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賦能一站式招聘服務,鬥米的“快思維”


技術賦能一站式招聘服務,鬥米的“快思維”


在當前產業結構調整,製造業加速下滑,服務業佔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的大背景下,招聘行業也迎來鉅變。白領招聘市場趨向飽和,而基層崗位招聘市場進入發展窗口期,在這個賽道上,只有在線上和線下都有強大服務能力的平臺,才有機會在這個市場上突圍制勝。

4月26日,聚焦服務業基層崗位招聘的鬥米正式宣佈了品牌全面升級的戰略,而且變化不小。全新slogan變成了“鬥米一下,馬上入職”,而全新定位也從靈活用工一站式服務平臺,升級為高效的一站式招聘服務平臺。大規模品牌升級的背後,不僅是鬥米自身的嬗變,也是對互聯網招聘的一次“新定義”。

招聘市場供求關係生變

2015年,服務業佔全國GDP的比重第一次突破了50%,去年比重達到了52.2%,儘管如此,對比發達國家的70%以上的比例,加之考慮到中國經濟體量和GDP的增速,國內服務業市場顯然還有很大的空間。

這年10月,58趕集的招聘業務分拆,成立了一家從兼職切入,定位於服務業基層崗位招聘服務的公司,取名:鬥米。不到一年的時間,鬥米就坐到了兼職領域的頭把交椅上。用創始人趙世勇的話說,“這幾年鬥米的發展和中國服務業的發展趨勢是相對應的”,2018年,鬥米用招聘行業第三的成績,印證了這句話。


技術賦能一站式招聘服務,鬥米的“快思維”

鬥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趙世勇


“鬥米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看到了市場的一些變化。”

從數量上來看,服務業基層崗位市場規模比白領市場規模大出很多。據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服務業從業人數接近3.49億,並且吸納就業的能力還在進一步加強。不僅是數量,目前服務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醞釀下,品牌化、連鎖化成為一種趨勢。從供需兩端看,儘管就業市場逐漸轉向賣方市場,然而實際上基層崗位求職者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訴求和痛點。而對於企業來說,市場和業務的快速變化,面臨的招人難、成本高、管理難等問題也更加突出。服務業從業者和企業都面臨巨大挑戰。

一邊是行業的快速發展,一邊是市場上還缺乏一個誠信並且高效的招聘平臺,鬥米的崛起並不意外。

變化的市場,痛點何在

B、C兩端的供需是動態平衡的過程,企業關注招聘效率,而用戶則對匹配時間更加在意,這對招聘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要求的關鍵點就是速度和效率。

通過對服務業求職人員的調查顯示,安全、快速、職位多,是他們的主要訴求。其中“快”是被提及最多的,對於他們來說晚一天上崗也許就意味著增加幾百元的生活成本,除了日常開銷,還有機會成本。同樣在針對企業的調研中發現,不少企業最突出的痛點是當有全國性、規模化招聘的時候,要消耗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數據不透明,導致招聘效率低下、管理難度增大。

誰能為他們節約時間與成本,提升入職效率和到崗率,成為了焦點問題。

傳統線下的職業中介和勞務公司模式,不但流程冗長,地域受到很大限制,求職者與企業也很難快速建立聯繫。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招聘的廣告板和分類信息模式,或許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然而又都遠遠不夠。

因為,互聯網解決了最初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但是體驗在流量廣告盈利模式下大打折扣。單一的服務模式很難滿足用戶全方位的需求,招聘的終極形態一定是線上+線下+技術的綜合服務體,趙世勇說: “這不僅是鬥米的理念,也是鬥米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而這樣的綜合服務體最直接的體現是什麼?那就是以“快”為先的一站式服務。

技術賦能一站式服務

號角吹罷,短兵相接的時候,孰勝孰負?快的背後需要技術的支撐,壁壘的建立依賴的也是技術。


技術賦能一站式招聘服務,鬥米的“快思維”



2016年起,鬥米就開始在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據趙世勇透露,目前企業的研發成本投入位居行業前列。技術上的突破也成為鬥米快速發展的驅動力,運用大數據、算法和AI,幫企業降低篩選成本的同時也保證了匹配的精準性。

此外,基於鬥米大數據運用還能挖掘求職者的需求,對應聘者的意向進行識別和潛能挖掘,做到“秒級”的速度為求職者進行推薦。並通過職業顧問等為用戶帶來更多的服務,例如用戶對於崗位、面試的各種提問由訓練有素的智能機器人進行回應,提高了諮詢效率,也大大提升了轉化。

鬥米要做的是為求職者和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線上,依託海量的流量,搭建C端人才“活水池”,通過建立自己的“人才倉庫”形成龐大的地基;在線下,鬥米在27餘座城市都建立了線下業務機構和服務團隊,通過線上+線下的閉環服務,建立整個基於後臺、中後臺各種系統的服務能力,涵蓋從報名、邀約、面試到最終上崗,以及考勤、績效、工資、保險等。

這些,為鬥米的“極速入職”做足了支撐。

通過技術手段能解決信息過剩,還可以消除不信任感,也是提高招聘效率的重要法則。鬥米在風控體系上也做了升級,人工+智能審核雙保險,建立完善的信息審核機制和信用體系,最大限度的杜絕虛假信息氾濫,在快的同時強調安全性。

技術只是服務於人的一種手段,在當下應該把招聘服務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人”身上,人本身的需求就是一直在變化的,能滿足這種變化就是最好的服務。這樣的初衷也讓鬥米以用戶體驗作為出發點,深度打磨產業和服務,不斷進行自我的升級和迭代。

結 語

鬥米從58趕集分拆獨立運營後,已獲得包括高瓴資本、高榕資本、藍湖資本、騰訊、百度、新希望集團等知名企業多輪過億美元的融資。

三年多來,通過打通人才、企業、市場的信息隔層,加上大技術對C端用戶和B端企業的雙向賦能,鬥米正在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才招聘閉環生態,或為招聘行業帶來最大變量。

服務業招聘市場的藍海效應,讓鬥米走穩了第一步。下一步,要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