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合夥開店,各出20萬,我獨自管理,合夥人什麼不管,股份怎麼分?

手機用戶52103857132


問題很好,有探討性,我是一名創業者,選擇回答。

朋友合夥開店,各出20萬,我獨自管理,合夥人什麼不管,股份怎麼分?這個不復雜。

一,如果沒有技術含量,管理比較簡單的店面,應該是你拿工資,計入成本,店面股份你51%,對方49%,這樣科學合理。

二,需要技術,重管理的店面,應該這樣劃分,管理與資金3:7或者4:6,那麼就是管理者65%股份,另一位35%,或者管理者70%,另一位30%,這樣比較合理。

三,協議確定,這就是雙方協商一致,以合約為準。

總之,合夥生意,要先小人後君子,先雙方簽訂好書面協議,避免以後糾紛。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


實體經濟守望者


40萬投資的門店,規模不大,你做管理的股權分配方式有三個辦法:

一是你佔51%,他佔49%,你拿一份店長級別,市場正常水準的工資;

二是,你不拿工資,股份比例還是按照51:49分配,但是你拿額外的利潤分紅,這個分紅可以是浮動的,按照一般門店純利計算,比如,二線城市,10平米奶茶店的正常月純利是5萬,如果你管理的店鋪也達到了正常水平,那麼管理分紅可以是10%,先分給管理者,剩下的4萬5,再按照股份比例分配。如果是達到了8萬,說明你的管理很出色,有權分得更高的比例,比如20%,也就是你先拿走1萬6,剩下的6萬4按股份比例分配,這樣合夥人也不吃虧。當然,如果利潤只做到3萬,也可能拿不到管理分紅。

三是,直接把管理和技術做到股份裡,按照70:30或者65:35的比例執行,這就有個前提,你朋友足夠相信你的管理和技術能力,而且按照這個比例分配的話,你也要承擔更多的運營風險,包括後期需要追加資金,也是按照股份比例追加的,額外的20%股份其實是經營初期送給你的。

最後需要明確的是,《股東協議》或者說《公司章程》一定要完善,明確退出機制、明確包括虧損和後期擴大經營追加投資的處理方式,越嚴謹越好。

祝你的生意成功!


老吳談財


股權分配問題對於創業企業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而且,在最開始如果沒有處理好,很可能為今後的創業失敗埋下隱患。

在創業開始的“蜜月期”股東們可能不會發生太大爭執,正所謂可以共患難,難以同甘甜。尤其創業到了一定階段,基本步入正軌時,最容易出現分歧,如果在這個創業團隊中沒有一個人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誰也不服氣誰,可能最終的結果就是分道揚鑣,導致創業失敗。

區分投資人和合夥人

合夥人是與創業項目息息相關,負有全部的權利和義務,各方發揮自己的優勢,一起去做可以給其帶來經濟利益的人,投資人是為了獲得收益或者實現增值,在一定期限內向標的物投放物品或者資金的人。


投資只是出錢,不參與公司的管理,從中獲利,而合夥是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分享利益。按照你的描述,你朋友更像你們開店的投資人而非合夥人。


考慮權、責、利

如果你認為你們是合夥人,股權的分配應該實現權責利的統一,權利越大,責任越大,利益越大。


首先你負責全部經營,所以你應該掌握控制權,體現你的利益和價值。

確定負責人和授權範圍,如果涉及重大經營活動,比如融資,你能夠獨立作出決策。 比如第三方合夥人想入股,具體的權力和責任應該說清楚的。

科學劃分股權比例

我們要清楚,影響股權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呢?

經驗和資歷的豐富度。設想:十年從業經驗、有過創業背景的A 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B 共同創業。

對公司未來成長的貢獻。設想:一個偏渠道運營、技術門檻不高的互聯網公司,有商務推廣背景的A 和有技術背景的B 共同創業。

獲取資源的能力。設想:與大量業內優秀人才交好、熟悉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容易獲得風投機構信任的A,和一直埋頭苦幹、鮮少抬頭看路的B 共同創業。

對產品/用戶/市場的精通和了解。設想:一個做互聯網消費級產品的公司,有在騰訊四年的負責核心產品運營經驗的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項目管理經驗的B共同創業。

熱情、專注、堅定的程度。設想:瘋狂地花時間去思考/研究/打磨/優化產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懷疑他也能堅持下去的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動、執行力超強的B 共同創業。

人格魅力、領導力。設想:A 和B 共同創業,誰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動團隊的士氣、給大家持續注入願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艱苦的時候也能保持團隊的凝聚力。

我們的原則就是誰為企業做出的貢獻大,誰承擔的風險大,就應該得到較多的股權。

至於你自己在店裡負責全部的管理,要不把你的人力資源作為參股要素考慮進來直接計算自己的股權比例,要不你作為店裡的僱員按照約定的薪酬拿工資,然後重新計算股權比例。


我是大富翁,希望可以幫到你,點贊暴瘦,關注暴富哦


貧民窟的大富翁


這個沒有固定的比例吧,兩個人商量著來唄。合夥的生意不能斤斤計較,如果太較真何必合夥呢。既然你選擇了和他合夥,就別斤斤計較股份問題,你管的多可以制定個工資政策,給你發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