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你聽過”小藍杯“嗎?

你是否在社交網站、甚至是寫字樓的電梯裡,都能聽到或看到“這一杯,誰不愛”廣告?

今年,我們就來講講”小藍杯“瑞幸咖啡的資本遊戲。

最近,有關“咖啡”的消息不斷。

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切入咖啡原料生意;可口可樂計劃年底於全球25個市場推出“可樂咖啡”;4月23日,成立一年多的瑞幸咖啡赴美IPO的消息“滿天飛”的同時,星巴克在中國召開發佈會宣佈上線新品類飲料;4月24日,新零售咖啡品牌連咖啡已完成2.06億元融資。

成立18個月後,美東時間4月22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遞交了招股書F-1文件,計劃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K”,擬最高募資1億美元。承銷商為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海通國際。

瑞幸,賣咖啡的互聯網廣告公司?

瑞幸咖啡從誕生之日起,就帶有互聯網基因,主打“外賣”,提供高性價比。然而,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至今未得到充分驗證。

自瑞幸創立之初至今,燒錢、虧損、現金流吃緊的輿論持續不斷,其在品牌推廣方面的投入,也堪稱大手筆,有業內人士向異觀財經(ID:DifferentFin)表示:“瑞幸咖啡更像是一家互聯網廣告公司”。

招股書顯示,瑞幸2018年的銷售及市場費用達到7.45億元,佔到了總支出的30%以上。瑞幸的銷售和市場費用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廣告、補貼、配送。其中補貼費用支出固定,在7.45億元中,廣告費用佔3.6億元,為消費者提供的贈品價值達1.3億,配送費用2.4億元。

瑞幸咖啡通過社交分享的裂變方法,不間斷對消費者進行補貼,獲取了大量的用戶。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的累積成交用戶已經超過1680萬。

瑞幸咖啡通過燒錢補貼的方式獲取大量用戶,從線上到線下,從咖啡到果汁、輕食、午餐、茶飲等,瑞幸在一步步拓展邊界。

瑞幸咖啡門店分三類,一類是快取店(Pick-up stores),一類是悠享店(Relax stores),還有一類是外賣廚房(Delivery kitchens),這些線下門店是天然的消費金融場景,用戶的粘度背後,是用戶消費習慣、購買力的真實體現。

此外,瑞幸在招股書中披露,門店不接受現金支付方式,對於此舉我們可以推測,瑞幸通過技術收入收集用戶的線上消費行為。

據極光大數據顯示,瑞幸咖啡APP自2018年1月上線以來,消費用戶集中於26-35歲年齡段區間,佔比達71.16%,其中男性用戶佔比略高於女性,達到53.79%。

這個年輕消費群體是擁有消費能力的“優質人群”。後互聯網時代,什麼最寶貴?用戶!什麼最值錢?擁有消費能力的用戶。我們可以大膽推測,瑞幸咖啡持續虧損補貼用戶,是為了不斷擴大用戶流量池,提升用戶粘性,或許未來金融業務將是瑞幸咖啡盈利的突破口。

瑞幸咖啡通過線上行為方式和線下門店,掌握大量的流量入口,進而能夠刻畫消費者畫像,洞悉消費者行為,顯著提升用戶服務有效性,這對未來金融服務數據挖掘、風險管理模型制定都是“寶貴的財富”。

瑞幸咖啡背後的神州,在不斷加碼其“人車生態圈”。神州系旗下有兩家上市公司,新三板的神州優車,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前者主營神州專車、神州買買車、神州車閃貸;後者主營租車業務。

神州車閃貸是神州涉足的金融業務,複製神州專車和神州租車的瑞幸咖啡,未來是否會涉足金融業務呢?值得期待。

當然,瑞幸咖啡的涉足金融業務前提是,擁有海量用戶和高度的用戶粘度。

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2018年客戶復購率高達54%。瑞幸招股書披露了2018年2月起的各個月的客戶留存率,這體現了客戶的忠誠度及行為模式。


“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從上圖可以看出,客戶留存率在第二個月開始下降。瑞幸表示,這是因為許多客戶最初是通過免費優惠券吸引來的。那麼?如果補貼力度降低,客戶留存率會否進一步下降?

今年1月份,瑞幸咖啡CMO楊飛曾表示,通過補貼快速佔領市場是瑞幸的既定戰略,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仍需要採取補貼策略,但會適度調整力度。換句話說,未來瑞幸咖啡的促銷幅度可能會縮小,那麼客戶留存率也會相應出現波動。

招股書顯示,今年一季度,瑞幸咖啡最大的兩項費用:店面租金、銷售營銷費用分別為2.82億、1.68億,公司總營業費用為10.05億元。

這意味著,瑞幸咖啡以單季10億的成本只換來了不到5億的收入,這表明其營收的增長速度難以抵消急速擴張的成本壓力。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59億元,同時短期債務8.48億元。而在2018年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債務的數據分別為16.31億元、7.81億元。

這意味著,從2018年底至2019年3月底,瑞幸咖啡賬上的現金減少了4.72億元,短期負債增加了6741萬元,這說明瑞幸咖啡的財務狀況在進一步惡化。

未來,瑞幸的補貼還能持續多久?又會採用哪些方式提升用戶粘性?我們持觀望態度。

“急功近利”,瑞幸複製神州戰略戰術打法賣咖啡

瑞幸咖啡CMO楊飛,在其《流量池》一書中提到“急功近利”,“急功”是要快速建立品牌,打響知名度,切入市場,獲得流量;“近利”是在獲得流量的同時,快速轉化成銷量,帶來實際的效果。

