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法國四個航母戰鬥群停泊在伊朗附近,別的國家怎麼買石油?

喂喂喂魏2


雖然針對伊朗的石油貿易豁免權要到5月2號才會到期,但是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序列和法國的一個航母戰鬥序列早早的分別在幾個不同的方向包圍了伊朗,呈海上封鎖態勢。在美國海上聯軍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又有幾個國家敢購買伊朗的石油呢?

伊朗的石油貿易是不是早就因為美國聯軍航母戰鬥群的“封鎖”行為,而受到了干擾並終止?


@ 美國三個航母戰鬥序列龍盤虎踞,分別從幾個方向盯住可能同伊朗(甚至中東地區)接觸的各個海上船隻,保證美國中東利益


那麼事實是否真的如此?伊朗的石油貿易有沒有受到來自美國聯軍的干擾呢?

從實際效果來看,伊朗石油貿易確實受到了美國軍隊的干擾,哪怕是在伊朗石油豁免權尚未到期的時候,伊朗的石油貿易(甚至各種貿易)也大受美國聯軍影響。在美國的權勢以及海軍實時監督之下(美國航母戰鬥序列監視來自各個方向的各國船隻),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為規避美國製裁不敢和伊朗有貿易上的瓜葛(例如,世界三大海上運輸商早就斷絕了和伊朗的貨運聯繫)。

@ 伊朗貿易船隻全在美國的監視之中,美國掌控往來船隻的動態,試圖杜絕偷偷海上貿易、暗中石油貨運的可能

在美國航母戰群的實際看守之下,很多沒有得到美國石油豁免權,並在美國有大量資產或者意圖進入美國市場的公司,為了防止公司的資產遭到美國的凍結,紛紛中斷了同伊朗的各種貿易,給美國一個表態。美國以及聯軍的航母戰鬥序列確實沒有白白開到相關海域,美國軍艦的監督行為是相當有效的,確實起到了制約伊朗的實際效果。

當然,美國的相關航母並不是在伊朗新聞爆發爆發之後才開到海域的,而是早早就部署在中東地區,替美國監視中東地區的情況,保證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威懾力。

預計在5月2號之後(在美國全面禁止伊朗石油貿易之後),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序列會起到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從一定程度上監督伊朗石油禁令的執行,監督往來船隻。


@ 在中東地區維護美國地區利益,順帶監視往來船隻的美國航母戰鬥序列(圖為伊朗無人機拍攝)


那麼在美國航母戰鬥序列群的恐嚇之
下,沒有人敢和伊朗石油貿易了嗎?

在美國航母的威懾之下,是不是任何國家都不敢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了呢?從未來變化來看,雖然美國的相關航母戰鬥序列確實讓人心頭一緊,美國監督中東地區各個出海方向的行為確實讓人心生憂慮,但是很多大國並不害怕美國航母,並不會因為美國航母出現就中斷同伊朗的石油貿易。美國航母只是美國實力的一種體現,對於那些敢於和伊朗繼續進行石油貿易的國家來說,美國航母並不能改變它們的意願。

對於那些受美國影響比較大,可能因為美國製裁而遭受重大損失的公司,即便沒有美國航母,它們也不敢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

美國航母出現在中東地區,也不是為了單純為了制約伊朗,而是為了維護全部的美國中東利益,為了保持美國在中東地區進行軍事打擊的海上能力。航母的出現確實會對伊朗的石油貿易有所影響,但是對於那些依舊敢在禁令之後和伊朗進行貿易的國家來說,航母並不能影響改變它們的決定。

航母戰鬥序列僅僅是美國實力的一部分,不畏懼美國,自然也不會畏懼美國航母。

注:只有一個國家放棄追趕美國,願意一直跟在美國之後的時候,三個美國航母戰鬥序列才能發揮作用,才能讓那種國家因畏懼而無條件遵循美國的各種決定。


垂垂老馬


美國法國的確在伊朗周邊部署了航母+兩棲攻擊艦共4個戰鬥群,威脅意味已經十足。美國兩艘航母是,斯坦尼斯號航母和林肯號航母,但是他們分別部署在印度洋和地中海兩個方向。各攜帶近50架FA-18E/F戰鬥機,還有近30架特種作戰飛機。同時還包括護航艦隊,並且都擁有發射戰斧巡航導彈能力的驅逐艦和巡洋艦。而法國海軍派出的戴高樂號航母也只是來湊熱鬧的,見便宜就會上一下。


