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已有上證、深證和創業板,科創板有存在的必要嗎?為什麼?

自由自在3801217


談到中國股市幾個板的問題,就有必要談談中國資本市場層次結構的問題。在當前科創板還未正式開板的情況,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板:


主板市場現在上市的主要是一些成熟的傳統行業企業,像銀行、券商、保險、地產這類規模大、商業模式比較成熟的行業公司。

中小板主要是一些規模相對主板上市公司較小的公司。
創業板主要服務於一些新興科技創新企業,像樂視網、寧德時代、邁瑞醫療這一類創新型企業。
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就不再多說了。再來說說即將推出的科創板。
簡單來說,科創板所承接的上市公司類型與創業板現在所屬的企業大致類似,都屬於新興科技創新企業,那為什麼還要推出科創板呢?
主要還是要解決當前創業板未能解決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同時試點註冊制。
百度百科有這樣一段描述: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通過發行、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證券公司資本約束等新制度以及引入中長期資金等配套措施,增量試點、循序漸進,新增資金與試點進展同步匹配,力爭在科創板實現投融資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公司的新老股東利益平衡,並促進現有市場形成良好預期。
可以看出,科創板在實現拓寬融資渠道的同時,還肩負註冊制改革的重任。通過註冊制的實施,要完善中國資本市場發行、交易、退市等流程。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銳眼財經


這個問題提得好,上海已經主板了,深圳已有中小板、創業板了,為什麼還要搞科創板?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利益問題。上海有主板,但深交所有兩個板,交易量、IPO數明顯比上交所多,上海一直想奮起直追,欲搞戰略板,一直時機不好。所以這次科創板放上交所,既是支持上海建國際金融中心的需要,也是上交所、深交所競爭及利益平衡的需要。


二、改革的需要。已經開通的三個板都是中國特色,核准制,通俗講,股票上市要政府行政部門批准,否則上不了。而科創版是國際慣例的註冊制,搞改革試點,如果能成功,那麼那三個核准制板可以改成註冊上市,全面與國際接軌。

三、經濟轉型的要求。中國高質量發展靠新的動能,靠科技創新、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現有的股票上市規則限制了他們的上市需求,要通過資本市場加快推進新動能形成,唯有單設一個板,放寬上市條件和交易限制,用新的監管模式進行管理。



因為是試點,所以許多事情還在探索,相信科創板是中國股市的發展方向,中國產業的未來,資本市場投資者竟技的新世界。


周思夢想


從公開資料上分析發現,科創班主要還是幹繼續做大餅的事情。

我們現在的經濟建設已經解決了做大餅這道難題。不誇張的說,現在中國做的大餅可以滿足全世界。

為什麼實體經濟會做出這麼多的大餅,是因為虛擬經濟沒有發展好。一隻腳陷進了泥潭裡面,另一隻腳就要踩進泥潭才能拔出這隻腳,然後才能前進。

科創班的發展方向應該把重點放在分大餅上面。

以前的這班那班把老百姓買大餅的錢拿去了。所以中國很多老百姓買不起大餅,做出來的大餅只能對外賣企業才能活下來。外部環境不好企業就麻煩了,經濟也跟著受到嚴重影響。

科創班當務之急是把錢分給老百姓來買大餅。

不能學習其他班編故事拿老百姓買大餅的錢。老百姓是買家,沒有買家,賣家日子也過不下去。長久依靠國外買家看別人臉色,整天提心吊膽日子也不好過。

還有一個問題,科創班是明天的事情。大餅沒有分好是今天的事情。外交上的拖延戰術不適合用來解決分秒必爭的內部問題。今天不前進,明天也會複製今天止步不前。


戴著手銬在市場上班


沒有必要,但是上頭說要搞那是必須搞!

