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在這個抖音神曲病毒般蔓延的時代,我們悲哀地發現,能單曲循環的歌,還是十幾二十前的作品。

加上如今版權意識加強,有不少歌手都背上了“抄襲”這個一生的汙點,原創的呼聲越來越響。

也有不少呼籲原創的音樂類綜藝出現,比如新季度的《歌手》,《這!就是原創》等。而這個節目的出現,讓不少吃瓜群眾異常興奮。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我是唱作人》

讓我們先來看看節目陣容。

熱狗、毛不易、王源、汪蘇瀧、梁博、曾軼可、高進、陳意涵。

瞧瞧這個陣容,說唱OG、流量偶像、選秀冠軍、甜美少女……總有你喜歡的一個。

再讓我們看看評分。

8.0的綜藝高分,首期播出後就收穫了一大票好評。

除了順應了“原創”的主題,在我看來這個節日之所以能獲得多的好評,是順應了吃瓜群眾的期待。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01

看過節目的觀眾應該都有一個感覺:刺激。

一開始就很刺激。

在正式的公演之前,八位歌手互相聽demo,並按照自己的評判標準,打出自己心裡的1-8名。

這個排名會直接影響到後續的排名和出場順序,並且是非匿名的形式。

歌手們不僅要把自己算進排名,又要有理有據的評判。除了考驗個人音樂素養之外,更考驗了自己的內心,是謙遜,還是自信,亦或是自大,讓人很難做決定。

看歌手點評同行也很刺激。

看高進如何點評王源。王源在唱demo的時候,出現了一絲失誤,破了音。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再看王源怎麼點評曾軼可。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節目組逼著歌手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裡沒有所謂的“商業互吹”,對音樂的態度甚至讓他們在點評時直言不諱。

這不正是觀眾們喜歡看的嗎?

評審團點評歌手也很刺激。

101位大眾評審團,來自各個行業,點評起歌手來完全不知道什麼叫手下留情。

這種風格的節目其實是非常迎合大眾的,在看多了明星歌手的熒幕作品,這種方式很好地將他們拉到離大眾更近的位置,減少了疏離感。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這個節目本身就很刺激。

這就意味著歌手要撇去昔日的榮光,拿出自己的真實力去做原創。能來到這個節目的歌手都有才華,稍有不慎就會被淘汰出局。

在這裡歌手可能會被diss,可能會被挑戰下臺,可能會被大眾看到自己的不足。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就像說唱OG狗哥,萬一被誰挑戰成功拉下神壇,會不會很沒面子?

當然就算被挑戰成功也不太能證明什麼,音樂本身就是多樣的,現場更要綜合舞臺效果、創新度、發揮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但敢於來這個節目一定是需要勇氣的,這個節目是屬於那些認真創作,有態度的歌手。

02

對於一些參加歌手來說,這個節目也是一個“推倒重來”的好機會。

就像上文所說的,每個歌手多多少少都有標籤在身上,流量偶像、甜美少女等等。

像是王源。

TFBOYS裡一位陽光少年。多多少少都是有爭議在裡面的,畢竟出道幾年也沒什麼作品,能讓人耳熟能詳的還是那首“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是不是真的沒有硬實力?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他在表演前直言:“希望大家能夠拋開對我的偏見,好好聽這首歌”,在這裡,我們用音樂來說話。

王源刷新了大眾對他的認知,一改之前“呆萌陽光”的形象,變成了一名“爺們”。

Demo互聽環節,在其他歌手還在懵的狀態的時候,他選擇第一個上場;面對其餘創作起家的歌手,他直接選擇挑戰元老級歌手熱狗。

那股衝勁,那份急於證明自己的內心,活脫脫是一名熱血青春少年。

一首《隨想》更是如願獲得了很多聽眾的認可,他已然戰勝了從前的自己。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再比如汪蘇瀧。

最常貼給他的標籤是“QQ音樂三巨頭”。

這無可厚非,當年汪蘇瀧、許嵩、徐良靠著網絡歌曲霸佔了QQ音樂播放量的前三。如今許嵩漸漸擺脫這個標籤,而徐良彷彿消失在大眾視野。

唯有汪蘇瀧,好像依然掙脫不開。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這些年汪蘇瀧其實一直在努力。在歌曲上,他一直保證著穩定的輸出量,為不少影視劇寫過好聽的歌,風格也逐漸多樣,和國際主流接軌。在綜藝上,也參加了諸如《蒙面唱將》、《無限歌謠季》等節目,不斷出現在大眾視野,為的就是擺脫“被分類”的現狀。

《我是唱作人》:口碑8.0,終於有檔好聽又刺激的原創音樂節目了

公演帶來的這首《種子》,表示自己在面對負面評論的時候其實很絕望,但依然想像一顆種子一樣,小小的,但很有力量,在經歷風雨之後,長成參天大樹。

這是他寫給觀眾的心事,也是寫給自己的獨白。

還有曾軼可的小眾標籤,高進的口水歌標籤,陳意涵的女團偶像標籤……每一位參加的歌手或許都有一些自己不願意揹負的標籤,這個舞臺是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03

這個節目不僅是歌手展示改變的舞臺,更是傳播音樂的一個平臺。

現在大眾聽歌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小眾音樂曲高和寡,但對於一些人來說是“不想被別人知道的寶藏”,聽著很有格調;爛大街的歌感覺聽了掉價,就像抖音神曲,就算你不去聽,卻依然會哼哼幾句。

這讓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歌有越來越大的偏見。

但其實這只是個人喜好的問題。

在曾軼可唱完自己的demo之後,高進直言“沒太聽懂”,而毛不易卻說:“她找到了在你耳邊唱歌的感覺,我覺得很好聽。”

有人聽毛不易的歌聽到熱淚盈眶;也有人覺得曾軼可的歌實在厲害。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以至於每個人的共情點都不一樣,不能用小眾大眾去粗略判斷這首歌是好是壞。

音樂本身才是真實的。

《我是唱作人》就沒有那諸多限定,不管你是流行還是搖滾,是嘻哈還是民謠,只要是原創作品,就可以上臺展示。

這八位歌手其實出身不同,受眾也不同,各有各的風格和喜好,這也證明了音樂其實非常多樣化。

可能在經歷不得不面對的淘汰之後,會邀請到更多的原創歌手,注入新的活力。萬千中不同色彩的音樂匯入整個樂壇,去造就一座繽紛的高塔。

音樂實在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