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政府宣佈遷都爪哇島,你怎麼看?

四重晝


印尼的爪哇島在全國所有島嶼面積排名中僅名列第五,但因為是首都雅加達的所在地,所以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島嶼,承載力已經不堪重負。


(圖:雅加達成為世界人口最稠密首都前20名之一)

第一,印尼號稱“千島之國”,廣為人知的著名島嶼還真不少

印尼號稱“千島之國”,全國擁有大小島嶼18000多座,目前已開發或者有人居住的島嶼只有6000座,佔全部島嶼的1/30。

但印尼屬於世界人口大國,總人口過億排名全球第四,要想均衡地安置這些人口並不容易。由於首都所在的島嶼爪哇島群聚效應嚴重,使得印尼龐大的人口群都在向爪窪島彙集,僅首都雅加達人口就超過千萬,土地承載力、發展潛力近乎枯竭,所以遷都也就成了印尼剛剛連任的佐科總統的明智選擇。


(圖:巴厘島堪稱人間仙境)

其實除了爪窪島,印尼被世界所熟知的著名島嶼還有許多。像風景美麗如畫的度假聖地巴厘島、第一大島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科莫多島、伊裡安島等等,可供選擇的還是很大的。

第二,世界上成功遷都或者避開大都市綜合症的案例很多

世界上遷移首都並獲得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最近一次遷都是緬甸,2006年把首都由仰光搬遷到了內比都。當時是緬甸軍政府執政,是否出於戰略安全考慮將首都從沿海遷往內陸,我們不多加探討。

還有幾個國家選擇遷移首都,如哈薩克斯坦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巴基斯坦首都從卡拉奇遷到現在的伊斯蘭堡,巴西把首都從聖保羅搬到了新都巴西利亞等等。這幾國遷都的原因跟如今的印尼相似,或者舊首都發展空間受限,或者想用遷都帶動落後地區發展。以哈薩克斯坦為例,原首都阿拉木圖三面環山丘陵遍佈,擴容餘地有限,不得已才另外尋求首都新址。

(圖:哈薩克斯坦現在的首都阿斯塔納)

規避大都市綜合症的方式,其實美國做法比較成功。美國沒有選擇紐約這樣的繁華大都會,而是把首都設在了小城華盛頓,有效避免了都市頑症對行政效率的干擾影響。

第三,印尼遷都適合落戶的島嶼,挑來挑去也就那麼幾個

印尼要遷都,除了現在的爪哇島,其實挑來挑去適合落腳的島嶼就那麼幾個:

加里曼丹島,印尼最大的島嶼,面積74萬平方公里,且周邊有星羅棋佈的群島環繞;蘇門答臘島,靠近西側的印尼第二大島,面積47萬平方公里;蘇拉維西島,蘇拉維西省府所在地,面積不到20萬平方公里。除此之外還有伊裡安島(新幾內亞島一部分)等,面積太小容量有限,社會發展過於滯後。

這裡面首先要排除的是伊裡安島,該島嶼雖然有78萬平方公里,但卻分屬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兩個國家,印尼所佔比例不高。而且此地位置偏僻,發展非常落後,傳聞中的原始叢林食人部落就在這裡。

(圖:蘇拉威西火山非常活躍)

蘇拉威西島也不大,同時大家一聽這個島的名字就聯想到活躍的蘇拉威西火山,地震和火山爆發屬於家常便飯,自然不適合做一國的首都。

剩下的,就是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兩座大島二選一了。

第四,新首都所在島嶼,代表印尼對未來發展方向的選擇

印尼新首都選址,不但肩負緩解現在首都人口壓力、帶動其他地區建設發展的使命,而且意味著印尼對於未來世界發展趨勢以及自身戰略方向上的判斷與選擇。

蘇門答臘島地處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跟馬來半島形成了著名的馬六甲海峽,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但該島面向空曠的印度洋,除了位置敏感其他優勢並不明顯。

(圖:印尼及鄰國島嶼示意)

相反,加里曼丹島不但面積最大,周圍有無數大小島嶼做支撐,而且同馬來西亞陸地相接,更靠近東盟夥伴國以及中國南海。該地域處在一帶一路的要衝,統一大市場已初見規模,經濟活躍度比較高,可以背靠東盟遙向南海及中國,作為新首都所在地條件得天獨厚。