剛剛參加了一場創業板上市方面的會,組織人也承認科創板實際還是核准制,只是審核權變成證交所。

這次首批提交上市資料的公司讓市場大失所望,還不如創業板的科技含量高。本來初創型企業主要VC的投資對象,那是因為初創型企業高風險,且成功率極低。VC有專業的判斷和運作方式。而現在科創板提出讓初創型公司通過上市融資,且採用註冊制,那是要讓公眾承擔巨大投資風險,事實上中國股市通過30年的發展,好的公司大部分都上市了(有些表示不上市),還有多少好公司沒有上市管理層其實心知肚明,但是作為政治任務必須做啊,接下來魚龍混雜的情況或將越來越嚴重。


砂粒6


在國內的資本市場上,北京有新三板,深圳有創業板,而在上海也要搞個科創板。所謂科創板,就是為科技創新類企業服務的板塊。如果不是高科技企業就很可能上不了這個板塊。北京的新三板、深圳的創業板定位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框架內,而科創板則比新三板、創業板對上市企業的定位更加清楚、明確。

決策層建立科創板主要想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我國在各類高科技領域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很多年,或許只有華為的5G和芯片設計還有得一拼。為了扭轉我國在高科技領域整體水平相對落後局面,成立科創板就是給科技創新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因為科技類公司往往規模太小,很難融到資金。成立科創板就是賦予其一項歷史使命和戰略佈局。

再者,推進註冊制和退市機制。現在不管是創業板、中小板,還是主板市場,都是實行的是審核制,而科創板由於剛剛建立,沒有歷史遺留問題,所以比較容易推行註冊制試點,以及退市制度。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創業板市場也實行了註冊制,只要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可以上市,那麼,新上市的企業會把在之前上市公司的估值往下拉。前面審核制下面買了高價股票的投資者的利益就無法得到保障,

此外,科創板作為我國註冊制的試驗田也必須讓其得到健康發展。比如企業若想成功發行股票,就要承諾分紅政策、中小股東退出約束、企業的發展前景,並且要保證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如果遇到企業欺詐上市或者業績變臉,並造成股民損失的。上市公司既可能受到證監會的調查,股民自己也可啟動索賠程序。

最後,科創板將會設置更加寬容股權結構,讓擁有不同股權結構的高科技企業迴歸或上市。之前國內有很多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因為股權架構的不同,不能在主板或者創業板上市,造成了這些企業不得選擇美股或港股上市。而科創板的設置也就是為了打破這個僵局。讓更多股權結構複雜的高科技企業也能順利上市融資。

現在A股市場有規定,上市公司在發生重大事項需要股東集體投票時,要求“同股同權,一股一票”。但在現實中很多高科技企業都是持有少量股權的管理層團隊,對公司重大決策擁有最終的決策權。這就直接導致很多高科技企業都跑到美國上市。而為了留住和吸引國內優秀的高科技企業在國內上市,科創板建立就能破除原來的“同股同權,一股一票”的制度禁錮,包容一切形式股權結構的科技企業上市。

科創板推出在即,現在很多股民都感到奇怪,有了主板、創業板、中小板,為啥還要再增設科創板?這不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實際上,科創板的推出主要是解決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由於沒有歷史遺留問題,科創板又可以做註冊制和退市制度的試點板塊。更關鍵的是,科創板設立後,不同股權架構的企業都可以來科創板上市,那些海外上市企業如阿里巴巴、京東等高科技企業都可以中概股迴歸。這是決策層下的一招妙棋,普通投資者怎會明白。


不執著財經


要想知道,在已有了上證、深證和創業板,科創板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必須要思考幾個問題。 1創業板上市的不是科技創新公司嗎?如果是,有必要重複設置嗎? 創業板上市規則嚴於科創板不好嗎? 2一些科技創新公司(科創板上市公司)在銀行融不到資,是因為風險很大(成功的希望極小,還不了貸款的可能性很大),這樣的公司適合投資嗎? 3與其寬入嚴出,對投資者產生‘既成事實‘的傷害,何不嚴入嚴出,拒絕傷害,至少把傷害降到最小。 4最重要的是:規則制定者考慮了上市公司的利益,是否考慮了投資者的利益。 在思考了上述問題後,我認為科創板對即將上市的公司高管很有必要,對投資人是否有必要,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風已住心未冷


