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情是你自己出來創業以後才明白的?

蠍子的愛926


創業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相當一次精神的洗禮。你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會得到很大的改變。

我是從5年前開始創業的,很多事情是創業後才有了新的領悟。

堅韌才是創業最可貴的品質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認為創業者要聰明,能力強,情商高。這些都沒錯,能更優秀對於成功自然是加分。但是在創業者遇到的挫折太多,困難太多,麻煩太多。就算你再有能力,你也沒辦法把所有事情都能解決。

當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力越大的人挫敗感越強,也就越容易放棄。我創業前一年就有幾萬的收入。創業後,遇到很多問題,還經常被客戶罵,被員工氣。想想以前的舒服生活,幾次都想放棄了。

創業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跑,沒有堅韌的毅力,再好的外部條件都會被浪費。


世界很大,要多出去走走

每個城市,每個國家的商業都有很大的區別,也有很多的機會。如果在自己的城市沒有太大的突破,儘量出去看看,接觸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啟發。

我之前一直在珠三角,也是受到珠三角發達的商業影響,一直在一個圈子裡面掙扎,沒有找到突破口。後來用了半年時間,轉了大半個中國,才發現還有這麼廣闊的市場需求,和地域差異。


重要決策做好plan B

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有兩套以上的方案,千萬不要在一個節點上被卡死。很多事情的發展並不能如我們所預期,遇到了不可逆的困難的時候,一定要能拿出B計劃。永遠不要把自己的命運放在別人的手掌上。

求人不如求己

有好的人脈自然對創業有好處,但是絕大部分人,可能會為你錦上添花,但是不會為你雪中送碳。

我認識一個朋友,總是喜歡吹噓自己的兄弟多,朋友多。說自己落難了,兄弟都會幫自己。結果後來還真的落難了,但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他。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冷靜的思考,努力的去解決問題,不要會不會來一個貴人救你一把。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我是創業者小魚,為大家分享更多的真實創業經驗和案例。

小魚聊創業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創業失敗者,中專畢業,被分配到了工廠裡,一做就是3年,每天都看不見太陽,什麼新鮮的資訊基本跟我沒關係,過著重複的生活。可能受農村教育的影響,一直不敢辭職,認為有工作就是很不錯的人了,從工廠的時候就羨慕車間主任的工作,每天坐在辦公室,後來跟社會的慢慢接觸,才知道一個這樣的工作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是那麼不可失去,所以拒絕了主任,班長的一再挽留離開了,開始了我悲劇的人生。

出來以後勵志做辦公室,也可能是當時的虛榮心作祟吧,也就開始了自己的人生規劃,自己本來學歷就低,想找個辦公室的工作不現實,就決定幹銷售,只有幹銷售才有機會坐辦公室,但是本人比較內向,根本跟人打不了交道。就先決定找一個能鍛鍊人交際的地方,經同學的介紹就去了一家ktv開始了第一份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說實話裡面的工作真的要比工廠刺激太多了,做了1年多,人也圓滑了不少,就決定開始我的人生規劃。

還是以我做辦公室為目標,開始找工作,遠了很多行業,最終決定做企業管理培訓這個行業,因為本人對企業這方面什麼都不懂,做這個行業可以跟客戶去聽這方面的課程,所以就是這個了,經過幾年的努力幾個行業的經驗,成功了做飯了副總的位置,管理100多人的團隊,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標。

這可能也是我悲劇的原因吧,升職太快,我做總經理的時候也才27歲,管理的幾個總監都是比較有經驗的別的企業挖過來的高管,所以就開始飄了,總認為我絕對有能力自己做,為什麼還要給別人幹,我一年幫他賺那麼多錢,我才能分多少,真的是年輕啊。

不用說了吧,辭職創業,各種商業模式,各種類型的公司,項目開始,項目結束,開始循環,慢慢的,就一個結果,債臺高築。每天就是接電話還錢,朋友沒有了,同學沒有了,親人都疏遠了,但是沒辦法,沒有退路了,只能自己咬著牙繼續走,停下來就是死,這個感受我想每個創業者都有吧。以前在做管理的時候真的沒有這麼累,只有真正在自己做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如果回到以前在讓我創業,我可能真的沒有勇氣。

所以我現在對有錢人,企業老闆是非常尊敬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個隨隨便便成功。很多人仇富,但是你知道富人是怎麼努力的嘛,你們在逛街的時候他們在工作,你們在追劇,玩遊戲的時候他們在加班,你們睡覺的時候他在想客戶,你們去旅遊的時候他在跑貸款,所以我佩服,我尊敬。

所以,創業以後我知道的就是老闆不是人乾的。






潘光輝自媒體


跟著風也談一談這些年來自己的經歷吧…

10年大學畢業後,聽從了父輩們的意見,到政府部門實習,也因為家裡的緣由,再一次考試中就昏昏噩噩的考中了…當時已經又了女朋友,覺得自己的生活在當地還是滿不錯的。但好景不長,美好的生活自從一次創業談話告終了。