其實,美國派出的航母已經在兩個方向上來遏制伊朗的原油出口,一個是地中海方向上,一個就是印度洋方向上。地中海方向上可以威懾,歐洲國家以及土耳其。而印度洋方向上,就直接威脅亞洲各國。美國威懾整個與伊朗進行石油貿易往來的幾個主要大國,畢竟航母擺在那裡,你要不聽美國的話,美國就要強硬阻攔的架勢。

隨著5月2日的臨近,美國豁免期的結束,美國針對伊朗的原油出口,必然會橫加干涉。在針對與伊朗進行石油貿易的夥伴國家當中,日本韓國本身作為美國的小弟,肯定會按照美國的旨意來行事。5月2日以後斷絕與伊朗之間的石油貿易,應該是一個最大的可能。而歐洲國家意大利、希臘都已經停止從伊朗購買石油,要不然伊朗的石油出口也不會下降到每天130萬桶。



現在只有伊朗的第一大石油貿易伙伴和第二大石油貿易伙伴的整體實力最強,而這兩個夥伴也是最需要石油的國家。但是他們對能源的需求和伊朗石油的依賴根本就不是短期內可以斷絕,他們的外交部都已經表態將會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可見,他們並不懼怕美國所謂的原油豁免期結束,而是進行正常的石油貿易往來。


其實,美國這是通過美元結算的手段來阻止世界各國與伊朗進行使用貿易,但是卻無法阻止其他國家以本幣結算來購買石油。那麼美國就要通過軍事手段的硬攔阻方式,能徹底阻止伊朗與石油貿易伙伴的原油交易。美國派出航母戰鬥群,就是有這樣的意圖。這樣會導致直接後果就是大國之間的對抗,顯然,美國要充分考慮好這樣行動所帶來的後果。

大國之間的兵戎相見,只會讓大國之間產生更大的衝突,畢竟每一個手中都擁有核武器,大國之間的衝突是不可控制的。美國這一點也是心知肚明,但是美國一定會擺出架子。這個時候就要看其他國家的意志,如果繼續購買石油,並且派出軍艦為自己的商船護航,估計美國的封鎖就沒戲了。畢竟兩國之間的軍事衝突,可能會釀成更為嚴重的後果。而軍艦護航,對於兩大貿易伙伴來說都各自擁有其優勢所在。印度本身擁有比較好的地理位置,而亞丁灣距離波斯灣並不遙遠,這些都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第32批亞丁灣護航艦隊本月28日匯合

所以美國所謂的航母威懾伊朗威懾與伊朗進行貿易往來的國家,也只不過是美國的一些手段而已。目的就是威逼伊朗做出封鎖波斯灣的舉動,這樣在美國與伊朗之間的拉鋸戰當中,迫使油價螺旋式上升,這樣才能符合美國傳統能源的利益。進而為特朗普自己在2020年總統連任打下一定的基礎條件,美國不會真的打擊伊朗的,當然也不會真的來打擊石油購買國的。(淡然小司原創,歡迎大家留言和評論,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美國和法國的航母只是部署在阿拉伯半島附近的紅海以及地中海附近,目前還並沒有部署進緊臨伊朗的波斯灣,這表明美國目前對伊朗的政策主要採取的還是戰略威懾的態勢,其部署的兵力還不具備對伊朗發動全面進攻的可能。

美國人在發出禁止與伊朗進行石油交易的要求之後,其他國家會不會停止購買伊朗的石油,這個還是有待商榷的,畢竟在當今世界上,美國只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還不能做到“一言九鼎”,在這個世界上為了本國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的需要,敢於反對美國禁令的國家也有很多。