A股已經有了創業板,為什麼還要科創板?天下會會天下覺得有必要,因為註冊制和審批制真的差別很大:

過去的A股已經積重難返

A股過去一直是審批制,造成了很多弊端,但是糾正的成本太高。

A股太多股票不分紅

A股中太多股票由於未在發行上市時未承諾分紅就發行出來,後期會不會分紅全靠自覺,造成大股東缺乏誠信,很多公司惡意不分紅,逼著小股民靠低買高賣博取差價獲取收益。這些公司其實只有投機價值,而沒有投資價值。

一些公司甚至稍作分紅就要求配股,就像一個不孝子,打著給老父親過生日的由頭,買了個30元的蛋糕,問老父親要走6000元般惡劣。

A股的股權配置不合理

A股雖然經過了股權分置改革,但是積重難返,沒有從根本上遏制,沒有充分市場化,所以每次解除限制後,都對個股傷害很大。

2018年股市低迷的時候,很多民營企業清倉式減持,前幾大股東集體逃跑,就是沒有充分市場化的危害顯現。這些大股東發行上市時也沒有對減持有任何承諾。

A股的退市機制遲遲不能通暢

A股很多公司已經無可救藥,卻有如遊魂一般在股市苟延殘喘,這樣的股票只能害得一批批韭菜倒下。

科創板採取註冊制的不同

科創板採取註冊制後,公司要想成功發行股票,就要在媒體公開承諾自己的分紅政策、股東退出約束,公司前景等。將來如果做不到,就是違背承諾,股民就可以依據他當初的承諾和他對簿公堂。

由於是註冊制,管理層也沒有壓力,因為都是市場化的選擇,你情我願,對這些股票執行退出機制也沒有什麼心軟的地方,只管照章辦事。

結束語

制度是最重要的安排,壞的制度會引誘好人變壞,好的制度可以約束壞人不敢作惡,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的惡。A股市場喊了那麼多年市場化,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直到所有弊端都暴露無疑。其實科創板也是背水一戰,因為股民真的傷不起了。


天下會會天下


我國擁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兩大股票交易所,通常我們所瞭解到的市場則為上證、深證和創業板。

其實,還有一個市場,普通投資者有聽說,但是瞭解的不多,就是三板市場。

那麼,為什麼說現在已經有了上證、深證、創業板,還要成立一個科創板呢?

目的則是,填補我國公司上市的缺陷漏洞,更大程度的優化我國上市公司結構,讓更具有潛力的公司獲得資金支持。

上證與深證為主板市場,通常是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的上市融資渠道,擁有高標準、高規格,通常公司要通過層層審核才能夠上市。

但是,在日益快速的經濟發展中,有的上市公司達不到主板上市的要求,但是有著很高的未來預期以及很強的成長性。這個時候企業需求資金,應該怎麼辦?

所以,創業板為了解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提供上市,放寬了主板上市的要求,門檻降低了。

那麼,所有的上市公司要是從零開始進入上市,太麻煩了。所以,新三板得到了普及,2013年12月31日三板市場向全國接收企業掛牌申請。並且地域性給予了大量的扶持。一時間眾多的企業都爭相進入新三板市場。

新三板市場開放的目的則是以規範企業為主,能夠在平臺之中實現股轉,能夠為未來的企業去創業板、主板上市提供更大的便利性。

但是,三板市場卻呈現著兩極化,不僅僅數量眾多,流動性也是欠缺,並不能很好的實現銜接創業板、主板市場的功能。

那麼,在這種背景下,三板市場與創業板、主板市場仍舊有著一定的空檔,中間存在缺乏空間的銜接。並且,就上市制度上存在著順應時代的需求。

所以,科創板應孕而生,獨立於現有的主板市場,並在該版塊內進行註冊制試點,與現有的A股存在著大不同:

1、上市股票價格,取消直接定價,打破了23倍市盈率上市的束縛,以詢價的方式定價;

