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原則:融資不是面子問題,螞蟻金服也照樣股權融資

資金是企業順利運營的基礎,是企業的“血液”,有了“血液”,企業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馬克思說過:“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可以修建鐵路的程度,那麼恐怕直到今日,全世界仍未建成鐵路,不過通過資本運作則能很快達成這個目標。”這也是世界各地有各種奇蹟般建築的緣故。雖然個體、單個公司沒有充足的財力去建造奇蹟般的建築,但通過資本運作則可以輕鬆做到。融資的正面作用就在這裡。

不管是初創企業,還是百年名企,融資都是緊要問題。很多大企業都是由於資金鍊中斷而倒閉的,如巨人集團。因此,不少企業視融資為重要的財務課題,並將資金問題提高到戰略的高度,也有企業為獲取雄厚資金,一再融資。

資本運作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價值增值,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則是實現價值增值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資本擴張被經營者放在首要地位,通過兼併重組、收購、以股票換購等方式想方設法進行擴張。採用這些方式,企業資本雖然擴張得很快,但企業很多時候的業績增長卻沒有跟上,造成企業的股票“廉價”,甚至會跌破配股的及格線,危及企業的融資資格,甚至讓企業陷入險境。這些危機都是由於企業融資未遵循實用原則以及過度擴張、過度融資導致的。因此,企業想進行資本擴張是好的,也很有必要,但要建立在企業業績增長的基礎上。否則只是建造空中樓閣,美則美矣,卻不切實際,早晚會崩塌。

實用原則:融資不是面子問題,螞蟻金服也照樣股權融資

為了融資而融資,必然導致企業的高負債率。在一定層面,負債經營具有槓桿作用,但這裡有個前提,即企業總資產報酬率大於債務成本率。然而很多企業總資產報酬率是遠遠低於債務利率的,這將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很多創業者覺得,唯有擁有雄厚的資金才能應對企業未來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危機,整天將“資金緊張”當做口頭禪,為此而四處奔波,甚至專門成立融資部門,為融資而融資。然而在任何渠道融到的資金都不是免費的“唐僧肉”,處理不當,就會成為“燙手的山芋”。所以當企業並未擁有好項目時,或者融資的預期收益低於融資成本時,不如先擱置融資計劃。

融資合理性判斷

融資雖好,但操作不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大,因此在融資前要先進行合理性判斷,思考如表所示的問題。

實用原則:融資不是面子問題,螞蟻金服也照樣股權融資

實用原則:融資不是面子問題,螞蟻金服也照樣股權融資

融資前思考這些問題,有資料、數據等支持,則能對企業現狀、前景、業績等有清楚瞭解,明確眼下是否有融資的必要,融資是否堅持了實用原則。況且資金方的資金並非“無償”提供,是需要企業付出一定成本和代價的。資金方也會關注企業融資的合理性,關注企業的發展前景。因此,對於融資方和資金方來說,思考融資的合理性是對雙方的負責。

企業發展戰略判斷

這裡的企業發展戰略主要指與融資有關的部分。在融資過程中並非需要企業各個部門都參與,以免造成“信息過載”,給決策者帶來困擾。

企業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而融資又是任何企業都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尤其是融資具有“血液”作用,是讓企業順利運營的基礎,因此融資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各個系統,因此要謹慎看待融資。

很多創業者失敗的原因,在於未對企業戰略進行分析而盲目融資。如果想讓企業得以長久發展,在融資前,必然要判斷企業發展戰略的合理性。我們可以採用下面幾個方法進行分析。

(1)用SWOT分析法分析戰略。如圖所示,“SWOT”分析法即從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危機(Threats)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是企業經常用到的分析法之一。

實用原則:融資不是面子問題,螞蟻金服也照樣股權融資

(2)財務現狀分析。分析企業目前的財務現狀,尤其是可用的資產與負債資產的比率、銷售回款與供貨商貨款的現狀、固定資產、可以用於抵押的資產、日常運營開銷等費用,進行比較分析、縱橫向分析,發現企業目前在財務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不要忽略細節,以免“鞋子有石塊硌得腳不舒服”。

(3)趨勢分析。根據現狀,考慮企業在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資金難題,以及造成難題的緣由,如此才能“未雨綢繆”,將這些不利因素一一解決,為順利融資奠定基礎。

(4)工作流程分析。找到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以此為起點,採用“5W”分析法(即五個為什麼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等,找出癥結所在,完善企業的工作流程。

實用原則:融資不是面子問題,螞蟻金服也照樣股權融資

企業既然是一個整體,企業的資金需求就不能孤立地去看待,也就是不要著眼局部,而要從整體來考慮,以免滿足了局部,而影響了整體。著眼整體,從企業的發展戰略來判斷,考慮融資是否符合企業戰略發展需要,以此來判斷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所具備的融資基礎條件判斷

融資前,對所擁有的融資基礎條件進行判斷,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企業盲目融資。

資產基礎

任何融資都是建立在雙方目前資產基礎上的。一個融資主體是否會獲得融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融資主體所擁有的資產,尤其是優勢資產。企業可以是不盈利的,甚至是虧損的,但應有其優勢資產。例如京東商城自創辦以來,多年虧損,但卻能一次次獲得融資,就在於京東有優勢資產——龐大的物流系統。

一般而言,優勢資產主要包括:

·所購買的土地、產地;

·能夠用來變現的產品,甚至是設備;

·企業應有款項多,且欠款方多為信譽優良、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

如今,融資多用土地、產地等作為抵押,而其他優勢資產的使用則有很多限制。對於創業者而言,優勢資產是其創業風險的一種保障,關鍵時刻可以應急。創業者用優勢資產盲目融資,是缺乏戰略眼光和長遠打算的表現,將企業置在了層層危機之下。京東商城雖多次融資,但每次融資都是建立在實用基礎上,並非為了融資而融資,否則也不會成功上市。何況很多創業者並沒有優勢資產,融資只會給創業發展埋下隱患。

前景基礎

融資是有成本的,這就需要企業有良好的前景,有好的項目,有能將用所融得的資金進行合理利用的能力,並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可以說,融資的前提是可以將所融得的資金消化掉,並獲得比融資成本更高的利潤。

一再融資,使企業賬目上有雄厚的資金,只是“面上”好看,背後卻隱藏著重重風險。

創業本身就是一項極具風險的事,創業者理應將風險降到最低,規避各種風險,合理融資,合理使用所融得的資金,讓創業之火越來越旺,而不是將其“熄滅”。

轉發此文後,私信回覆“1293”,安排專業諮詢老師和您聯繫為您免費提供管理、股權諮詢服務,並且贈送《股權架構方案設計》《有限合夥協議》《股東進入和退出機制》《估值的二十二種方式》四份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