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開心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些不開心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01

肯去心理諮詢的人,內心是有各種各樣的痛苦的。

那麼,這些痛苦是怎麼來的呢?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向外找原因。

一件事讓我們痛苦,那麼這件事就是我們痛苦的原因;一個人讓我們痛苦,那麼這個人就是我們痛苦的原因。


這種向外找原因的做法,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外歸因。

但實際上,我們還可以向內找原因。

外在的人也好,事也好,都只是誘發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斯科特·派克認為:

“不真誠”是一切心理痛苦的根源。

比如當你真心對待他人,但卻被欺騙;當你在一段感情中付出真情,但對方只當你是一個備胎時,這樣的痛苦是巨大的。

親密關係是所有人內心力量的源泉,我們之所以能夠承受住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和挫折,就是因為我們可以退回到親密關係中,從最親近的人身上聽到真話、感受到真誠和真心。

這些都是我們在外打拼的重要動力。

而一旦親密關係也被謊言和攻陷,生命的內核被破壞,很多人就會因為無法承受這種打擊而崩潰。

02

當然,不真誠還包括其他層面的一些含義,但歸根到底,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遠離真實。

當我們的內心遠離真實,迴避真相的時候,就會引發很多問題。

比如自戀。

自戀的人最大的問題是看不見真實的別人。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寫過一本書,書名叫《我與你》。

該書最核心的觀點就是,每個人都處在兩種關係中:

一種是我與它的關係。

當我帶著強烈的預判和期待和別人相處,並去要求別人的時候,我與別人之間的關係就是“我與它”的關係。

這個時候,我所看到的那個人並不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人,而是被我的期望和念頭扭曲的人,是幻想的產物,是“它”。

相反,當我放下所有的預判、期待以及頭腦中的執念,與對方真實的樣子相處時,這是我與對方建立的關係才是“我與你”的關係。

在“我與你”的關係中,我知道你與我是不一樣的,有著自己的想法、情感和個性。但即使這樣,我也會用我的真心來尊重你、理解你、接納你,而不是試圖改變你,糾正你。

這時,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再是一鍋黏糊的粥,而是一盤兼容不同食材的沙拉,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保持著自己的完整、生動和真實。

但自戀的人不同,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別人,和他人之間都是“我與它”的關係。

在這種關係中,“我”是高高在上的,而除“我”之外的所有人都低我一等。也就是說,“我”可以俯視他們,甚至是利用他們,就像利用一把工具一樣。

這就是自戀者為什麼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總是缺少對別人的尊重,因為在他們的信念中,別人都不是真實的,是被物化的,因此,按照他們的邏輯,利用別人是完全合理的。

03

與自戀型的人相反,有的人最大的問題是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比如討好型的人。

討好型經常會有一種惶恐,生怕別人不高興。

比如在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把自己置於很低的地位。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就好像對方願意和自己在一起也是一種恩惠一樣。

為了讓自己配得上這份感情,他們會通過不停的付出,甚至無條件的付出來換取對方的關注和認同。

除了過度付出,討好的人還很害怕麻煩別人。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科特·派克曾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在教堂會面,出去的時候突然遇到天降大雨。

朋友說可以把傘借給他,因為朋友的車離的很近,不打傘也沒事。

但派克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他告訴朋友自己不需要傘,結果就是,因為冒雨前行,他渾身都被澆透了。

事後他才覺察到,自己又犯了害怕麻煩別人的老毛病。

04

討好型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常常忽略自己真實的感受,不願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

他們的生命狀態是蜷曲的,很壓抑的。

我們都知道,成為自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成為真實的自己,意味著將生命展開,活在真實之中;而成為別人的替身,則意味著生命的蜷曲,看不見真相。

這樣的生命狀態,是很難稱得上令人滿意的。

所以,真誠非常重要。

只有保持真誠,你才有可能擁有最親密的關係,也才有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

你認為怎樣才能做真實的自己?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