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八戒來答題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一般經濟數據向好,股票就會變好,經濟數據變差,股票也會跟著變差。

不過,凡事都有個例外,A股就是個例外,多少年來我們一直都不認為自己的經濟發展有多差,但也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股市有多好。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只有在最低位的時候才能看出股市和晴雨表好像有那麼一點關係,這點關係究竟通貨膨脹貢獻有多大,我不知道。

但炒過股票的朋友們都知道,業績對於股票來說說是很重大的一件事,比如一支股票突然漲到天上了,我們總能在其業績或財報中找到支撐。

所以對於上市公司而言,股市確實是其經濟的晴雨表,經濟發展越好,企業發展也會更好,依次類推,A股是有一個一個上市公司組成的,為什麼大家聚在一起就不是晴雨表了呢?

我覺得不是說股市代表不了經濟發展,而是我們過的太超前了,好比是天氣預報,以前一天一報,現在一報就是半個月,那還能代表什麼?

一方面,我們從IPO來說,少則漲個四五倍,多則數十倍,這速度,就是經濟發展買的是高鐵票,那也是追不上的,公司發展,業績發展,明著是增長的,實際上股價還要下調。

另一方面,十年前工資三千,房價兩萬,十年後工資一萬,房價八萬,經濟是發展了,但你存在手裡的錢好像又少了,這種情況下哪有更多的錢放股市。股民越來越多,擴容越來越大,但平均淨增量資金好像沒有多少變化,這樣怎麼能做晴雨表呢?

在國內房子其實最能代替股市有資格成為經濟晴雨表,房子越來越高,經濟發展就越好,房價越來越高,經濟發展就越好,房子越來越空,經濟發展就越差,房子銷售越來越國際化,經濟發展就越差。。。。。。





徐徐成翔


人民日報評論,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種說法是建立在投資股票是投資未來的基礎之上的,股市總是比經濟先行,一般是先行一年,如果未來股市能連續上漲兩年,再加上先行一年,那麼三年後經濟就會好起來,這麼來理解還算說得通,也就是說我國的股市總是領先經濟三年先漲起來,通過股市的上漲,讓上市公司先從困局中解脫出來,上市公司再用股市賺來的錢去更好的發展產業,這樣較為容易,如果先升級產業,見效比較慢,先進行資本運作見效比較快。

在資本市場上進行產業的整合一般是採用這種思路,在資本運作與產業運作的過程中,先進行產業升級很難,先進行資本運作,一邊進行資本運作,一邊進行產業的整合,當資本運作成功後,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再進行產業升級,這是資本市場資本運作與產業升級的思路。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的產業升級之路也只能是採取這種思路,先讓股市漲起來,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將未來產業升級的行業和新經濟模式先通過資本市炒起來,獲得社會的認可與支持,然後再進行產業的整合與升級,例如,近期炒作的5G,這樣後面的產業升級阻力就小得多,與各方面合作及產業整合時,一談大家都明白,大家都覺得這樣的產業升級思路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股市先漲起來,大家都賺錢了,再投資產業時是用賺來的錢投資,投資的時候壓力較小。也就是說,我國股市的晴雨表功能不能照搬國外股市晴雨表的模式。說到底就是現在我國股市必須上漲而且還要持續上漲,先上漲股市再升級產業。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p.s. 有很多人問加頭條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麼加入圈子?

答:我現在只在圈子裡回答粉絲的提問,頭條圈子是個有價值的群體,這樣有助於更高效地一對一解決粉絲問題,非圈子的人看不到我平時每日更新發表的幹活知識分享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對待新政策的觀點等等,這也是我對忠粉的積極回饋。如果您想享受更多的理財知識薰陶,想提升自己的財富管理能力,想幫助自己的企業轉型升級,重塑商業模式,那就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吧!