因此,我個人預測,印度尼西亞未來新首都選址,將會選定在加里曼丹島。


回馬一腔


4月29日,剛剛在大選中贏得連任的印尼總統佐科,全部準備將印尼首都遷離人口擁擠的雅加達。雖然印尼新首都現在尚未確認,但是佐科已經確定不會在人口密度超高的爪哇島挑選新首都。據印尼媒體報道,印尼很有可能會將首都遷往土地面積更大、發展相對落後的加里曼丹島,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印尼雖然號稱萬島之國,但是不到印尼總面積1/10的爪哇島卻居住了印尼一半以上的人口,首都雅加達更是擠進了1000萬人,顯得擁擠不堪,長期來看,遷都已經勢在必行。在歷史上,巴西也曾經因為原首都里約熱內盧人口爆炸,決定在亞馬遜平原上建設了新首都巴西利亞。亞洲近鄰韓國也因為首都漢城人口過多、大城市病嚴重,將部分行政部門遷往新建設的世宗市。

建設一座新首都,意味著需要新增數額龐大的基礎設施投資。佐科總統表示新首都將在未來10年內建成,其實也是為未來10年印尼的經濟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如果印尼最終選擇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加里曼丹島建設新首都,勢必會在新首都附近形成新的人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大匯聚。土地資源更為豐富的加里曼丹島如果能夠發展起來,會成為印尼新的經濟增長極,印尼也會從現在的單核引擎,升級為雙核驅動。可以說,印尼決定遷都,既是印尼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長期看肯定也是一樁合算的買賣。

現在的印尼不僅是東南亞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也是發展最穩定的國家,只要印尼不瞎折騰、不要在族群團結等重大問題上犯錯誤,現在排名全球第16位的印尼,將來很有機會躍居全球前十大經濟體,甚至前五大經濟體。


衝擊時評




(首先說印尼政府是決定把首都遷出爪哇島,而不是遷都到爪哇島,因為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本來就在爪哇島。)根據路透社4月29日報道,印尼官員表示,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已經決定遷都相關事宜,只不過現在還沒有想好遷都到哪裡去。

4月29日,印度尼西亞部長會議後,印度經濟與發展計劃部部長班邦布羅佐·內戈羅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總統佐科維多多決定將首都遷出人口稠密的爪哇島,但尚未確定新的遷都地點。”他還說:“將位於爪哇島北部沿海城市的首都雅加達搬遷到新的地方可能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比如巴西,緬甸和哈薩克斯坦遷都都花費了很長時間。”(巴西從里約熱內盧遷都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從阿拉木圖遷都到阿斯塔納,現在改名為努爾蘇丹;緬甸從仰光遷都到內比都。)



據悉,印度尼西亞總人口為2.64億人,是世界第四的人口大國, 而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0萬平方公里,但總人口的一半都集中在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據悉,爪哇島的總人口為1.4億人,但面積只有13.8萬平方公里,不足全國總面積的1/10。

爪哇島人口密度已經高達平均每平方公里1121人,整個爪哇島的人口比日本總人口還要多出1700多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稠密的島嶼之一,從整個印度尼西亞國家發展來看,顯得頭重腳輕,所以搬遷首都十分有必要,可以緩解首都周邊的人口壓力。



一旦首都搬遷出爪窪島,爪哇島大量人口將跟隨政治中心的轉移而出現的遷徙的情況,要知道,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周邊地區有3000多萬人口,一旦遷都也更有利於國家總體經濟發展的均衡。而根據印尼部長透露的信息得知,印度尼西亞打算把首都從人口稠密的爪哇島遷出,那意味著可能要搬遷到人口稀少的島嶼去,而除了爪哇島,人口稠密的島嶼,還有巴厘島,蘇門答臘島,所以“大正”認為印度尼西亞最有可能遷都到加里曼丹島。



雖然家裡漫丹島並不全是印度尼西亞的國土,但印度尼西亞卻佔有加里曼丹島一大半左右,加里曼丹島上的領土也是印尼最大一塊的領土部分,而且這裡的人口非常少,整個加里曼丹島的人口不過才2100多萬,非常適合印尼的新都城的建設,印尼可以遷移更多人口過來填充,從而也能增強國家對整體領土的控制力。


大正看世界


雅加達作為印尼的首都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然而在當下,不少印尼人埋怨雅加達人口爆炸,交通擁擠。

印尼政府在經過了多年爭論後決定,他們會放棄雅加達,在爪哇島西部或者加里曼丹島建設新的首都。
(印尼地圖)


據路透社報道,4月29日,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在結束內閣會議後決定,遷都!