瑞幸咖啡的裂變打法,是通過發券,送咖啡的方式讓用戶實現App的下載。瑞幸所用的自建App模型的獲客成本非常高,其所用的客戶留存方式就是之前神州專車的一個獲客留存方式。

眾所周知,瑞幸的整個團隊是從神州專車的團隊過去的,在專車大戰中,積累了具有一定基礎的商業運營和營銷模型,然後再整體複製到瑞幸咖啡。

例如,在專車大戰時期,針對當時的Uber,神州專車先後策劃了“Beat U”、“Love U”等營銷案例,案例一出,引發了業界對神州專車碰瓷營銷的質疑。

同樣的“碰瓷”也用在了瑞幸咖啡的營銷上。

2018年5月,瑞幸咖啡在神州優車總部召開媒體發佈會,炮轟星巴克,在公開信中稱,瑞幸咖啡在實際業務發展的過程中遭到星巴克的壟斷性競爭,指責星巴克涉嫌壟斷。

無論是當初的神州專車業務,還是如今的瑞幸咖啡,伴隨“碰瓷”營銷,知名度在爭議聲中得到了顯著提升。

瑞幸的“無限場景”核心打法、瘋狂補貼策的燒錢大戰、“碰瓷”行業寡頭的營銷策略,與當初專車大戰時期的神州專車的營銷手法如出一轍。

瑞幸咖啡同樣也在複製神州的戰術。

“租車時代”,相較於滴滴、Uber,神州租車起步較晚,在租車打法上,神州租車採用規模擴張和價格戰的戰術,很快在租車業務上站穩了腳跟。

瑞幸咖啡在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線下瘋狂擴張。

“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在全國28個城市開設了2370家直營門店。而在2018年3月,線下門店數量為290家,一年內,瑞幸咖啡線下門店增長率超過700%。

2018年第四季是瑞幸咖啡的瘋狂擴張階段,門店數量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1189家暴增至第四季度的2073家,實現了74.3%的增長。

根據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報告,截至2018年年底,從門店數量和銷售咖啡的杯數這兩個維度,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二。


“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瑞幸咖啡還在招股書中稱,計劃在2019年底建立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網路,在門店數量上超越星巴克。

“首杯免費”、“買二送一”、“買五贈五”、“輕食五折”、“百萬打開抽獎反現金”等大規模補貼換取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與當年神州租車發動“50元新車風暴”價格戰類似。

高舉高打、激進擴張的戰術,從神州徹底被騰挪到瑞幸咖啡。

瑞幸背後“資本術”

從股權結構看,瑞幸咖啡股權高度集中在陸正耀為核心的“神州系”。種種跡象表明,瑞幸咖啡是神州“孵化”的企業。

瑞幸咖啡由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創建,正式運營是在2017年10月,而錢治亞2017年11月8日,才從神州優車離職。據瑞幸早期員工透露,當年面試的地點是在神州租車的辦公室,即面試官還沒有從神州離職。

公開報道顯示,瑞幸咖啡對外宣稱陸正耀是其天使投資人。瑞幸咖啡早期資金來自於陸正耀、錢治亞、陳敏。

招股書顯示,2017年,陸正耀控制的公司、錢治亞、陳敏分別向瑞幸咖啡提供了9470萬、5000萬、1000萬元無息貸款。2018年,陸正耀家族公司又向瑞幸咖啡提供了1.476億無息貸款。上述貸款此後均已結清。

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董事長為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持股30.53%,為最大股東;錢治亞持股19.68%;Mayer Investments Funds持股12.4%;黎輝代表的大鉦資本為瑞幸咖啡最大機構投資人,持股11.9%;劉二海代表的愉悅資本持股6.75%。


“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招股書顯示,2017年瑞幸咖啡虧損5637萬;2018年,虧損16.2億;2019年第一季度,淨虧損同比擴大至5.518億。


“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瑞幸咖啡瘋狂擴張,虧損還在持續,瑞幸的錢從哪裡來?

瑞幸咖啡共進行了三輪融資,先後獲得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機構的投資,共融資5.5億美元。

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是陸正耀的長期資本支持者,三人也被稱為神州系的“鐵三角”。

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和君聯資本,此前均與神州優車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劉二海曾經是聯想投資(現更名為君聯資本)的負責人之一,代表聯想投資了陸正耀的神州租車。黎輝曾在2016年-2017年一度加入神州優車擔任副董事長。

瑞幸咖啡在招股書風險因素中披露,自成立以來,已遭受重大淨虧損,未來可能還會繼續遭受重大淨虧損,瑞幸在重大虧損面前還能自信地瘋狂擴張,或許是底氣來自背後的神州系。

瑞幸咖啡部分門店證照不齊

瑞幸咖啡招股書披露,瑞幸有部分門店存在證照不全的問題。截至招股書發佈之日,瑞幸有部分門店尚未獲得營業執照。目前這些店鋪正在辦理營業執照,政府主管部門可能會責令糾正這種不合規行為,並可能對每家未獲得營業執照的門店處以最高1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

“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瑞幸咖啡招股書披露,瑞幸有部分門店未獲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環境影響評價證書,以及消防安全許可證。

其中,未能獲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門店,可能會面臨開業以來所有收入罰沒的風險。


“小藍杯”瑞幸咖啡,神州系IPO操盤術,被收割的韭菜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