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經濟圈大動作!撤市設區,長春-公主嶺同城化最新進展...

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下一步如何走?

吉林省“一主、六雙”產業空間佈局規劃配套政策中,關於支持“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的若干政策,給出了具體路徑。

28日,記者在政策中看到,推進基礎設施同城化建設、促進公共服務同城化對接、推動產業同城化發展合作、強化同城化發展財政支持、加強同城化發展金融支持、強化同城化發展用地保障,成為政策的關鍵點。

逐一來看,政策相當給力。

1促進軌道交通互聯互通

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跨長春、公主嶺兩市邊界的軌道交通、汙水處理、水電氣熱管網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予以重點優先支持。

完善城市間道路交通網絡。儘快打通東風大街、騰飛大街、硅谷大街、前進大街等四條通道,逐步打通開運街、卓越大街、飛躍路等通道,實現兩市交通暢通。

促進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推動長春公主嶺動車公交化,增加經停長春、公主嶺鐵路客運車輛頻次。推動修編長春市軌道交通規劃,將長春市軌道交通線路延伸至范家屯鎮、大嶺鎮,逐步延伸至公主嶺市區。

2推進戶籍同城化管理

推進跨市戶口網上審批,推進長春、公主嶺戶籍同城化。逐步實現公主嶺市戶籍人口在購房、子女入學、醫療、就業、車管、社保等方面與長春實行同城管理,市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促進公交服務對接。依託現有公交客運班線和公交線路完成長春市至范家屯鎮、大嶺鎮、響水鎮公交化改造,加密班次,增設站點。

加強人才政策對接。支持長春、公主嶺兩市圍繞相關產業合力開展人才引進,吸引創新性複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業創業。共同推動人才創新創業,鼓勵經濟合作區內各開發區間的科技、管理人才通過公派、兼職等方式進行有序流動。

強化公共服務均衡配置。推進長春、公主嶺兩市在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的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並在學籍、醫保關係等方面實現互認。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結合智慧城市建設,逐步實現就醫購藥診療結算、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各類補貼補助實名發放及公交出行等公共服務“一卡通”。

3同步提升教育質量

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促進長春市和公主嶺市中小學校、幼兒園結對共建,推動長春市(含中省直學校)基礎教育資源逐步向公主嶺市延伸。支持兩市互派校長、教師掛職鍛鍊和研修,聯合舉辦教育教學發展改革研討會和校長論壇。

探索構建跨區域的校際教育聯盟。在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師資培訓、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促進兩市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同步提升教育質量。

4電子營業執照即時互認

推進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及註銷電子化工作。在兩地率先推行市場主體准入、退出e窗通系統,實現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全省通辦、就近能辦,企業註銷“一網通辦”,為兩地企業提供便利化的登記註冊註銷服務。

推進電子營業執照互認應用。在兩地試點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跨領域、跨區域、跨層級應用,開發全省電子營業執照管理應用平臺,實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即時互認,實時共享。

5扶持產業項目建設

推進旅遊一體化營銷建設。在串聯優秀旅遊景區、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和提升旅遊宣傳推廣力度方面,推進一體策劃、一體宣傳。

統籌產業佈局和招商引資。按照統一規劃和“多規合一”要求,由長春市協調組織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各專項規劃,並與國土空間規劃相統一。經濟合作區統一制定產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對符合經濟合作區產業發展規劃的新建重點產業類項目,按實際完成投資比例,給予適當支持。

合理分配共建項目收益。大力推進“飛地經濟”合作模式,對於經濟合作區內由開發區間聯合招商或者共同出資建設園區的項目,其投產後產生的稅收和其他地方財政收入等收益,合作方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分成。對重大項目允許合作方採取“一事一議”方式,自主確定利益分成比例。

支持設立長春-公主嶺產業發展子基金。依託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依法依規研究設立支持長春-公主嶺產業發展方面的子基金,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支持新興產業、生態環保等重大項目建設。

6積極吸引社會資本

積極利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建設。

建立項目建設資金分擔機制。充分利用省級現有專項資金,對兩市符合條件的同城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項目給予適當支持。

進一步清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面落實國家和省清理規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措施,進一步清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由省級制定且有浮動幅度的收費一律按下限收取。

7推進金融服務同城

支持長春、公主嶺兩市建立發展基金和發行城市建設債券。逐步探索覆蓋兩市金融IC卡和移動支付的多領域行業應用。

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協調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把經濟合作區列為業務發展和信貸支持重點區域,加大對經濟合作區建設的信貸投入,重點支持主幹線公路、環境保護、能源等項目建設。對投資大、週期長的基礎設施項目,根據項目建設週期及還貸能力,合理確定貸款期限,為項目建設提供中長期貸款。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集群建設,引導經濟合作區內金融機構加大對農田水利、農機裝備轉型升級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創新金融支持模式。聯合經濟合作區重點企業、投資公司、金融機構等共同參與設立經濟合作區產業發展基金,採取合理的利益分成機制,推行產業與金融結合的運行模式。設立經濟合作區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創業風險投資基金等各類股權投資機構,支撐經濟合作區建設。

8支持同城化重大項目建設

優先安排新增用地指標。全省在編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合理安排長春、公主嶺兩市同城化發展建設的用地計劃指標,並給予適度用地指標傾斜。規劃建設用地需要調整佔補平衡指標,可在長春市、公主嶺市及全省範圍內調整統籌解決。

9優化土地供地方式

支持同城化協同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項目,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時統籌佈局。

實施優惠地價制度。對於進入經濟合作區符合產業政策和優先發展產業項目且用地集約節約的工業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照對應的《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70%執行。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範圍內的國有未利用土地,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50%執行。

對工業用地進行市場化配置改革,試行先租後讓、租讓結合供地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土地出讓金償付方式,企業在首付不低於50%並保證一年內全部繳清的前提下,土地出讓總價款可按約定分期繳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