當時也已經結婚了,也是虛榮心作祟,再加上當時的鄂爾多斯經濟膨脹的非常嚴重,也就按耐不住自己躁動的心,想讓自己也跟其他人一樣,開著豪車、坐著飛機滿世界亂串。就想到了開一家洗車店,當時還帶著媳婦專門跑去了杭州看了洗車設備,去北京找了改車師傅,算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回家後因為第一次創業,心裡沒底,就找了當時很好的一個同學一起,但是對方不同意開洗車店,認為洗車店太多了,要做就要做一家檯球廳的生意。他給我講的繪聲繪色,我也就從了。沒敢告訴家裡,自己從銀行貸款30萬,然後就搞了起來…到了一年頭上,我的同學也就是我的合夥人就說他要撤,(我算了算他應該是差不多回本),並給我說店裡的傢俱、檯球桌之類的在給他折3萬塊錢。在開店的時候跟房東籤合同的時候簽了三年,每年15萬,一聽他要撤,我也不想開了,也就答應了合夥人的條件。哪知道後來房東不幹了,要起訴我們,因為心軟,硬撐了3年,最後賠了60萬。接下來的兩年,拆東牆補西牆,家裡也需要生活,窟窿越來越大。突然發現煙花生意挺好的,於是輾轉到了湖南看了煙花生意,又做了2年,給人送煙花都是自己搬運的為了省錢,也掙錢,但是做這個生意的太多了,自己也沒什麼時間去打理,後來也就沒在做。

2016年,又有個朋友盤下了一間鋪子,不知道做什麼好,我就給了個意見說開酒吧。當時是當地的第一家酒吧…就賣了房子借了款跟著投了,酒吧營業後,麻煩不斷,對方家人摻乎太多,每天雞犬不寧。最主要的是,僱著會計,每天的營業額到第二天都被我同學取走了,營業一年後關門了,我同學給我說賠了,期間也沒有開過什麼會,自己就關了。當時讓他籤股權協議他也不籤、現在想想照這個情況來看不籤真的挺好的,現在準備上法院起訴。

所以說,創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擅長的,其他人說的也挺對的,有多大飯量就吃多少饅頭,但害人之心不能有。

投資、創業先考慮清楚,不像其他人說的過了這個店就沒那個村了…錢是自己的。畢竟錢沒了是真的沒了,錢難賺,屎難吃。


將軍將不死


拿到手裡的錢才是錢,應收賬款屁都不是

最開始創業的時候,總覺得賺了很多,這家出版社欠了我10萬,那家公司欠了5萬,林林總總加到一起,似乎盈利100多萬,當時還基於這一百萬規劃第二年,換大辦公室,多招人,給員工漲工資,當時雄心壯志,覺得自己牛大了。

結果第二年,並沒有如期到賬,但是支出增加了一倍多,一下子傻逼了,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湊錢發工資。

後來有些公司跑路、出版社編輯離職,稿費成了壞賬,只能自認倒黴。現在有多少錢幹多少事,應收賬款可以預測一下,然後打對摺算,這樣保證不出問題。




最愛麻辣小龍蝦


最重要一點:不要合夥做,不管親戚還是朋友 不管最終成功失敗 都會搞得很難堪。

有人可能會說 這要分人的,可能吧 真有一些錢花不完的人 公司虧了不在意,賺了不在意賺多少自己能分多少。

自己經歷:大學畢業後 金融行業工作3年 ,各種原因導致不得不離職。原老闆肯能也看我人實誠有點能力,給我說願意出錢幫我在老家開一個小公司 慢慢做,於是在原老闆的資金支持下回家準備創業。

在我工作有1年的時候,有一個本地高中到大學同學 聯繫我,問有沒有工作,他當時擺攤賣粥 不賺錢,吃不飽喝不好 房租都交不起了;於是介紹來我上班公司 一起工作了有1年左右。因為他家條件困難 工作也努力,剛好當時股市行情好 業績不錯,也賺了點小錢。

後來媳婦懷孕 我要回老家,他是我介紹來的 我一走,他說也走,然後和我商量回家一起幹,當時倆人一起離職。離職後 原老闆聯繫我 說他出錢我出力在我老家開個小公司,總比打工強。因為之前說好了和那個同學一起幹的 又想到他家比價困難,所以我給原老闆說帶著同學一起創業。原老闆也給我提醒了很多,但我自認為高中到大學幾年時間 還是比較瞭解此人的,強烈要求帶著他。最後公司股東三人,老闆出錢 我和同學出的錢少,主要出力 開始準備創業。

