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詞不逗?打的不夠?缺少悲劇英雄?給《復聯4》找茬兒

從另一條時間線穿越過來的滅霸指揮飛船,直接用導彈摧毀復仇者聯盟總部。那一刻,筆者忍不住驚呼:“ 神作!”然而當浩克開始扛著巨石、戰爭機器和火箭浣熊掙扎逃生時,“神作”瞬間跌回到尋常爆米花大片的檔次。

台词不逗?打的不够?缺少悲剧英雄?给《复联4》找茬儿

被滅霸摧毀前的復聯總部。圖源網絡

開頭雷神斬首滅霸乾淨利落,令人十分期待接下來拯救化灰生靈如何展開;但時空穿梭的老掉牙把戲,加上穿梭情節的波瀾不驚,逐漸把筆者的期待磨平。

《復仇者聯盟4》無疑為粉絲乃至影迷,留下了很多值得懷念的定格瞬間。但它如果只定位於完成英雄集結、撫慰粉絲情懷,未免也太過膚淺。

情懷滿分,處處照顧影迷情緒

很明顯,《復聯4》的導演羅素兄弟知道影迷想看什麼,影迷也猜到自己會看到什麼。從鷹眼教射箭開始,就能猜到家人化灰;猜到美國隊長會舉起錘子;猜到奇異博士“一隻手指”的意思;猜到鋼鐵俠見到的是父親、美國隊長看見了卡特局長;筆者甚至在影院同時跟鋼鐵俠一起說出“I am Ironman(我是鋼鐵俠)”;而令人最期待的英雄全員集結也如約而至。

當然,也有很多沒能提前猜出來的片段。例如筆者直到兩人爭相跳崖時仍不相信黑寡婦和鷹眼互為摯愛;也沒想到把蟻人拯救出量子領域的是一隻老鼠……但這些場面也符合我們對“漫威系”的期待:黑寡婦和鷹眼的同袍之情素有鋪墊;“老鼠救蟻”則是典型的漫威式搞笑橋段。

台词不逗?打的不够?缺少悲剧英雄?给《复联4》找茬儿

黑寡婦和鷹眼。圖源網絡

還有專為漫畫迷炮製的致敬橋段。美國隊長那句一度震撼美漫業界的臺詞——“九頭蛇萬歲”在影片中重現,復原《美國隊長2:冬日戰士》電梯場景的這一幕同時令漫迷和影迷會心一笑;獵鷹也像漫畫中那樣,接過盾牌,成為第二代美國隊長。

作為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宇宙(MCU)“無限傳奇”階段的收官之作,《復聯4》做到了情懷滿分。老角色逐一再現,令影迷和影片中的英雄一樣,穿梭於此前21 部作品構成的時光隧道之中。羅素兄弟不但讓該登場的英雄悉數雲集,還讓交叉骨、古一法師、簡·福斯特、霍華德· 斯塔克、弗麗嘉、卡特局長等前作的重要角色重現。儘管呼聲甚高、犧牲於《復仇者聯盟2》中的快銀無緣亮相,《銀河護衛隊2》那位權力通天的“宗師”同樣缺席,但《復聯4》的舊角色迴歸依然值得粉絲回味。

“我是鋼鐵俠”和重遊紐約大戰,更是《復聯4》向MCU成為影史最賣座的系列電影路上的兩個里程碑標誌敬禮。“我是鋼鐵俠”典出MCU開山之作《鋼鐵俠》,這部當時被評價富有“反英雄”元素的超級英雄電影成為傳奇的起點;紐約大戰則首次展現了復仇者聯盟的集體戰鬥力,最終證明了“個人電影鋪墊-超級英雄集結”的模式真的存在商機。這兩個堪稱被擺上MCU神壇的場景,值得在系列結局處再被追憶。

台词不逗?打的不够?缺少悲剧英雄?给《复联4》找茬儿

鋼鐵俠。圖源網絡

在經典情懷的包裹下,那些所謂的“套路”橋段令人受用。沒有昆汀式的“神作”效果又如何?《復聯4》處處擊中粉絲“甜點”,本應被視為成功。但撕開情懷外衣之後,《復聯4》的內容,其實有點不忍卒睹。

武戲沒能吸引眼球,文戲也未見群雄互動

已經通過《美國隊長3:內戰》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展示了英雄群像描畫能力的羅素兄弟,這次在《復聯4》中交出割裂的文武戲編排。《美隊3》和《復聯3》都是小戰、大戰穿插,視覺刺激節奏均勻,觀眾能持續獲得正向觀影反饋。《美隊3》的開頭就是復聯全體出動,《復聯3》也是開篇很快就有鋼鐵俠、奇異博士、蜘蛛俠聯袂作戰的場景。高潮方面,《美隊3》有機場大戰和鋼鐵俠、美國隊長對戰,《復聯3》有雙線進行的泰坦星大戰和瓦坎達大戰,各具特色,每一場戰鬥打響時至少都帶來新的觀影體驗。

但《復聯4》的結構卻是前期武戲可忽略不計,後期才有戰鬥集中爆發。開頭刺殺滅霸推進得太快,中期的鷹眼劍鬥和另類的“美國隊長內戰”又只是單一英雄表演,毫無英雄集結的耀眼元素。衝著場面去看《復聯4》的觀眾,必須苦候兩個多小時才迎來真正意義的戰鬥,視覺享受的節奏差了不少。

