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2點原因,中醫這樣調理

之前有許多朋友說,經常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會去做腸鏡,檢查也查不出什麼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從中醫的角度來認知這個問題。

一種情況,為脾胃虛寒,是消化系統溼氣比較重的一個現象。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臟腑器官,營衛經絡,機體五官孔竅,全都是賴於脾胃的運化,我們的元氣,精氣的滋養也全是賴於脾胃。中醫認為,五臟六腑接受氣於胃,才能發揮正常的作用,所以脾胃的強弱與人體的健康,生命都有密切關係。

經常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2點原因,中醫這樣調理

脾主溼,喜燥惡溼。脾臟對體內的水溼具有運化的作用,能促進水液的代謝。如果脾臟功能出現了問題,溼邪就會在體內氾濫。

溼氣重的關鍵原因是,脾虛不能運化溼氣。同時,溼氣重有容易傷脾,脾傷只會加重溼氣,脾主運化,把水分傳輸到各個部位去,脾傷會影響脾的正常運轉,導致水分排不出去,在體內堆積,自然溼氣重,所以脾虛和溼氣重是一對互相影響的因素,而且溼氣重,脾虛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經常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的現象。

針對脾胃虛寒引起的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中醫上如何調理的呢?

在這裡,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單純針對溼邪用藥,雖然可以起效,但很難徹底治癒。當人體溼邪偏重時,脾臟會被溼邪所困,脾臟的功能就得不到正常的發揮,溼邪代謝也會受到影響,這樣反過來進一步加重體內的溼邪,形成惡性循環。

因而,在調理脾胃虛寒引起的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中醫一般採取健脾利溼的原則,打破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身體才會越來越健康。

經常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2點原因,中醫這樣調理

像參苓白朮散,健脾丸,木香順氣丸、附子理中丸等等,都是可以的。

另一種情況就是中氣下陷。

曾遇一患者,一天大便7-8次。連小便的時候,大便都控制不住要出來。估計時間挺久了。

當時把脈,脈比較細,跳動還行。看舌象光滑無苔。如同鏡面,這是氣血虧虛的症狀

整天感覺疲憊,手腳無力感。以為自己經絡不同,去做經絡疏通沒效果。

這主要是腸炎導致,氣不固澀。導致脫證,久了就中氣下陷。變成脫證。

李東垣所說:“皆有脾胃先虛,而氣不上行之所致也”。脾氣虛發展,久洩久痢,久病體虛,勞累過度,以上諸因,引起脾氣虧虛、升舉無力,反而下陷,導致中氣下陷。

經常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2點原因,中醫這樣調理

一般多兼有氣虛和氣陷兩種證候的臨床表現,那麼它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1.脘腹重墜作脹,食入尤甚──脾氣虛升舉無力內臟下垂,進食胃腑重墜更甚。

2.便意頻數,肛門重墜──中氣下陷。

3.久痢不止,甚或脫肛──久痢脾氣虛甚,不能固攝。

4.子宮下垂──脾氣升舉無力。

5.尿濁如米泔──脾虛氣陷精微不能輸布而下流膀胱。

6.少氣乏力,肢體倦怠,聲低懶言──全身機能減退。

7.頭暈目眩──清陽不升。

8.舌淡苔白──脾氣虛弱。

9.脈弱──脾氣虛弱,不能營養血脈。

針對中氣下陷引起的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中醫上如何調理的呢?

古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創立了一箇中氣下陷的思路,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中氣下陷,這補中益氣湯的主要成分也是生黃芪。

從李東垣運用補中益氣湯,調理中氣下陷,不難看得出來,主要的調理原則就是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另外,若是辯證得當,白頭翁湯加芍藥湯也是可以的。

經常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2點原因,中醫這樣調理

經常下腹部發脹,總有排便感、下墜感,引起的原因,不止上面2種,若是沒有把握,請找醫生先進行辨別。

最後在這裡再提一下筆者的調理理念——五行同調五行同調理念是基於中醫的五行、藏象學說,結合整體觀念而成的一種調理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