開始比較艱難,年初過完初五開始一起找房子、有分歧 最後還是按照我說的;買設備 有分歧 各方面問題可以說沒有一拍即合的。為何如此不堪?沒有創業經驗 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認為就是一起做事情 目標賺到錢就行,沒想到其中細節如此複雜難以處理。但是一切都還好 公司一切準備完畢,叫來幾個朋友 又招了些人開幹。前半年基本沒客戶沒業績,都埋頭幹 沒啥可說的。差不多半年之後 開始好轉,當年年底 公司轉為盈利。

年底分紅 賺了點小錢。年後再上班,就明顯感覺這同學飄了,談女朋友 並且私下還發現偷偷把公司客戶介紹到他自己聯繫的業務名下,本來開公司之前說好這邊我說了算 但是當時他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說什麼也不聽 只要我說他,就說自己也是老闆 也是股東憑什麼聽我得,然後就是第二年剛乾了2個月 我倆當著所有員工面大吵起來,公司解散。

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不在一起處事 真不知道其心胸之狹小 思想之極端自私,你把他當朋友拉他一把 但是你在人家眼中又算什麼呢?


投資界裡的金子


你好,很榮幸有機會回答此問題。

我最明白的事情就是千萬不要合夥做生意,不管你的合夥人是好朋友、親人還是發小,一切關係在利益面前都是一張薄紙。

曾經我和從小住在附近的發小一起合夥創業,他出思路,我出技術,兩人投資收益對半分擔。

創業之初,我們面臨各種各樣大小問題,但是都一一克服過來。直到我們面臨收益,兩人合夥投資6萬元,2個月回本,第三個月開始每月盈利增長。就是因為賺到錢了,發小覺得我們不適合繼續合作。一個人能掙錢,為什麼要兩個人來分,不管中間經歷了什麼藉口故事。他帶走了員工和客戶資源,我按原價購買了當初辦公室的設備。

果然,核心銷售人員的流失加上市場競爭白熱化,我這裡辦公室開始一蹶不振,從微盈利到保本到虧損兩個月,但是我依然在堅持等待機會。

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任何電商方面問題,歡迎關注➕私信共同交流進步。



三年行內人


我是10年畢業的,在學校時學的是機械設計專業,在學校時就喜歡看關於創業的書籍,看到那些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創業成功,到最後功成名就就會熱血澎湃,有時也會和同學一起在學校門口擺攤賺生活費,感覺靠自己賺的錢花著就是爽。

畢業後參加了兩年的工作,有可能自己一直有一個創業夢吧,感覺上班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於是就開始了第一次的創業之路,剛開始和我表哥合夥創業(因為剛畢業兩年資金有限),不過這次創業以失敗結尾,不過從這次創業過程中得到的最寶貴的經驗就是最好不要和別人合夥做生意,不管是多親近的人,一旦與利益掛邊最後大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最後連親戚都做不了。


這次創業失敗之後很多身邊的人勸我老老實實去上班,一個大學生不好好工作瞎折騰什麼,沒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到時候連女朋友都找不到等等,身邊各種聲音都有,有段時間我真的有過想要放棄的想法,不過現在真的很慶幸當時沒有放棄,如果我還在上班,我可以想象我十年以後的樣子,但是我選擇了一個不確定的未來,這樣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酸甜苦辣才是生活。

這麼多年一路走來,我個人關於創業的經驗就是:

1.剛開始創業不要選擇那些投資較大的行業,有些人就認為創業就是要有大的辦公室,比較多的員工,我現在可以告訴你,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你會死的比較快,有可能一個50多平米的小吃攤就比那些有大辦公室的人賺的多,小生意也可以賺大錢,不要看不起在任何行業創業的人。

2.最好不要和別人合夥做生意,不管是多親近的人,如果非要合夥的話,關於資金方面的一定要在合同裡寫清楚,不然在經營過程中會不斷的出現矛盾。

3.如果你是那種喜歡過安逸生活的人,最好不要選擇創業,因為創業的苦只有經歷過才知道,不要看到那些成功人士表面的光鮮就頭腦一熱選擇創業,但是你所看不到的是他們背後付出的努力與堅持。


小謝談事


創業後才明白:

一,創業後才明白,你愛財,財愛你,學會節省,萬分節省,時時節省,浪費找死。

二,創業後才明白,墨菲定律不容忽視,不管你考慮的多周全,你擔心的事情總會不期而遇。初創階段,創始人走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三,創業後才明白,大多數的勤奮都是無效的和低品質的。

四,創業後才明白,當你資金鍊危機的時候,借給你錢的反而是不常來往的,拒絕你的都是跟你熟悉的人。

五,創業後才明白,創業最大的壓力是來自家庭,特別是親人,包括父母。

六,創業後才明白,人心浮動暗黃昏。創業的過程,你要花絕大部分時間應對夥伴的心理變化,所有的矛盾,爭執,固執,打鬧,都是心不在一起,所謂同床異夢,人性醜惡。

七,創業後才明白,每5個員工中有4個是平庸者,只有1個能力達標。事是人做的,選人很重要。

八,創業後才明白,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物力維艱。錢難賺,屎難吃,自古如此,亙古不變。