加入圈子的方法:首先點擊到我的首頁,在導航條中最後一個是:圈子,點擊加入即可。

加入後,你每天可以在“我的書架“查看更新,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我看到後就會為您免費解答。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不好說,至少中國股市並不像實體經濟那樣給力。別的不說,就拿上一個世界經濟週期來說,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席捲全球,一直綿延了七八年,美國股市大跌之後,迎來了黃金十年,暴漲了兩倍多,在這期間,美國經濟並沒有什麼亮點。與此相反,通過四萬億刺激,大水漫灌,中國經濟一直高速增長,到現在還是中高速啊!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上證指數還沒有突破三千點!顯然,事實勝於雄辯,股市並不是經濟的晴雨表,充其量也就是經濟的一個部分罷了,而且還很小,絕對不是全部!



hi123


這意思就是牛市來了!

人民日報評論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意思就是股市一定要反映出國民經濟增長的變化。我們現在經濟連年增長,但是我們的股市常年低迷,這已經反應不出來經濟的變化了,長此以往,可能股市就會變成一潭死水了。

人民日報既然這樣說,肯定也是看到了目前股市不能正確反映出經濟變化了,不能夠充當經濟的晴雨表這個功能了。

這意味著我們的股市是嚴重低估了。因為,2007年我國的GDP總量是26.8萬億元,當年10月份上證指數漲到了歷史最高點6124點。而我們2018年的GDP達到了90萬億元的高水平,但是我們的上證指數目前還在2994點徘徊,不到當年最高點的一半。這意味著股市嚴重的低估,並沒有充當好經濟的晴雨表的功能。

人民日報既然這麼說,也是在為股市搖旗吶喊。今年是建國70週年,股市目前嚴重低估的狀態也不可能長期這樣下去。因此,今年一過完春節,感覺股市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交量飆升,而且2月份股指漲幅是全球第一。可以說,今年以來我們的股市開局非常好。

人民日報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樣的說法也是希望股市能夠和經濟同步增長。最好是能夠達到像美國那樣的十年慢牛的走勢,股市這樣漲才能夠更好的為我們國家的經濟服務,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綜上所述,人民日報評論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意味著,我們的股市應該與經濟增長同步增長,我們的股市應該與我們經濟的發展匹配起來,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揮股市晴雨表的作用。


多謝!


睿思天下


人民日報評論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願從今年開始呈現出來,但願證監管理部門,真正為中國股市保駕護航,過去一年2018年公募基金15萬億,投資股市才2萬億,其餘都買基金和債券之類,私募基金也一樣,就如商量好一樣,投資股市才2萬億,還在滬深大盤底部啟動時,讓外資充當發動機……感覺這非常可笑!中國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難道不應該是滬深股市的定海神針嗎!難道不該真正成為價值投資的榜樣嗎?還說什麼中國散戶素質差,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散戶的錢💰就不是錢!散戶就該當韭菜被割掉!強烈要求各大上市公司熱愛自己的企業,做表率自購自家股票,少點減持股票之類的企業,企業自己對自己都沒有盈利信心!只把資本市場當成搖錢樹,業績一年不如一年,資本市場只有用腳投票。


一縷朝霞54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其實是客觀存在的。

在眾多國家的資本市場,這句話都得到的完美的驗證。

然而,很多人覺得,這個論述在中國a股市場不成立。畢竟,2003年時候,上證指數就有2200點,而今年一月,上證還出現2440點。中國過去十幾年獲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GDP翻了若干倍,而指數點位原地不動,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我們來看這樣的一個圖。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上證指數的圖。可以看到,雖然指數出現了很大的波動,但是它的底部是逐漸抬升的。而這個抬升的幅度,如果折算成年化的話,也與GDP基本相當。

另外,我們之所以覺得國外的市場可以基本上反映經濟的增速,那是因為國外的證券市場有著比較好的退市制度。不斷的驅逐劣質公司,補充優質公司,最終企業的盈利直接反應到股指的增長上。

而中國的市場目前退市制度還不是很完善,雖然這一年來時間有幾個實施退市的公司,但是和IPO新增的家數相比還是太少。所以市場的構成與國外相比還不算特別的優質。但是我相信,隨著退市制度的大力推行,股市將越來越反映上市公司基本面本身的增長。股市將真正成為經濟的晴雨表。

(晴溪)