2、上市以後的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第六個交易日開始幅度為±20%;

3、允許紅籌公司發CDR上科創板;

4、允許虧損上市。

這樣的模式與主板市場的方式有著大不相同,但又不同於三板市場。從新三板至主板市場,科創板的到來,是中間很好的補充。

從對於新三板至主板市場流程的過程看,科創板的到來,至關重要。並且,也填補了:

1、資本市場實現註冊制上市(新三板的註冊制,太多了);

2、上市之後更長時間不設漲跌幅限制;

3、日常漲跌幅限制放寬至±20%;

4、允許虧損的公司上市。

從填補制度的角度講,科創板未來的變化可能仍舊存在,比如完全取消漲跌幅限制,更大程度的允許虧損的公司上市,迎接海外公司迴流國內上市等等,雙肩抗重擔的作用。

總結:科創板的到來具有著必要性,能夠填補現在新三板至主板的缺陷,並且具有著試點意義,能夠具有先導性,並且能夠最大程度的為企業融資服務。


厚金說


一、我國科技型企業發展需要資金支持!

自晚清以來,我們國家落後,最重要的體現就是科學技術的落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雖然很老套,但是話糙理不糙。我們國家已經走過了依靠消耗資源的粗放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階段,接下來我們國家要發展就必須要依靠科學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必由之路,沒得選的。但是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支持科技企業發展的專門資本市場,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專門的市場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

縱觀我們國家科技企業的發展,前期都是國外的資本的投資的,國內投資支持的比較少,尤其是前期,像阿里是日本的孫正義和軟銀集團;騰訊是南非的MIH集團。而且真正發展很好的,大多是在美國納斯達克和香港上市,比如騰訊、京東、阿里等。這使得這些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成果不能為國民所共享,而為外國資本所享有。

二、我們國家實施註冊制和退市制度需要一塊試驗田,主要是用來培養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

當前中美貿易談判接近尾聲,雙方高層已經表態能夠就開放資本市場達成一致意見,這意味著中國的資本市場很快就要向世界資本開放!這必然要求資本市場的規則與國際接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註冊制和退市制度。

因為我們國家目前實施的是核准制和不退市制度。但是開放的後果會怎樣,無法預料,因此需要一個試驗田來測試開放的後果,主要是慢慢培養國內投資者的使用習慣,同時完善資本市場的監管和政策體系建設。


財金社


其實不用太在意科創板,真正要來的是註冊制。政府也很糾結,要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並讓資本市場具有先進性,並跟上時代步伐,必須實行註冊制和退市制,優勝劣汰,才能搞好股市。但又怕註冊制推出之初,過分影響到現在存量的上市公司,因為他們都是核准制,所以要有一定防火牆,於是不得不新建一個板。科創板註冊制推出,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原來的中小科技股的流動性溢價消失,有可能價值重估,會拉低現在已上市企業的估值。二是今後殼資源的價值逐步歸零。

以上就是劉哥的回答了,如果覺得沒有模稜兩可的感覺,那就給個機會繼續看下去;

老劉現在每天在微信:3377892551堅持講解選股思路,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這隻:

對於底部反彈個股一波拉昇後的回踩,本人給大家講過要注意回踩階段的量與勢,量能持續萎縮,趨勢在回踩至支撐企穩,那麼此股後期定有一波反彈主勝浪,上面的哈投股份是不是如此,30號盤中選出,隨後一路大漲,今天更是漲停,你有沒有抓住?恭喜本人的粉絲及時進場佈局!

目前這種行情,很多底部個股都是走出類似行情,就如股價在回踩至5日時,本人選出講解的海泰發展,目前已經成功上漲50%,這就是本人粉絲能夠把握到的利潤,你想不想抓!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九有股份、南風股份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雖然前期我一直強調醫藥類個股受長生生物的影響,能避免就避免,但當有走出底部形態的,也是可以小倉位玩一下,大家說該股能不能走出反彈行情呢?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老劉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老劉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老劉微信:33778925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