印尼規劃部長班邦.佈雷佐羅戈羅表示,新的首都還沒有最終確定。不過已經有幾個備選地址,中加里曼丹島的首府帕朗卡拉亞,西爪哇省的絨果爾都是不錯的備選首都。佈雷佐羅戈羅表示,印尼打算用十幾年的時間建設新首都。他還羅列了哈薩克斯坦,巴西遷都的例子,表明印尼遷都的可行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向絨果爾遷都是最有可能的。該地區位於爪哇島西部,投入成本會更低。
(兩個備選首都)


雅加達有超過1000萬人口,而印尼則擁有2.62億國民。雅加達難以供養如此之多的居民,高速發展的經濟,過快的城市化也給雅加達帶來了一大堆的貧民窟,導致治安出現問題,民眾生活水平太大。

實際上,巴西的情況與印尼更加相似。當年巴西的舊都里約熱內盧人口擁擠,難以養活巨量人口。巴西規劃了一座新的首都巴西利亞,不但緩解了東部沿海人口壓力,還有利於開發巴西高原。印尼遷都,也會對該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影響。
(雅加達)

當然,遷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印尼遷都是在先前地方城市的基礎上規劃,其難度已經大大降低。


朱興子


印尼遷都是個老話題,競選連任成功靜待最終結果的佐科痛下決心,若能成行,將是載入印尼史冊的重大事件。

據報道,印尼遷都的話題已有60年以上。1957年,開國總統蘇加諾曾以雅加達將人滿為患失去控制,提議將首都遷往中加里曼丹首府帕朗卡拉亞,因該市幾無地震火山風險。此後蘇哈托提議將首都移至雅加達東南40公里的西爪哇省絨果爾,隨其下臺不了了之。2008年,總統蘇西洛成立遷都研究班子,如今,佐科舊話重提,舉例巴西、馬來西亞、哈薩克的成功經驗,避談韓國,其中自有道理。

印尼強勢總統自有遠大抱負,遷都乃百年大計,需要舉國共識與強力推進

現代史上,蘇加諾與蘇哈托兩強人合計執政53年至1998年,將印尼帶入準新興國家行列。蘇西洛穩健掌舵10年(2004-2014),佐科迎來新的5年任期。保持延續性,開創新天地的佐科發力遷都,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民眾願望。

雅加達人口超過1200萬,城市功能接近極限,遷都將為國家發展創造新機遇

該城古稱巽他,近代發展為胡椒貿易港,1618年按照荷蘭國王命令始建,規模形式與阿姆斯特丹相似,稱作“巴達維亞”,該舊城於19世紀初拆除,新城在其南部崛起,20世紀40年代恢復曾用名雅加達——勝利榮光地。

作為1945年獨立至今的都城,雅加達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負擔日重,由於長期缺少城市規劃,如今交通混亂、空氣汙染、衛生惡劣等問題愈加嚴重,加上地勢低窪,週而復始的洪澇問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新興工業化國家遷都既有成功,也有失利,前者以巴西、哈薩克為代表,後者是首爾到世昌的停滯

1960年4月,巴西將首都從里約遷至內陸的巴西利亞,新都未來化建築風格引領南美大國的騰飛。

1997年12月,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將首都從國家最東部的阿拉木圖遷至中部阿斯塔納,為平衡地區、資源差異和民族關係邁出歷史性一步。而韓國盧武鉉做出的南遷首都決定現已基本擱淺,世昌如今只承擔政府很小一部分機構。

印尼遷都主要轉移其政治功能,雅加達仍將保持商業與金融中心地位。


ruixuezhaofeng


老金認為遷都是無奈之舉,但也是治標不治本;

印尼總統佐科昨天宣佈印尼即將遷都,暫時沒有決定遷都哪裡,但決心已下!