所以即使5月2號伊朗石油禁運豁免的大限到來之後,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也許會減少,但是絕對不會停止。畢竟波斯灣只是伊朗石油進出口的主要通道,而伊朗能夠出口石油的方向還有很多。

比如假設俄羅斯在5月2號以後進口伊朗石油的話,那麼就可以從伊朗與俄羅斯交界的裡海方向,直接向俄羅斯運輸石油,美國方面對於這個方向上的石油運輸,基本上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因為在裡海這個位置上的航線,同時受到俄羅斯與伊朗兩國的保護,美國的飛機如果想要飛到這個方向上打擊運輸船隻,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派出戰機橫穿伊朗本土去擊沉停泊在黑海上的運油船,但這樣做會直接讓伊朗方面擊落穿越伊朗領空的美國戰機,美國人與其這個麼幹,還不如直接去摧毀伊朗的石油生產基地。

另一種是將航母派到黑海海域,然後從黑海方向派出戰機跨越亞美尼亞等國,然後去裡海執行任務,但是很顯然美國人更不敢這麼做。

因為黑海海域是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美國派遣少量軍艦進入黑海也許不會引起俄羅斯人的忌憚,但是如果美國將航母這種帶有戰略屬性的艦艇派進黑海,那就會直接引發美俄的直接衝突。

到時候也許美伊沒有打戰,美俄倒很有可能會在黑海全面對峙,引發更嚴重的外交問題。此外美國航母進入黑海之後,就等於進入了俄羅斯地面反艦導彈的射程之中,很容易被俄羅斯岸基反艦部隊擊沉,所以在軍事戰略上美國是不可能將航母派到這個方向上來的。

當然了,除了裡海方向上的運輸以外,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只要國家實力足夠強,擺出一副不惜和美國全面對抗的方式,也要購買伊朗石油,那也可以通過波斯灣直接將石油運出來。或者在與美國進行談判博弈之後,由美國再次開出豁免,自然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運油了。

美國雖然強大,但是也還沒有達到能夠無視大部分國家的程度,在有些國家不惜放手一搏的情況下,美國人也不可能會為了這些石油利益,去跟這些超級強國全面開打貿易戰或者軍事戰爭,在這個層面上的對抗,基本上都是以談判的方式進行,直到雙方都達成了博弈上的平衡點就可以了。

在此次美國和伊朗在石油領域的對抗,實際上仍然沒有脫離出經濟博弈的層面,儘管此事事關兩國各自國家石油戰略的實施,但是不太可能會因此演變成兩國全面交戰。

否則不僅伊朗的利益受損,美國的利益也會因此遭受重大傷害,而且這種傷害包含經濟上的,還有政治層面的傷害,美國人是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的。


落下m


很多人對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理解有問題。

不是美國派航母和軍艦守在伊朗家門口,哪國運油船到伊朗港口裝貨,就被攔下檢查要求卸貨,否則就扣船或打你。

這麼想,還是挺天真的,以為美國人真的閒的沒事幹了嗎?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要比這種辦法強得多,也更有效率。

(伊朗無人機拍攝的美國航母在波斯灣遊弋)

那就是監控。

任何國家要和伊朗進行石油交易都會有經濟上的往來記錄的,這個記錄就會被美國查到。那麼被查到的公司就可以按照美國的相關法律予以制裁了。

舉個例子,這就如同買房子限購。誰也不會堵在售樓處門口,一個一個查看你符合不符合購買條件。

只要查你過去的交易記錄就行了,有記錄就不讓你買,和美國製裁伊朗是一個道理。

所以國際關係和人際關係很相似,需要打通思考,別想當然。

因此,題目的提問就是有問題的,不要把美國法國的航母在附近遊弋看作是和美國對伊朗石油禁運有關。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手段很高明,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外國公司害怕的原因。

要是美國真派航母在海上攔截伊朗油船,反而可鑽的空子更大,這些外國公司可能倒不至於這麼緊張了。因為海上不行,陸地可以啊!