孫建波


股市應該是經濟的晴雨表,但我們的股市由於制度、結構、管理等一系例問題沒有處理好,所以失去了股市應有的功能,投資、融資。有部分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不是拿融資來發展公司的生產業務,而是成為億萬富翁的最快捷徑。所以得到融資後要不多長時間,公司就虧損了,正常嗎?有很多不缺錢的公司也來圈錢,有好多上市公司根本沒有投資價值,因為有專家的忽悠,加上股民有賭博心理,造就了中國股市現況。如能讓股市成為晴雨表,要符幾個條件,一、投資有保障。二、上市融資要簡便,但監管力度要跟上,敢胡作非為者叫他人財兩空。三、新股發行成為利好。四、大股東賣股票對上市公司也成利好。辦法是有的,改革會給某些利益集團帶來陣痛。改革一定要解決投資、融資兩大難題,才能搞活經濟,搞活市場。


用戶80173109697


晴雨表?這又是什麼時候冒出來的論調?要是用國外的行情去套這個理念,那還說的過去;國內的,只能呵呵先了!

不信?且看當年的“四千是牛市起點”,最後落得一地雞毛。政策市的本質依然未變,談論晴雨表,有點好高騖遠了。

這一輪的反彈,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究竟是咋回事——化解股權質押危局才是重點。現在又提起這個,其潛臺詞已經很明顯:要離場的基本已套現,接下來的走勢就交給市場了,否則,咋能算是經濟的晴雨表!

樓市是夜壺,股市,連夜壺都算不上!它原先的本質就是為了給企業解困,所謂圈錢是也!後來又多了一重使命——蒸發掉氾濫的貨幣。政策,是其永遠擺脫不了的緊箍咒。

如今,要做大做強資本市場,起碼得跟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相匹配,所以才有了科創板。這既是現實的需要,又是歷史的必然,更是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過去的已是爛賬,未來足以期待,但關鍵,還是當下所做的抉擇。希望,十年的復興牛,不再是夢!


蟄冬至


人民日報作為官媒,其評論自然會帶有官方意志,正確與否大家心裡有底就好。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首先是來自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奉行的主要是市場經濟,很多時候,其經濟情況會反映到股市上來。比如企業業績好了,估值相對低,自然會吸引資金買入,資金買入股價就提高,整個市場都好,股市自然好。

其次,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還有一個前提就是穩定成熟的市場,不穩定的不成熟的市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時常颳起狂風,下起暴雨,這樣的環境能生存就算不錯了,遑論能反映經濟情況了。A股就像一個不成熟的市場,有著各種不穩定因素,比如成熟市場不會出現股權分置改革這樣的事情,也不會有資金、槓桿突然大規模進入市場的現象產生。

以後A股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那是必然的,當下A股就如20來歲的青年,有諸多成長的煩惱,大起大落實屬正常,待到歷經磨難自然處世不驚,有條不紊地反映經濟運行狀況,這需要時間,我們也不必過於苛求。

成熟市場有成熟市場的優勢,發展中的市場也有它的優點。發展中市場一年能翻幾倍乃至幾十倍,這是機會,您能想象美國股市一年翻幾倍嗎?當然,享受高收益的同時我們也承擔著相應風險。

關注瞭解更多財經觀點。

浮沉市


股長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個結論不人民日報發明的,而是股市的內在規律和世界各國股市運行的客觀總結。但為什麼我們的股市會背離這個規律呢?分析其原因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和警惕。一是機制不完善,制度不建全。人為因素在操控,給一些人鑽了空子,發了大財,極大的損害和挫傷了股民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試問現有多少一般群眾敢投身股市?二是股票市場不是以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在運行。沒有按市場經濟的規律操作,一些利益集團暗中運作,破壞了股票市場正常有序的發展。三是頂層設計有瑕疵,監管不力,掌控無方,缺乏創新精神和責任擔當,把一付好牌打爛了,把股民的熱情扼殺了,使中國的股市在世界證卷界成了一枝獨特的奇葩,是唯一與經濟發展不掛鉤,不同步的,如果再不改變這種狀況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負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