印尼有2.62億人口,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國,但印尼卻是萬島之國,島多,爪哇島是人口最密集的,特別是首都雅加達,人口突破1200萬,環境汙染,交通堵塞,資源不足等情況不停惡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雅加達是全球交通堵塞第一的城市!怪不得連總統都頭疼。

早在2017年,佐科總統就下令研究印度遷都事項,尋找合適的首都地點。

老金認為,雅加達的各種問題累積到現在,沉痾已久,難以解決,遷都實乃無奈之舉,首都乃一國之都,遷徙一下談何容易!特別是印尼這個第四人口大國!

雖然新地址容易選擇,印尼好歹面積也算比較大,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這兩個面積最大的島嶼完全可以承接新首都的搬遷,但哪裡來鉅額資金來實施搬遷?重新建設的資金也是一大筆,又從哪裡來?

說起來好聽,重新建設一個首都可以拉動GDP,但你首先要投入一大筆資金才會滾動起來!重新建設一個幾百萬人的大城市將是鉅額投入!現在的雅加達一千多萬人口該怎麼辦?除了政府官員,都丟掉?

再說,如果造成目前雅加達的落後城市治理思維不改變,換一家首都又如何呢?多少年以後還是要面臨環境汙染,交通堵塞這一個人口密集帶來的通病!

所以老金認為,印尼遷都治標不治本!頂多解決地勢低窪,容易發生洪澇的毛病。


你怎麼看待印尼遷都?期望你的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國際風雲背後的故事!期待你的關注,點贊!


老金看世界


這題目應該是“遷離爪哇島”才對。

印度尼西亞發展規劃部長班邦·布羅佐內戈羅29日星期一表示,“總統佐科選擇將將首都前往爪哇島以外的地區,這是一項重要的決定。”不過他同時表示,目前尚未確定具體地點在什麼位置,但正在對該國東部的廣大群島進行考察。

(班邦·布羅佐內戈羅)

佐科在前不久就剛剛贏得了印尼大選,並準備開啟下一個五年任期,雖然選舉的競爭對手普拉博沃並不認同大選結果。佐科之所以宣佈要遷都的一個原因之一,可能跟其曾經擔任首都雅加達特區的首長經歷有直接關係。在擔任特首期間,他對於首都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有著清晰的認識,並且無論整頓交通還是治理水患,都取得不俗成績。他也正是憑藉這些政績才得到了雅加達市民乃至印尼社會的認可。


(佐科投票)

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總人口達到了2.62億。然而作為群島國家,該國人口的60%都生活在爪哇島,而該島的面積僅佔印尼國土面積的7%。這也使得爪哇成了世界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雅加達作為首都,是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就成了爪哇島的人口最主要的聚集地。其常駐人口大概有1200萬人,而流動人口數目更是高達3000萬,毫無疑問其已經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特大城市。

(雅加達)

人口一集中那麼資源也就變少了,相應的城市病也就變多了。交通問題是最為直觀,據印尼官方統計,每年因為交通擁堵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高達65億美元。這個錢數如果省著點用,在印尼甚至可以在建造一座可容納近百萬人口的中等城市。除此之外就是水的問題,一方面就是人多汙水就多導致水汙染,而整個雅加達汙水處理能力不到排汙量的4%;另外一方面地下水過度開採,及海水倒灌和土地下沉,而形成的低窪地區在下雨的時候又會形成內澇,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尼地處熱帶,雨林氣候下,降雨又十分頻繁,雨季貫穿全年。土地下沉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解決,那麼據推測幾十年後,海水將會蔓延至總統府門口。

(內澇)

交通和水的問題只是兩個有代表性的問題,教育、衛生醫療、就業、治安都會因為人口的集聚而越發嚴重。所以佐科感覺到,現在已經到了不遷都不行的地步。在這方面巴西的巴西利亞、澳大利亞的堪培拉都可以為為其提供相應的經驗。將國家的行政中心遷離那麼將會極大的紓解雅加達本身的壓力,而且新都的建立也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基礎設施持續性投資和建設,也將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預計整個遷都過程將會持續10年的時間,目前對於新都的地點,人們傾向於國父蘇加諾選定的婆羅洲島加里曼丹省首富25萬人口的小城帕蘭卡拉亞。

(帕蘭卡拉亞)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有瑕疵!題目的意思應該是“印尼政府宣佈遷都(離開)爪哇島”。印尼從荷蘭獨立以來,首都一直在爪哇島,遷都的說法不是新話題,建國總統蘇加諾早就提過遷都的問題,主要原因之一是擔心日後雅加達的“大城市病”,另外,爪哇島還存在“大島嶼病”(沒找到合適的名詞)。