但要是查你和伊朗的往來記錄,一切都被曝光,數據是不會撒謊的。


木春山談天下


航母一支出來,就是通天的陣勢,堪謂浩浩蕩蕩,四支航母戰鬥群扎堆紅海,分明就是一個開戰的架勢,法國的一艘“戴高樂”,美國兩艘“尼米茲”級,外加一艘兩棲攻擊艦,夠有多威風?想想就蠻恐怖的。舉起拳頭秀肌肉,這一次為得什麼,世人都清楚,對8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權,5月2日就要到期了,再想從伊朗進口是不能夠了,那麼石油作為經濟支柱的伊朗怎麼辦?逼急了會不會封鎖霍爾木茲級,要知道,世界上40%的原油從這裡進進出出。國際油價看來又要面對價格的陰晴不定了呢。伊朗何去何從?無非兩手,硬的一手,要在霍爾木茲製造一點動靜,軟的一手不得已與美重開談判,只是這一次會不會呢?

世界的咽喉。真要開兵見仗,對世界的影響還是蠻大的,作為工業血液的石油,影響到的不只伊朗,波斯灣周邊國家都要遭殃,這是美國所要的結果嗎?一夫拼命,不計後果,多少個國家都得與西方翻臉,不誇張地說,將徹底顛覆該地區的政治格局。動武不可取,哪怕再多的航母,那麼美國到頭來雞飛蛋打,事與願違,反而達不到制裁與遏制的目的,所以加大制裁力度,逼使伊朗低頭,恐怕才是真正的目的。只是伊朗被制裁多年,從未低頭,這次如何?

一夫拼命。這次恐怕也沒有西方想要的結果。伊朗根子扎得很深,明面上不能賣,暗著賣也可以,其在中東與各國關係千絲萬縷,絕不是4艘航母所可斬斷的,雖然銷量會有所下降,但經過多年制裁考驗,自有法治之。所謂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逼急了,封鎖霍爾木茲在所不惜。只是所付出的代價巨大。西方傷不起,也非伊朗所願。擺下一個陣勢,無非想使伊朗更難受一點罷了,賣不出更多的石油,美軍建立在紅海的存在也只能一時。


魂舞大漠


美國真的是想要用武力阻止其它國家進口伊朗石油嗎?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美國政府不可能用武力阻止其它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有些人認為美國政府是想要通過對伊朗的石油制裁讓國際油價緩慢上升,這樣才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因為美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不過以上這種觀點顯然也是很不靠譜的,因為持這種觀點的人始終難以理解其實國際油價的上漲也會阻礙美國的經濟增長。
(美軍斯坦尼斯號航母)


美國政府早在去年11月就啟動了對伊朗石油的全面制裁,不過由於伊朗的石油出口規模很大,而且很多國家對伊朗石油的依賴也比較大,所以美國政府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還是沒有立即讓所有國家完全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它給了8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只是這項豁免權的期限只有180天。美國給相關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即將在5月2號到期,豁免期的結束也讓伊朗局勢有迅速緊張升溫的趨勢。

近期美國和盟友法國確實是在伊朗附近海域部署了4個航母和兩棲攻擊艦戰鬥群,不過實際上美國也並不是完全把自己的航母部署在伊朗的家門口。美軍斯坦尼斯號航母早在今年1月就已經被派往波斯灣地區,近期它則是在印度洋方向活動,而美軍的另一艘航母則活動在地中海,儘管這兩艘航母看似正好完全封堵了伊朗石油出口的通道,但其實美軍航母並不會用武力阻止伊朗石油出口。
(美國製裁伊朗石油出口)

在獲得美國政府給予的進口伊朗石油豁免權的國家當中有5個是美國的盟友,這些國家除了土耳其之外其它基本都不會違背美國的制裁政策強行進口伊朗石油,像日本和韓國更是已經做好了停止進口伊朗石油的準備。在8個擁有豁免權的國家當中其實就是印度和中國進口的伊朗石油規模比較大,5月2號之後即便有個別國家會繼續進口伊朗石油,但它們進口伊朗石油的總量肯定也會大幅減少。

