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幼兒園了,如何順利渡過分離焦慮期?

楊楣


做好溝通工作

(1)與教師溝通。搭建家園溝通的連心橋,離不開家園之間的溝通。第一,以誠相處,以禮相待。年輕母親對待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做到多理解,少抱怨;多支持,少質疑;多冷靜,少衝動;多尊重,少輕視。第二,自覺主動,積極配合。年輕母親在幼兒入園前要與教師主動溝通,根據該園的日常作息安排進行對幼兒的作息適度的調整;入園後,主動向老師瞭解自己孩子在園的表現,若發現幼兒有入園分離焦慮,要積極配合教師工作,與教師共同尋求解決辦法。

(2)與幼兒溝通。與幼兒科學溝通,是緩解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一劑良藥。第一,溝通要用“心”虞永平教授說:蹲下身來平等的和幼兒交流,也是要蹲下心的。用心交流就是保證對幼兒說的每句話都是真實的,否則會加劇幼兒的焦慮。第二,溝通要勤,與幼兒勤於談話溝通,才能很好地把握幼兒的心理發展現狀,面對突發狀況,才能應對自如。第三,溝通要善用肢體語言。給予幼兒一定的愛撫、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句溫柔的話語會使幼兒處於一種自然放鬆的狀態。第四,溝通語氣要平和,語速要慢。母親只有自己穩定情緒才能去穩定幼兒的情緒,年輕母親在越緊急的情況下越不能心急,越要心平氣和地跟幼兒溝通。

認真做好各項入園前的準備

(1)做好基本生活技能、習慣、禮儀上的準備。幼兒自理能力越強,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持續時間越短。因此,要抽出時間教幼兒學做一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簡單小事: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嚴格要求幼兒按時起床、按時睡覺、飯前便後洗手、講究個人衛生,養成幼兒良好的作息和衛生習慣;加強對幼兒禮儀教育:做到吃飯不說話,不隨處走動、文明禮貌,不說髒話。

(2)做好認知和情感的準備。除了做好基本生活技能、習慣、禮儀上的準備以外,年輕母親也要給予幼兒認知和情感上的支持和準備。講解有關幼兒園活動、幼兒同伴交往之類的繪本故事和歌謠;參觀幼兒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都會促使幼兒對幼兒園形成初步的認知,產生積極正面的情感。

利用遊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遊戲作為具有“發展適宜性的”活動,對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催化劑。年輕母親需要做兩點:

(1)陪伴。幼兒參與遊戲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涉及到如何與同伴配合完成遊戲,如何遵守遊戲規則等問題。在幼兒參與遊戲的前期階段,陌生的交往人群和集體活動,會讓幼兒害怕和緊張。有了母親的陪伴,幼兒心情更放鬆,那麼參與熱情就高漲,參與度就更高。

(2)放手。幼兒參與遊戲要經歷由被動變主動的過程。主動參與遊戲,具備初步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兒入園前的必修功課。因此,在幼兒懂得如何參與遊戲後,年輕母親就要主動放手,創造幼兒與同伴共同遊戲的機會,比如:牽牽手,互相抱抱。鼓勵幼兒自覺參與到同伴間的遊戲和集體遊戲中。


兒科醫生鮑秀蘭


講講我當初的經驗:我兒子二歲半入園,當時因各種條件限制,沒人看孩子,決定送幼兒園。

送幼兒園之前,每天進行演練,讓他對幼兒園有初步印象,然後領著他走訪幾個幼兒園,記住心儀的一定是最好玩的,其它園都是陪襯作用,然後讓他自己做出選擇,他會在大人的利誘下做出正確的選擇決定😀。

入園很順利,和老師一定要溝通好,你重視孩子,人家才會重視,也適當減少家長焦慮。

接園時更是關鍵一步,問他開不開心,要聽他講哪個孩子是比較喜歡的,然後和這個家長取得聯繫,私下裡創造機會讓兩個孩子玩在一起,這樣班上有了好朋友,自然就喜歡上幼兒園了。

一些家長偷偷的蹲在園外看,這是不可取的,一旦被孩子發現,反而更加對幼兒園產生反感。

家長要做的應該是長遠的有效的,而不是盲目的焦慮又束手無措。但如果孩子對幼兒園特殊的反感,一定是孩子遭遇了什麼,應果斷換園。

希望孩子能順利度過幼兒園初期生活。


初中生幫主


寶寶要上幼兒園,第一次長時間和媽媽分離,產生分離焦慮症在所難免,為了讓寶寶最大限度的減輕這種痛苦,我們父母應該怎樣做好準備呢?

一、要寶寶對幼兒園有個認識

父母可以平時給寶寶講一些悠遠的不捨,讓寶寶在心裡明白幼兒園是怎麼一回事,讓寶寶對即將進入幼兒園,有一個提前的認識。

二、帶寶寶參觀幼兒園

父母提前帶寶寶參觀一下即將要上的幼兒園,讓寶寶看到裡面的大型玩具和教室,讓寶寶喜歡上幼兒園。

三、和平時的玩伴一起去上幼兒園

父母可以讓寶寶和平時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一起去上幼兒園,寶寶見到認識小小夥伴,對寶寶的恐懼心理能帶來一絲安慰。

四、製造短暫分離

孩子到幼兒園和媽媽分離就是一天,這樣讓孩子很難適應,媽媽在入園前都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讓寶寶暫時離開媽媽的視線,以適應媽媽不在身邊的時間。

五、參加各種課堂

為了讓寶寶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可以帶寶寶參加一些社區的課堂,在這樣的氛圍中,讓寶寶提前感受到課堂的氛圍。

我是侯媽,多平臺簽約作者,歡迎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內容,培養優秀孩子。


侯媽家庭教育


開學前一段時間可以跟孩子看一些幼兒園方面的繪本,給孩子描繪一下幼兒園的情形,以遊戲的方式模擬幼兒園場景,帶孩子去幼兒園外邊轉一轉,看看小朋友們做操和活動。讓孩子對這件事情有心理準備,並對幼兒園充滿好奇。

反覆鼓勵孩子“你可以的,我知道你是最勇敢的!”

也可以給他一張家人的照片或者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的東西帶到幼兒園,讓他感覺到父母在陪伴著他。

別忘了把自己孩子的情況告訴老師,有什麼要注意的,孩子有什麼小習慣,如果情緒不好可以怎樣安撫等等。


二胖媽媽聊育兒


其實這裡最大的問題是媽媽,孩子之所以產生入園焦慮都是因為媽媽在送孩子進園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不捨或者語言上的暗示(寶寶乖,媽媽就在這等你;寶寶不怕,媽媽一直在)等等。

1、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先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不捨;

2、應多給寶寶舉例幼兒園有許多好玩的,比如小朋友玩具等等;

3、放學後應和孩子溝通今天在幼兒園都有哪些好玩的事情,間接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好唄唄育兒


放學的時候帶個娃娃想要的東西,告訴她,這是因為表現好,老師給獎勵的,別的小朋友都沒有,這樣就愛上上學了


通love佩


用全家福,在幼兒園留下一張全家福,孩子哭的時候可以讓老師拿給他看看,最重要鼓勵孩子在學校結交自己的小朋友。

另外,孩子也就算了,分離焦慮的還有你老婆哦!


毒牙盒子


每天問她在幼兒園發生什麼事情,比如今天有沒有想媽媽,有沒有哭,學了什麼東西,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