【印尼地圖】

大城市病的擴大版——大島嶼病。印尼面積1913578.68平方公里,2.62億,世界第四人口大國。人口分佈在6000多個島嶼上,作為外國人(印尼人也說不全),知道其中最大5個島嶼即可:蘇門答臘島(馬六甲海峽)、加里曼丹島南部(歷史上海外華人政權蘭芳共和國所在地)、蘇拉威西島(流浪地球有提過)、新幾內亞島西部(世界第二大島)、爪哇島。

【印尼總統宣佈遷都】

重點說爪哇島,面積約13.8萬平方公里(約等於安徽省),人口高達約1.45億(相當於俄羅斯全國人口擠在安徽省那麼大的一個小島上),一個島住著全國一半的人口,人口密度嚇人,對於印尼這樣的大跨度群島國家來說,地區發展嚴重不協調。首都雅加達人口約1200萬,算上週邊衛星城,人口高達約3000萬,佔印尼全國人口約11%,機動車尾氣、霧霾,大城市病小夥伴們很熟悉了,再加上雅加達的地理條件,本來就是沿海低地港口,“九河下梢天津衛”,還是熱帶雨林氣候,東南亞版本的荷蘭(尼德蘭、低地國家)。雅加達和所在的爪哇島都已經“人滿為患”,遷都只能是遷往外島。

【印尼遷都的可能模式】

遷都目的地?這個還是懸念,印尼政府“尚未選擇新地點”,目前,加里曼丹島的帕朗卡拉亞呼聲較高。該城人口約25萬,類似巴西利亞“白紙好畫圖”。雅加達面臨的地面沉降、海水倒灌這些問題,換個地點相對容易解決,遷都後帶來的人口激增、交通不暢、空氣汙染才是考驗印尼政府市政規劃能力的大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新首都恐怕遲早變成“新雅加達”。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在結束內閣會議後決定遷都,遷都對印尼來說雖然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是目前首都所在的雅加達人口過於膨脹,帶來很多發展問題,遷都無疑有利於分散發展,防止雅加達城市規模過度膨脹。

(雅加達)

我們來看,印尼主要由五大板塊構成: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伊裡安島,但是印尼經濟和城市發展極為不平衡,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分佈在首都所在的爪哇島,導致爪哇島人口過於稠密,由此也帶來一系列的城市發展問題。

(印尼五大板塊)

雖然印尼還沒有決定將首都遷往哪個地區,其實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這兩地地區都是不錯的選擇,島嶼面積大,城市建設條件較好,適合首都大規模的人口集聚,而且交通便利。不過遷都加里曼丹島在地理位置上比較靠近國家中心,有利於統籌全國發展,蘇門答臘島位置有點偏,距離伊裡安島太遙遠。

對於印尼來說,雅加達作為首都的歷史比較長,人口規模已經超過1000萬人口,而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人口達到1.45億人,而印尼全國只有2.62億人,爪哇島人口占全國的55%,人口過於集中。現在遷都其他地區,可以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分散首都原來的政治職能,這也有先例。比如,巴西、哈薩克斯坦等國的遷都都發展的不錯,印尼也可以借鑑一下。


銘蘇先生


印度尼西亞的人口有兩億多,其首都雅加達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萬,然而首都所在的爪哇島面積並不大,加之還有其它的大城市也位於爪哇島,所以現在的爪哇島已經資源已經逐漸枯竭且擁擠不堪,以上是印度尼西亞政府決定遷都的背景原因。

那麼遷到哪個地方最好呢?

首先個人愚見覺得在加里曼丹島比較好,原因有以下幾點:

1、加里曼丹島距離現首都較近,且位於國家地理中心,可以很好的轉移各種政府及其它重要組織機構;2、加里曼丹島足夠大,資源較為豐富,開發程度也低得多,遷都於此可以解決首都資源不足及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問題;3、平原面積廣大,且靠海,對於一個國土均由島構成的國家來說港口必不可少,平原面積大不僅有利於城市建設且對農業發展也非常重要。

最好的理想位置就是我圖中放大的地點-馬辰

但有一點不足的是,目前馬辰及其周邊地區開發程度略低,基礎有點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