美國政府是很喜歡派出自己的航母去世界各地的海域溜達的,尤其是在局勢緊張的時候,美國政府並不會說自己的航母去相關海域到底是幹什麼的,它只是讓自己的航母過去,至於意圖則由其它國家自己理解。不過我們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特朗普制裁伊朗石油的目的就是想要讓伊朗政府回到談判桌並且向美國做出妥協讓步,戰爭從來不是特朗普喜歡的選項,特朗普只不過是喜歡用戰爭嚇唬自己的對手。
(特朗普)


伊朗的石油出口在5月2號之後會不會徹底降為零,從目前來看這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兩個美軍航母戰鬥群分別部署在印度洋和地中海方向並不是什麼太危險的事情。而且我們一定要知道,相關國家要不要繼續進口伊朗石油,這不是由美國的航母在哪裡決定,關鍵是它們能不能和美國就進口伊朗石油的問題達成共識,美國終究不可能強行用武力阻止其它國家之間的生意往來,畢竟這可是非常流氓的行為,美國政府不至於這麼無賴。


李姓先生


美國目前部署在中東地區有兩艘航母,"林肯"號航母和"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最近還同美國航母在紅海進行了聯合軍事演習。但是美國在中東部署航母並不是為了阻止伊朗出口石油的,而是用於戰略威懾的。

如果用航母來阻止其他國家進口伊朗石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林肯號航母部署在地中海,"斯坦尼斯"號航母部署在紅海,難道美國航母要去阻止伊朗的油輪嗎?顯然不可能的,而且伊朗的油輪又不是一兩艘,航母又不可能去跟蹤油輪,所以使用航母去阻止伊朗出口石油顯然是不可能的。

美國此前阻止伊朗石油出口可以通過美元支付系統,現在美國已經將伊朗的美元支付系統關閉,伊朗已經無法使用美元支付系統向客戶收款了。當然,美國還有很多方式可以查到伊朗跟哪些國家的企業進行交易。

比如,兩國之間的企業要進行石油貿易買賣,肯定需要支付資金,需要支付資金就需要通過銀行進行資金往來,所以只要交易就會留下交易記錄。所以美國通過查詢一些疑似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公司的交易記錄就知道有沒有從伊朗進口石油了。而一旦被美國查到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那麼美國就可以對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公司進行制裁了。


銘蘇先生


美國宣佈5月1日禁止各國購買伊朗石油以後,美國和法國在伊朗周邊海域部署了4個戰鬥群,包括“斯坦尼斯號”和“林肯號”航母,護航編隊中還有能夠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驅逐艦和巡洋艦,美國和法國海軍目標直指伊朗。

在美國的要求下,部分歐洲國家減少甚至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伊朗石油出口量降低到每天130萬桶,在剩餘的客戶當中,中國是最大的買家,此外還有韓國、印度、日本和土耳其。

石油是伊朗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如果伊朗石油出口量真的被降為0,伊朗經濟將會遭到重創,距離政府倒臺也就不遠了,美國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順利達到控制整個中東的戰略目標,美國戰略能否成功,關鍵看伊朗能否頂住美國製裁。



美國要求各國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但是這只是美國單方面要求,不具有強制性,而且根本不合理。針對美國的無力要求,土耳其最先表態,稱美國的要求不符合國際法,土耳其還會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

日本韓國是美國的盟友,在對外政策上唯美國馬首是瞻,但是也委婉的對外表示,對於伊朗石油問題,還會與美國進行磋商。

最後就是中國,中國從伊朗大量進口石油,甚至可以以人民幣結算,伊朗向中國出售的石油價格低廉,中國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更不會放棄伊朗。

美國雖然在伊朗周邊海域部署了大量海軍,但是不可能阻止各國運送石油的商船,因為針對各國商船的任何軍事行動都無異於向這個國家宣戰,美國的霸主地位是依靠眾多盟國拱衛的,攻擊或者阻礙商船,美國會遭到各國的抵制,也會成為美國霸權衰落的轉折點。



