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無量天尊,太上道祖慈悲!

法天地的象徵道德天尊

在道教中,三清神象徵道的不同狀態,元始天尊是宇宙形成第一世紀的“無極”狀態,靈寶天尊是第二世紀的“太極”狀態,道德天尊是第三大世紀的“太初”狀態。通常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居於大殿居正中間、上清靈寶天尊神像則居於右、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則居於在左,這種排列,即為道家哲學中“三一”學說的象徵。其間,道德天尊代表的是道學玄妙法天地的象徵。

福生無量天尊,太上道祖慈悲!

道教的神祗中,大都被民間眾生所熟悉和崇拜,但是,“三清”諸神卻是有所不同。尤以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最為甚,其二者也只不過是在道觀中享受著香火,而在民間的知名度確實不高。於“三清”中,只有被奉為“太上老君”的道德天尊被人們所尊捧和供奉,於各地間以老君命名的地名可謂比比皆是,比如老君巖、老君洞等等。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也就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老子。老子為道家學說代表人物,因其五千文的《道德經》中所散發出的神秘氣息,其地位於民間是至為殊勝的。關於老子的出生,我們之前說過,是太上元君所生。至於他如何寫出《道德經》,文中也有介紹,話說老子辭官騎著青牛出函谷關。老子離函谷關還很遠,守關的尹喜便就看見遠遠地有一團紫氣東來,尹喜大喜,知道必有大聖人將至。尹喜素來仰慕老子的學問,故而見老子來到關前便親自出關迎接,向老子問道,並盛情挽留老子在函谷關多住幾日。老子就是在這裡寫下他流傳千古的五千文《道德經》之著作,之後便出關不知所終。有人說過老子大概活了160歲,還有人說他活了200歲。總之,他的一生散發出謎一樣的氣息。

福生無量天尊,太上道祖慈悲!

“生命就像燃燒的火焰,形體就像燃燒的燃料。燃料屈指可數,而火卻一直傳承下去,永遠沒有窮盡。”這是老子死後,莊子為他寫下的一段寓意頗深的名言。由於老子的學說中蘊含著超越普通思維的智慧,在先秦百家爭鳴的時代可謂盛極一時,漢初統治者甚至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學說來治理連年戰亂之後的國家。不過,從道家學說到真正意義上的宗教——道教的建立,還隔著數百年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因著《道德經》的魅力,老子在老百姓心中已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此,張道陵初創道教便將老子奉為祖師,將《道德經》五千言作為本教之經典。到了後世,道教更是將老子奉為“太上老君”,又稱“老君”、“太上玄元皇帝”等,最常用的名稱為“太上老君”。

民間而對老子的崇拜在唐代也達到了頂峰。唐初,門閥士族的傳統勢力還很厲害,不是名門出身,很難在社會上得到重視,這包括剛剛成為皇親國戚的李氏家族。於是,李氏皇帝們為了抬高自家門第,便和道教的教主“太上老君”攀上了親戚,不僅將老子尊為其始祖,還自稱是老君之後代,號稱“神仙苗裔”,奉老子為“玄元皇帝”。道教由此也成了唐朝的國教,並於唐代盛極一時。

福生無量天尊,太上道祖慈悲!

老子不但受到統治階級的推崇,在民間也廣受敬仰,除了在各地的道觀中享受香火祭祀,還在各種文學作品中出現。比如,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白髮皓首,一派仙風道骨,極像一個和藹可親的老頭兒。在福建泉州郊外的清源山上,有一尊很有名的老君像,名曰:“老君巖”。據傳此尊雕像是北宋時期所刻,老君巖以整塊岩石雕刻而成,高5.1米,老子席地而坐,左手撫膝,右手憑几,兩眼平視,雙耳垂肩,面含微笑,衣褶分明,生動逼真地顯現出老子慈祥、安樂、睿智的神態。 由此可見,道德天尊在人世間的地位是多麼的殊勝,多麼的受人尊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