沒有武戲吸引眼球,文戲也未能讓人動心。《復聯》系列以英雄集結為定位,英雄之間的互動效果非常重要。然而《復聯4》堆砌了那麼多英雄,英雄的互動卻非常蒼白。重頭戲鋼鐵俠與美國隊長的釋懷淺嘗輒止;而星雲搭配戰爭機器、雷神搭配火箭浣熊幾乎毫無化學反應,偶爾有那麼幾個搞笑臺詞,卻無法完成英雄之間的互動,群戲的彼此交流更是稀少。也難怪,導演把心思著眼於挖掘每個角色本身的情感紐帶(鋼鐵俠與家人、美國隊長與卡特、雷神與母親),刻畫英雄互動的筆墨力度減弱似乎在所難免。

台词不逗?打的不够?缺少悲剧英雄?给《复联4》找茬儿

鷹眼和家人。圖源網絡

黑寡婦與鷹眼取靈魂寶石一節,最能反映本片英雄情感刻畫的平庸。儘管從設定上來說,沒有家人的黑寡婦,加上家人都化灰的鷹眼,兩位多年同袍確實可以各自視對方為摯愛。但影片對鷹眼的眷戀家人之情表現得十分用力,這樣觀眾就很難第一時間認同他對黑寡婦有摯愛之情。而黑寡婦則在過去的MCU作品中與多名男性角色產生情感糾葛,她最終對鷹眼的情感認可同樣不太令人信服。

黑寡婦和鷹眼的關係問題,本質上是大量英雄需要登場的情況下,如何在限定時間內合理表現英雄形象的問題。把所有方面都安排得平均又合理,確實難度甚高。

繼續從爆米花的角度來看,文戲表現力弱以及前期武戲稀少也不是致命問題。只要最後一小時的大戰“值回票價”,《復聯4》仍然稱得上是“完美結局”。

欠缺最後“大”戰,難讓影片更上一層樓

當所有化灰英雄迴歸,瓦坎達軍隊和魔法師軍團也抵達戰場時,所謂的“漫威十年佈局一戰”的氣氛真正形成——《復聯3》的英雄終歸沒有全部集結,而每一位粉絲肯定都想象過他們雲集列陣的雄渾場面。其後一切都符合預期,每個角色大顯神通,魔法、格鬥術、射術、純力量的破壞以及超能力效果輪番上演。可惜,光做到這樣,對於這個凝聚了影迷11年期待的史詩大作來說,還是沒到功夫。

台词不逗?打的不够?缺少悲剧英雄?给《复联4》找茬儿

幾位超級英雄。圖源網絡

《復聯4》欠缺登上史詩高潮的最後一口氣,因為英雄一方少了那種“投之亡地而後存,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悲壯。過去有很多幻想類電影展現過這種悲壯,例如《星球大戰6:武士歸來》義軍三條戰線同時敗退,例如《黑客帝國3:革命》錫安城守衛者不斷倒下,例如《魔戒3:王者歸來》戒靈大肆屠殺,例如《X戰警:逆轉未來》我們熟悉的變種人角色相繼慘死,例如《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凱撒在帶領族人脫險後欣慰地閉上雙眼……而《復聯4》不要說英雄殞命,連正派一方小兵的犧牲鏡頭特寫都不多。戰爭殘酷所帶來的震撼感不知所蹤,再加上除了滅霸外,其他二級反派角色毫無存在感,甚至不能像《復聯3》那樣起碼給英雄製造些麻煩。“終局之戰”打得有點順利,徹底削弱了英雄們“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義薄雲天形象。

連鋼鐵俠的犧牲都缺乏感人張力。從畫面中的表現來看,他戴上無限手套後威風凜凜,打完響指後依然屹立不倒,簡直安然無恙,這使得之後的犧牲一幕頗為突兀。

同樣是鋼鐵俠自我犧牲,《復聯1》中的攔截導彈就動人得多。鋼鐵俠自忖一去不復返時打電話給“小辣椒”、對方卻忽略來電。這一小細節塑造出孤獨赴死、遺願未成的失落氛圍,大力烘托了鋼鐵俠的捨己精神。《復聯1》的鋼鐵俠沒死,但表現出犧牲的大義;《復聯4》的鋼鐵俠死了,卻反而少了悲劇英雄的色彩。

台词不逗?打的不够?缺少悲剧英雄?给《复联4》找茬儿

戰場上的鋼鐵俠。圖源網絡

正如鋼鐵俠這一標誌性角色的犧牲,本應詮釋更多“無限傳奇”時代的意義,如果只定位於完成英雄集結、撫慰粉絲情懷,未免也太過膚淺。當然,《復聯4》無疑為影迷留下了很多值得懷念的瞬間。但作為一個系列的收官之作,它所締造的故事高潮,遠不如其商業營銷、票房預售的表現猛烈。我們也許再也看不到一個用21部電影鋪墊的大結局故事,《復聯4》差了最後一口奠定史詩王朝的真氣,就更令人深感遺憾。

□freelee(影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