美國在伊朗周邊海域部署海軍,主要是威懾伊朗,同時對盟友表明態度,在伊朗不發生內亂的情況下,美國是不會貿然對伊朗發動進攻的。


視野新觀


在宣佈將在5月2日,取消5個進口伊朗石油國家的豁免權後,並且誓言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徹底降至“零”,為了威懾和阻止伊朗繼續出口石油,美國“林肯”號等3個航母編隊加一個大型兩棲登陸艦艇,已向中東地區集結,而這次美國並不是單獨行動,法國唯一的戴高樂號航母,也趕來湊熱鬧,4艘航母齊聚波斯灣,看來伊朗危險了。


從以往經驗來看,如果美國向一個地區派遣超過3艘航母編隊,就意味著美國要發動軍事行動的前兆,而這次4艘航母包圍伊朗,會徹底切斷伊朗海上石油通道嗎?我感覺美國沒這個膽,你看在美國的壓力下,目前真沒幾個國家仍然從伊朗進口石油,歐洲集體“啞火”了,日韓早在去年就聽從主子的號召,停止進口伊朗石油,那麼現在還有那些國家能頂住美國的壓力呢?
第一是俄羅斯,早在去年7月,伊朗就和俄羅斯簽訂了500億美元的石油大單,因為別看美國也在制裁俄羅斯,但他卻不敢制裁俄羅斯的石油,俄羅斯為了增加石油出口,伊朗為了躲避美國的制裁,兩國一拍即合,這個美國也阻擋不了,第二是倔強的“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在美國宣佈取消“豁免權”後,土耳其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不接受,稱將繼續進口伊朗石油,而俄羅斯和土耳其從伊朗進口石油,並不通過波斯灣,所以美國派多少艘航母,和俄羅斯土耳其並沒有關係。

而目前從海上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就只剩我們和印度了,在美國宣佈取消“豁免權”後,印度表示希望美國“高抬貴手”,同意繼續印度“少量”的進口伊朗石油,但在美國的壓力下,印度最後極有可能中斷與伊朗的石油合作,那麼現在仍然從海上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就是我們一家了,那麼美國敢對我們的油輪說不嗎?這個美國是絕對不敢的,這是因為,如果美國敢利用武力攔截我們的油輪,那就等於向我們發出戰爭威脅,美國顯然沒有這個膽量,美國這次派航母包圍伊朗,只是對伊朗的一種威懾,和一種虛張聲勢罷了。


海之波濤3


美法兩國的航母在伊朗附近逗留,僅僅是軍事方面的演習,或者是處於震懾的目的。


如果美國真的禁止他國採購伊朗的原油只需要頒佈一條法令即可,而且美方之前也這麼做過,在當時的環境下,確實讓伊朗經濟倒退了幾年,卻是達到了一定的預期效果。

但是,航母與購買原油沒有必然聯繫,雖然現在美方也利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對伊朗進行原油禁運,但還有很多國家不買單,依然採購該國的石油,美國對此也很無奈。

即便美軍在惱火,也不能公然向民用船隻開火,美政府深知這麼做的後果,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伊朗的石油交易繼續賣賣,也就是說軍事和民用兩者有一條紅線,絕對不能觸碰。


再說石油購買方式,美方更是沒辦法插手,尤其是現在經濟低迷,很多國家擺脫了美元的控制,開始了使用交易雙方的貨幣直接結算,這樣即使再使用經濟戰的方法也無濟於事。再有就是現各國離不開石油,美國越是對著產油國施壓,對他國的威脅越大。畢竟現在很多國家對美國不滿,如果伊朗在停止石能源的輸出,原油價格猛漲,很多國家都會因為工業生產的原材料價格的不穩定,直接導致經濟後退。

現在的伊朗也在儘量避免海上石油這一條通道,正在逐步的建立輸油管道,在未來可以通過輸油管將石油輸送到各處。


一來此方式比較安全,不會受到海上力量的威脅,另一方面不用再對霍爾木茲封鎖,只要關閉管道閥門即可。相對於出動海空軍,代價和成本更低廉。而且美國對此更無奈,可以說處處打到了美方的七寸,石油交易還會繼續進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