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工作站從零到百 紹興如何組建豪華版“智囊團”?

2019-04-29 15:1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慧仙 通訊員 周紅陽 周贇

院士工作站从零到百 绍兴如何组建豪华版“智囊团”?

楊玉良院士(左一)正在講解碳纖維相關知識。

這兩天,位於紹興的浙江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的生產線正加足馬力生產,三天之後,這批產品將發往河北、山東、廣東、福建等地的客戶。車間裡,除了工人之外,還有一位特殊的人物穿梭其中,他就是中科院院士楊玉良。

4月29日,“新中國成立70週年百名社長總編走進浙江”大型媒體採風活動期間,記者隨紹興採風組在浙江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看到了這樣一幕。

在過去一段時期,這裡還曾是另一番景象。

碳纖維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一種特種纖維,具有分量輕、強度大、耐高溫等特性,是製造航天航空等高技術器材的優良材料,在空客、波音787等飛機上均有著它身影。同時,它在動車車頭構成,牆體、橋體修補,甚至滑雪板、釣魚竿等領域,均有著很大的應用潛力。

但對於這樣一種材料,生產過程中的產品穩定性如何保障,卻是一直讓企業飽受困擾的難題。

“在公司的碳纖維生產中,每生產15天左右,設備就因為積炭等原因需要進行檢修,不僅影響生產進度,不同批次的產品也容易有質量上的偏差。”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向峰說。

2017年,在省、市科協的牽線下,精功碳纖維找到了國內碳纖維領域的領軍人物、復旦大學楊玉良院士進行合作,並正式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解決碳纖維生產中的產品穩定性問題,既要求技術寬容度,也需要專業團隊在企業技術管理節點上做好把控。”楊玉良院士說。

楊玉良院士團隊入駐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後,在改進設備工藝上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幫助精功碳纖維把設備檢修週期從15天延長到了3個月,有力助推了產品質量和產量的提升。

“去年,我們的產量已達到1600多噸,產品被廣泛運用於航空航天、風力發電、高端體育器材等領域。”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向峰說,成立五年就能成為國內第二大碳纖維生產製造基地,多虧楊玉良院士的助力。

這種“企業提需求,院士來攻關”的合作模式不僅存在於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不少其他企業也在積極尋求合作,努力通過研發創新實現“彎道超車”。

院士工作站从零到百 绍兴如何组建豪华版“智囊团”?

喜臨門傢俱股份有限公司是紹興一家生產床墊和酒店傢俱的上市企業。2011年開始,隨著消費者對環保需求的提升,行業中的共性問題——甲醛、異味,逐漸成了企業發展壯大、打開海外市場時的掣肘。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公司管理層向中國環境專家侯立安院士發出邀請。侯立安院士感受到了企業的迫切感,當年便在“喜臨門”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8年來,喜臨門院士專家工作站不僅把床墊中甲醛的釋放量降到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還幫助企業拿下2項科技獎,授權國際發明專利8項、國內發明專利16項,制定各類技術標準8項,立項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

近年來,紹興精心耕耘院士資源,培育“院士文化”,弘揚“院士精神”,打造“院士經濟”,通過深入實施院士專家高端智力集聚工程,服務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為紹興經濟提檔升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動力。

據紹興市科協統計,自紹興市開始建立院士工作站至今,全市已建站103家,其中19家成為了省級,7家成為了國家級,簽約建站院士92名,帶來直接經濟效益284.7億元。院士工作站,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突破的“發動機”。

近年來,紹興市先後出臺了《關於鼓勵和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關於加快推進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和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政策文件,並對紹興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啟動資金,對省級和國家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再分別給予50萬元和100萬元的資金支持,大大激勵了企業引進院士專家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與院士“拉家常”,打好“鄉情牌”,也是紹興柔性引進院士資源的“秘籍”。

據紹興市科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紹興市計劃推動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30家;到2020年,力爭在上市公司內實現院士專家工作站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