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壇:微創血管介入治療在慢性難治性肝病患者中的應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均為慢性難治性肝病,最近1周遇到以前幾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複查,經過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微創血管介入治療後,目前病情明顯好轉,患者對複查結果相當滿意。

【病例一】64歲的徐先生,2012年因嘔血黑便第一次入腫瘤科住院治療,入院診斷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償期、脾大脾亢、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來住院前曾到多家三級綜合醫院住院搶救治療,仍反覆嘔血、黑便,患者及家屬說籤病危病重同意書都已經很麻木了。在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進行微創血管雙介入治療後,這7年患者嘔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僅解少量黑便1次,再也沒有簽過病危知情同意書了,因治療療效好,患者後來不論感冒還是複查等都只選擇來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療。

【病例二】55歲的李女士,2014年因嘔血、黑便第一次來院治療,入院診斷乙肝型肝硬化失代償期、脾大脾亢、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入院後行血管介入斷流術,同時給予抗乙肝病毒治療,經治療後患者消化道出血消失。2017年元月,患者確診有肝癌,因考慮我們以前給她行血管介入斷流術療效好,患者再次選擇到腫瘤科治療,入院後經過腫瘤科副主任鍾龍、病室主任楊永傑及科室醫生一起討論後決定給予行肝動脈栓塞加局部灌注化療藥物治療(TACE術),2次TACE術後複查患者肝臟2個腫塊明顯縮小,症狀消失。為控制病情,2018年3月給予行經皮穿刺肝臟腫塊射頻消融術,術後患者未訴特殊不適,本週複查,發現肝臟2個腫塊明顯縮小壞死,AFP、肝功能正常。

醫學論壇:微創血管介入治療在慢性難治性肝病患者中的應用


醫學論壇:微創血管介入治療在慢性難治性肝病患者中的應用

【病例三】79歲的張爺爺,2017年7月因腹部不適到多家三級醫院確診為巨塊型肝癌,開始患者抗拒抗腫瘤治療,只到外院行對症治療,2018年元月,經熟人介紹後到腫瘤科住院治療,經過腫瘤科副主任鍾龍、病室主任楊永傑耐心做解釋工作後患者終於同意進行抗腫瘤治療,腫瘤科討論後給予行2次肝動脈栓塞加局部灌注少量化療藥物治療(TACE術),術後複查患者肝臟腫塊有所縮小,AFP明顯下降,腹痛症狀好轉。為控制病情,2018年5月給予行經皮穿刺肝臟腫塊碘125粒子治療,術後患者無特殊不適,本週複查,患者AFP降至正常,肝臟腫塊較前縮小,腹痛症狀消失,食慾、精神均正常,因心情好,患者複查當天步行2萬多步。

看到他們複查效果好,真心替他們感到高興,像他們這樣經過微創血管介入治療後療效好的患者,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還有許多。微創血管介入治療是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特製的導管、導絲、球囊支架及引流管等器械引入人體,對部分肝病進行診斷及局部治療,包括肝癌、肝血管瘤、肝硬化、門脈高壓症引起的腹水及出血等。它的切口(穿刺點)只有米粒大小,不用切開人體組織,介入治療具有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效果好、對患者一般情況比普通手術要求低等優點。絕大部分病人都能耐受。我國是肝炎、肝癌大國,我國原發性肝癌90%以上都是HBsAg陽性的乙肝患者,肝炎-肝硬化-肝癌,這就是著名的肝癌三部曲,因此防控肝炎對於肝硬化、肝癌意義重大。患有肝癌後很難治癒,但是微創血管介入治療能夠讓患者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作者系常德市二醫院腫瘤科 鄒玉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