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帖:沃爾沃S90的呼聲那麼高,為什麼還是賣不過奧迪A6L

剛才有朋友看了我寫的雷克薩斯ES為啥賣不過5系,就讓我說說沃爾沃S90為啥賣不過奔馳E級,但是我左思右想,還是決定說說為啥S90賣不過奧迪A6L,因為從車輛的技術結構層面來講,奧迪A6L才是和沃爾沃S90最為接近的車型,要是說奔馳E級的話,還是要拿來和寶馬5系對比才算恰當,之所以這麼區分,主要還是因為沃爾沃S90和奧迪A6L,在驅動上都是前驅和四驅兩種,而寶馬和奔馳則都是後驅和四驅車型,這已經決定了前兩者和後兩者本質上的一些差異。

技術帖:沃爾沃S90的呼聲那麼高,為什麼還是賣不過奧迪A6L

先看看奧迪A6L和沃爾沃S90的銷售數據,在今年前三個月裡,奧迪A6L的總銷量為24239臺,而沃爾沃S90的總銷量為8264臺,兩者之間有接近3倍的差距,但是就事論事的說,現在沃爾沃S90的熱度似乎不比奧迪A6L差,在國內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那麼為什麼會在銷量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首先從情懷層面來說,沃爾沃被吉利控股之後,確實在國內引發了一波沃爾沃的粉絲大集結,這份情懷和民族精神有關,但事實上很多粉絲僅僅只是粉絲而已,購買能力還有待提升。

技術帖:沃爾沃S90的呼聲那麼高,為什麼還是賣不過奧迪A6L

而反觀奧迪A6L,雖然今年的銷量被寶馬5系落下了不少,和奔馳E級更是有一倍之差,但是如果算上歷史記錄的話,奧迪A6L在國內要比寶馬5系的保有量更大,奔馳E級更是開著寶馬5系也追不上,所以就情懷而言,奧迪A6L恐怕比沃爾沃S90的底蘊要更加深厚,畢竟這曾經是很多人為之奮鬥的夢想之車,而且對於真正的豪華轎車潛在用戶而言,情懷大不過實惠,更大不過一個面子問題。不管是品牌影響力還是滲透力,奧迪都是遠遠超過沃爾沃的,而男人的圈子裡,對汽車的共有認同也是加深友誼的一個好方法,作為一個商業人士,這也是他們選擇BBA的一個潛在原因,沒有深入調研過汽車用戶的普通消費者,是很難注意到這一點的。

技術帖:沃爾沃S90的呼聲那麼高,為什麼還是賣不過奧迪A6L

說完主觀的一些因素,接下來我們進入客觀層面,從技術環節來對比一下這兩款車,要說一臺車就得看它的出身,奧迪A6L的平臺為MLB,這是大眾集團全新升級的發動機縱置平臺,它的核心在於能夠包容和提升發動機技術,從四缸機到V12發動機都能夠應對自如,在整車的重量佈局上做的更加均衡,而且這個平臺能夠兼容後驅模式,當然這是源自於奧迪核心的四驅技術,換而言之在這個平臺上,奧迪能夠在前驅、後驅和四驅之間隨意切換,看的就是一個心情,而MLB EVO是這個平臺的高階版本,其核心在於輕量化和整車佈局,也就是說奧迪的MLB平臺兼顧了動力、車身、驅動模式等汽車的核心要素,其缺點是佔用更多的車身空間,但是顯然奧迪解決的非常不錯。

技術帖:沃爾沃S90的呼聲那麼高,為什麼還是賣不過奧迪A6L

而沃爾沃S90則來自於SPA平臺,這是沃爾沃比較成熟的生產平臺,它的中文名字叫做可擴展平臺構架,它的核心就是可以對車長、軸距、高度進行無限制的擴展,也就是說在這個平臺上只需要一個基礎車型,就可以做出各種千變萬化的汽車,而這一點和大眾集團的MQB平臺功能基本一致,但是在重量配比上要比MQB更加先進,而這個平臺的另外一個優勢則是沃爾沃引以為傲的安全系統了。兩個平臺對比下來可以發現,奧迪A6L的MLB平臺在整車的性能方面更具備優勢,而沃爾沃S90的SPA平臺則是在安全性方面更加具備優勢,貌似難分高下,但是實際上奧迪A6L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豪華C級車之一,不管是碰撞測試成績還是死亡率的控制,都和沃爾沃S90難分高下。

技術帖:沃爾沃S90的呼聲那麼高,為什麼還是賣不過奧迪A6L

在安全性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奧迪A6L得益於更加先進的技術平臺,在整車的品質控制上,是要比沃爾沃S90做的更加精良,雖然存在部分燒機油的問題,但是在各種車身附件、三大件的綜合質量上,奧迪A6L的口碑比沃爾沃S90要好;相對應品質控制,沃爾沃售後零件價格高昂也是出了名的,現在奧迪A6L的終端售價比沃爾沃S90要昂貴一些,但是綜合到售後維修的成本,以及二手車的殘值考慮,兩款車的性價比相差並不巨大。而配置兩者沒有明顯的差距,至於動力和駕駛感受等等方面,因為奧迪的四驅技術屬於國際最頂尖的水準,所以實際表現要優異於沃爾沃S90,經驗豐富的消費者經過試駕就能分辨出高下。

技術帖:沃爾沃S90的呼聲那麼高,為什麼還是賣不過奧迪A6L

所以從市場積累、品質控制、品牌影響、產品力等層面綜合來看的話,沃爾沃和奧迪之間還有極大的差距,這種差距是歷史、技術、資金實力長期沉澱而產生的,並非短期內就能夠追平,更無法用情懷來填補。其實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的話,並非沃爾沃S90賣不過奧迪A6L,而是一部分購買S90的車主,原本就是因為情懷從奧迪轉投到了沃爾沃的懷抱,我們不吹也不黑,現在的沃爾沃S90想要在豪華C級車的陣營中和BBA抗衡還為時過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