊。你的回擊越擲地有聲,你的未來更充滿坦途。

沒有人可以照顧你一生,而你要學會愛著自己,從現在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