九,創業後才明白,合夥確實能把兄弟變成仇人。眾叛親離,形同陌路的滋味無法下嚥。

十,創業後才明白,創業本身是多維度的,企業是系統的工程。做事毛毛躁躁,蜻蜓點水,好大喜功,一定虧損收場。細分環節,細分維度,深入鑽研,才能避免半路夭折,殺出重圍

十一,創業後才明白,成功與否是由創始人心智決定的,心智越成熟,成功率越高。成熟心智=夠狠。

在面臨合夥人鬧分家的時候一定要狠;能力不行的人,堅決砍掉;親戚在公司搗亂的,即使是親兄弟,一定要手起刀落;

十二,創業後才明白,成大事者一定要過感情關,太重情者反為情所累,被情所傷。絕情,起碼在創業這個事情上是成熟的標誌。

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大腦裡太多感情牽絆,太顧及員工和合作夥伴的感受的創業者往往都做不好公司。

十三,創業後才明白,遇人不淑實屬正常,人要成長就要常遇小人。小人讓你瞬間長大,讓你鐵石心腸。我們不用感恩小人,但要有遇人不淑的心理準備

多喝茶交流,少喝酒吹牛;

創業不易,多些理性,少些情懷;

多看西方的書,從中尋找創業的方法論;


用戶63191514103


創業三次,失敗三次,目前依然在創業的路上,大家好,我是蔣昊,一個普通的自媒體行業創業者。像我這樣,紮根在自媒體行業的創業者,中國至少有200萬,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創業經驗:

1:不要盲目跟風,你看的風口不一定是風口,很有可能是一個行業的下坡路上,最後的狂歡

是人,都有一種性格弱點,叫做從眾效應,馬雲說過,當一個事情,80%的 人都看好的時候,他絕對不會去做,因為這件事已經不存在機會了。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因為你所看到的風口,不一定是風口,就好像目前的自媒體行業,你只看到了很多大佬一個月賺幾十萬,上百萬,但是你可知道他是怎麼把粉絲和內容質量積累起來的。

不要拿別人的結果,看推斷一個項目的市場空間,而是要看你自己,在這個行業,有沒有核心競爭力。

2:所謂核心競爭力,就是這件事情,你能做,別人卻幹不好

創業,就是自己給自己打工,所以,你必須考慮的是,為什麼這件事情你能把它做好,而絕大部分人卻做不好,如果這件事情,每個人都會做,都可以做好,那絕對不是你所要從事的行業。

總而言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專,人專我轉

3:輕資產運營

創業最困難的就是頭三年,你不是要去思考賺多少大錢,因為這時候你的公司實力還不允許你賺大錢,你沒有完整的團隊,也沒有核心的資源,大錢與你無緣,這時候,你要想的是,怎麼活下去,活下去就是四個字,開源節流!

說明白點,就是輕資產運營,我前面兩次創業失敗,均是沒有做到輕資產運營,而是想一口吃個胖子,結果導致虧損較大,最後沒錢了,公司只能停止運營了。

2019年怎麼輕資產運營呢?其實很簡單

目前是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你不需要自己花錢建設平臺,依附於某一個平臺創業,你就能賺錢,比如喜馬拉雅,做知識付費,一個理財團隊,只有五個人,一年營業額可以做到將近5000萬。這就是輕資產運營的典型案例。

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信息流、知識付費、內容+電商,已經成為每一個創業者,每一個行業的KOL,必須要去做的事情,這就是輕資產運營。如果你還不懂怎麼去做信息流、知識付費、內容+電商,說明你已經與這個時代的發展方向脫節了。

綜上所述:

當下的創業環境,不需要你大踏步前進,而是大踏步撤退,依附於某一個大型平臺,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做內容變現,這才是窮人翻身的最後一根稻草,你抓住了嗎?


蔣昊說經濟


上高中的時候就看哈佛管理學課,大學的時候更是學習《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各類經濟學管理學的課程,企業經營,企業管理,戰略管理,企業營銷策劃,成本管理等等。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真正創業了以後再發現,初期招聘,業務團隊組建,招攬中層管理人才,業務流程優化,業務路徑選擇才是創業之初最重要的。只有先實現生存了,才能有發展;只有有了核心的團隊能穩穩的走下去之後,才能擴展團隊跑起來。

而我2014年創業至今,一直沒有一個穩定的團隊,雖然成本控制是最好的,沒有虧錢,可搞的還不如上班呢。現在基本上自己為自己幹,沒辦法,慢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