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貴陽:“聯合懲戒雲”讓失信人無處藏身

貴州貴陽:“聯合懲戒雲”讓失信人無處藏身

近日,貴州省貴陽市民封某全出售其名下房屋,在貴陽市烏當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過戶時,卻被告知是失信被執行人。原來,封某全等3人因欠貴陽烏當富民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0萬元人民幣,未按期限及時還款,被貴陽市烏當區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動產登記中心按法律規定未給封某全過戶。

之後,封某全找到烏當區法院,法院要求封某全將其出售房屋的出售合同交至法院,並將出售其名下房屋所得款交至法院院用於償還欠款。欠款償還後,法院依法對被執行人封某全名下的房屋進行解封,並屏蔽了其失信信息。

在貴陽市,封某全的情況並非個例。2017年9月1日,貴陽市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雲平臺正式運行,這是全國首家實現地市一級職能部門全覆蓋的聯合懲戒平臺。該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將貴州省各級法院判定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自動推送到雲平臺上。當“老賴”到各聯合懲戒單位辦理業務時,該平臺自動比對其身份信息,依法限制“老賴”辦理各項受限業務。

信息化辦案消除聯合懲戒壁壘

2017年,徐某、陳某某因未履行法院判決的義務,其失信信息被推送至聯合懲戒雲平臺實施信用懲戒。

2018年9月,正值開學之際,徐某、陳某某子女考入貴陽市某高收費私立中學,在辦理入學手續時,卻被貴陽市聯合懲戒雲平臺自動攔截,學校無法為其子女辦理學籍檔案。學校遂告知徐某、陳某某儘快消除失信行為,否則,根據限制高消費的法律規定,其子女將無法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只能按照教育部門相關規定到公立學校就讀。此時徐某、陳某某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主動聯繫執行法官,迅速趕到法院履行了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執行法官依法屏蔽其失信行為,其子女也得以成功入學。

“在聯合懲戒雲平臺運行之前,這樣的聯合懲戒幾乎難以實現。”據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執法局局長雷讓介紹,傳統模式下,法院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後,只能通過紙質文書向有關部門通報,時效性地、便捷性受到極大制約,相關部門收到法院通報是否進行信用懲戒、如何進行懲戒也無法及時反饋給法院,便會致使“老賴”存在僥倖心理,遲遲不肯履行法院判決的義務,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也將大打折扣。

由於各部門之間信息相對獨立、相互封閉,系統之間存在壁壘,很難實現系統互通、信息共享,許多部門還擔心繫統互聯、數據共享會造成自身系統和信息安全隱患。同時,對怎樣進行聯合懲戒沒有統一的認識和標準,也沒有有效的監督和考核機制,難以確保各項信用懲戒措施的落實到位,聯合懲戒推進困難重重。

堅持問題導向,才能全面快速推進聯合懲戒工作併發揮實效,而貴陽市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雲平臺正是因此而生。“聯合懲戒雲平臺在不影響各個部門的獨立工作基礎上,打通了部門之間的壁壘,基本解決聯合懲戒執行難問題。”雷讓說。

貴陽市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雲平臺的建成,實現了全市36個職能部門在同一平臺上信息互通、系統互聯。2018年,貴陽市兩級法院辦理的執行案件中,有2695人次在雲平臺直接懲戒和威懾下主動履行義務,履行金額達4.94億元。

大數據應用實現自流程化信用懲戒

大數據如何應用到“老賴”懲戒中去?聯合懲戒雲平臺建設之初便經過了長時間的嘗試。區塊鏈技術,可實現各部門在雲平臺流程信息真實可追溯、唯一不可修改;身份鏈技術,實現法院推送的失信被執行人(自然人和法人)信息,與各聯合懲戒部門相關主體信息形成可信的唯一性關聯;燕雲DaaS技術(即目錄管理和數據獲取技術),可實現數據不搬家、數據不重寫;大數據技術搭建雲平臺,對相關數據的推送、比對、攔截、懲戒、反饋、監督實現智能自動。通過運用應用多種先進技術,雲平臺實現聯合信用懲戒自流程化。

都勻市法院執行案中,失信被執行人何某到貴陽規劃局辦理總平面圖規劃設計方案業務、到市工商局辦理工商註冊登記業務時,受到雲平臺的自動攔截和懲戒。之後何某到都勻市法院履行了還款義務,法院屏蔽了其失信信息後才得以順利辦理相關業務。聯合懲戒雲平臺同樣對貴陽市以外的其他省內法院執行案件產生助推效果。

貴陽市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雲平臺實時數據顯示,平臺共自動推送了16.89萬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截至4月24日15:30,貴陽市36個職能部門自動比對84.52萬次,累計有2213名受到攔截。

“這在傳統模式下幾乎是沒法統計的。”操作人員田鎮華一邊操作一邊說,聯合懲戒雲平臺每天都有專人登錄,給承辦人通報數據,並監督指導下級法院用好平臺上和懲戒部門的反饋數據,不需要時時刻刻操作平臺。

“使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失信信息通報、失信懲戒、信息反饋等自流程化,將懲戒措施嵌入各部門業務系統,確保各部門主動履職、開展懲戒,並能有效打破信用懲戒‘真空’,確保各聯合懲戒措施落實到位。”雷讓表示,大數據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成為現實。

強化數據“聚通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貴陽市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雲的成功案例,對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提供一個“貴陽模式”。2018年9月26日,為幫助全省法院解決“執行難”問題,進一步建設全省社會誠信體系,貴州決定推廣“貴陽模式”,推進建立全省統一的聯合懲戒平臺,貴州其他市(州)法院正加快建設步伐。

“儘管得到進一步推廣,但聯合懲戒雲平臺仍存在諸多現實問題。”雷讓坦言,目前雲平臺接受推送的信息,只有貴州省法院推送的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說失信被執行人只限制在貴州省內,而貴州省以外法院發佈的失信被執行人無法受到懲戒。希望能夠按照貴陽的模式,在最高法院層面,建立全國統一的聯合信用懲戒平臺;或者根據目前貴陽市這個雲平臺的運行情況,將全國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推送到雲平臺,實現全國的失信被執行人在貴陽辦理業務均受到信用懲戒。

聯合懲戒雲只是貴州大數據聚通用的一個縮影。貴州作為發展大數據的“先驅者”,大數據已經發展應用到各個領域當中,2014年以來,依託大數據技術,貴州展開"7+N"朵雲建設,“雲服務”遍佈在脫貧攻堅、交通運輸、遠程醫療等各個領域,貴州經濟社會也因此得到快速高效發展。

下一步,貴州將繼續加快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加快大數據與鄉村振興的融合,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的融合,加快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的融合,按照工程化、項目化、清單化的要求,深化“雲上貴州”系統平臺建設,強化政府數據“聚通用”,推進多“雲”融合,在各個領域推出一批大數據應用,助力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