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3-6歲兒童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楊蔣銀I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3-6歲兒童具備哪些生理、心理特徵——

這一時期的被稱為孩子的“幼兒期”,大部分孩子都會進入幼兒園,我們常常也會稱這一時期的孩子為“學齡前兒童”。

1、幼兒期的孩子的大腦繼續發育成熟,重要腦區的發育加速進行,使得身體和動作的反應更快。同時,前額葉皮層的發育使兒童在做動作之前先思考,或者先停止一個動作,以便開始另一個動作。此時的兒童可以更好地從事學習。

2、大腦的幾個關鍵區域(杏仁核、海馬、下丘腦)在這一期間逐漸成熟,支持孩子的表達和情緒控制,若此時期讓孩子經歷巨大的壓力,或者沒有提供良好的教育,會讓這些區域受到傷害。

3、因為大腦的成熟,導致了這一時期孩子們對手和身體更好的控制,除了大動作技能有很大發展,他們的精細動作也同樣需要在教育機構和家庭裡獲得鍛鍊,為正規教育的各種要求做好準備。比如說:跳舞、畫畫、搭積木都可以幫助他們逐漸掌握手指動作,有助於未來的書寫能力。

那麼,針對幼兒,如何能給他們提供科學良好的教育呢?

1、幼兒在3-4歲時,學習速度是最快的,他們需要有大量的聽說機會,能大量練習精細動作、大動作以及讀寫與數學,這些是幼兒園可以提供的。

2、幼兒期的孩子的數字思維能力也在快速啟蒙中,他們會在這一時期建立自己的數字概念和數量關係概念,因此要給他們提供數數或得分的遊戲,還需要教育他們學會遵守那些需要用到數字的常規,如:認識日曆、遵守作息時間表,無論家庭還是幼兒園,都可以進行這些活動。

3、由於幼兒期的孩子大動作的逐漸熟練,他們的好奇心和探險精神也在增強,幼兒園和家長都應該鼓勵他們調查周圍的自然世界,包括:植物、動物、昆蟲等,同時還可以鼓勵孩子們把自己看到的這些用畫筆記錄下來,孩子們在記錄的過程中,會激發想象力的儲存。

4、因為幼兒期的孩子在這一時期正在為進入小學而“做好學習的準備”,因此我們也要教他們各種基本技能,比如:閱讀的準備、寫字、算數。但幼兒期的學習完全不同於小學以後的學習,主要採用的方法是提問和回答,孩子需要掌握的是念出詞語、寫出自己的姓名、點物數數、繪本閱讀以及繪本描述。

——哀家貓太后,一年級小豆包的娘,歡迎一起交流教育熊孩子的心得!!!





哀家貓太后


中國有句老話,叫從小看大。因此,教育要從娃娃開始。當下的孩子個個天資聰慧,特別是3到6歲的孩子,模仿能力超強。在世風日下的中國社會,言傳身教更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對他們的教育應該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理念,勤勞、善良、尊老、互愛等德育要放在首位,同時引導和灌輸他們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等意識,而不應該進行“拔苗助長”式的所謂的“素質教育”。


雨後青山907


身體健康,動作敏捷協調,生活習慣良好,具備一定的自我服務能力,願意和同伴交往與相處,喜歡集體生活,能用語言表達自己想說的話,語言交流掌握一定的規則與禮儀,樂於探究,樂於分享,理解並遵守社會規則,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美的感覺和外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