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加快徵地歷史信息補錄進度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璐 沙雪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其中提出,進一步推進徵地信息主動公開,徵地歷史信息補錄進度,優化全國徵地信息共享平臺功能,增強信息查詢的精準性便捷性。

徵地信息公開是政務公開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涉到被徵地農民利益,社會關注度高。2008年《條例》施行以前,政府信息公開不是法定義務,很多地方政府沒有公開相關信息,信息也沒有錄入系統。《條例》出臺之後,各地徵地信息基本上都主動公開了。目前,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加快徵地歷史信息補錄,更好地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全國徵地信息共享平臺已於2018年4月在自然資源部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平臺集合了國務院批准用地信息和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徵地信息,社會公眾可通過“項目名稱”“批准文號”“行政區劃”等多個字段準確查詢所需信息。

2018年8月印發的《自然資源部關於進一步改進和加強行政複議行政應訴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完善徵地信息公開制度,不斷擴大主動公開範圍。具體來說,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能公開的徵地信息要全部公開;總結推廣基層徵地補償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成果;優化全國徵地信息共享平臺和省級徵地信息公開平臺功能,加快徵地歷史信息補錄,增強信息查詢的便捷性。

新京報記者 沙璐 沙雪良 編輯 於音 校對 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