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1000個魚雷從四面八方同時對美國航母編隊發射,能否擊沉它呢?

愛在深秋4279091


航母編隊是目前海上對抗中戰鬥力最強的作戰單位,尤其是美國海軍裝備的大型核動力航母,噸位大、結構複雜、戰鬥力和防護能力都十分強悍,如何有效攻擊航母及其編隊一直是各海軍強國重點研究內容之一。問題中所說的用1000枚魚雷攻擊航母編隊,以現代魚雷的技術性能來說,打擊效果肯定非常理想,即便是美國最強大的核動力航母編隊也難逃被毀滅的結果,但從實際海上作戰來講,能夠在同一作戰區域發射1000枚現代化魚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何有效打擊航母及航母編隊,一直是各海軍強國重點研究內容之一
魚雷攻擊是海上對抗中效果毀傷效果最強的方式之一

航母是現代海上力量的核心,也是海軍強國的重要標誌。目前裝備航母的國家有十幾個,技術最先進、戰鬥力最強的是美國的“尼米茲級”及最新的“福特級”大型核動力航母。以“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為例,其滿載排水量超過10萬噸,全艦上下共有數千個大大小小的隔間,採用高強度特種鋼材建造,結構強度和抗沉性都非常優異。而航母出動一般都會伴隨多艘護航艦艇,“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編隊一般包括2艘攻擊型核潛艇、4-6艘宙斯盾驅逐艦/巡洋艦以及1艘大型補給艦等。因此,整個航母編隊是一個攻守兼備的強大作戰整體,防空、反艦、反潛以及對陸攻擊等都十分突出。戰鬥力及防禦能力都十分強悍的航母戰鬥群

航母擁有極強的抗沉性,圖為歷經25天攻擊(間斷性)才沉沒的“小鷹級”航母(“美國號”)

魚雷是重要的反潛、反艦武器,尤其是現代魚雷,更是技術與殺傷力高度集中的武器,全球能夠獨立設計、製造現代化魚雷的國家也就只有美、俄、中、歐(德、法等)等少數國家。以美國MK48 533mm重型魚雷為例,戰鬥全重約1.5噸,裝備150公斤的高爆戰鬥部,採用線導、尾流自導等綜合導引方式,威力大、命中率高,由於攻擊艦艇水線以下部位,毀傷能力要遠大於同樣戰鬥部裝量的反艦導彈,一發既可以造成5000噸級水面艦艇喪失戰鬥力甚至沉沒,即便是對於“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這樣的大型艦艇,命中10發也肯定能夠讓其失去作戰能力,剩下的就是等著捱打的份兒了!

現代魚雷的一般結構美國MK-48重型魚雷發展圖譜,單發價格已高達500萬美元左右
俄羅斯“風暴”超空泡重型魚雷,航速可達200節

如果是1000枚現代化的重型魚雷攻擊航母編隊,那麼交戰距離最多也就是在30-50公里,在如此近的距離內航母編隊的展開範圍也十分有限,假設航母編隊的艦艇分佈在半徑10公里的區域,也就是約310平方公里,1000枚魚雷同時出現在這個區域內相當於1平方公里至少有3枚枚魚雷,艦艇連足夠的機動空間都沒有。目前艦艇能夠反制魚雷的手段比較有限,包括反魚雷魚雷、深水炸彈攔截、魚雷誘餌等,但對於採用線導、聲自導、尾流自導等綜合導引方式的現代魚雷,攔截、欺騙效果並不好,能夠保證50%的攔截效果就已是非常逆天了,500枚魚雷攻擊1艘航母、2艘核潛艇、6艘護航驅逐艦級1艘補給艦共10艘艦艇,每艘艦平均遭受50枚魚雷攻擊,完全沒有任何生還可能,即便是抗沉性逆天的大型航母,也難逃被擊沉的命運!

常規潛艇裝填某重型魚雷魚雷水下攻擊效果圖

類似1000枚魚雷、1000枚反艦導彈、1000架戰鬥機等攻擊航母編隊的說法,其實都是一廂情願的臆測罷了,實際情況中不大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目前全球範圍內能夠同時在同一交戰區域發射1000枚魚雷或者反艦導彈的國家幾乎沒有,就算有,在艦艇或者作戰飛機集結過程中肯定會遭受攻擊,也沒有同時發射如此數量魚雷或者反艦導彈的機會。這樣的戰場假設,其實也是從側面反映了航母及航母編隊強大的作戰和防禦能力,這也是目前為何各海軍強國要重點發展航母的原因之一。
不論是魚雷還是反艦導彈等,想要擊沉航母都需要有一定的數量,這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威吶解析


如果一千枚魚雷同時對美國航母發動襲擊,別說全中,即使攔截成功率達到三分之二,那也還剩333枚,以中美俄三國主流的魚-6、Mk48、53-65型重型反艦魚雷為例,殺傷部平均重量兩百千克,裝藥平均一百千克,333枚就是3.33萬噸TNT當量,這威力比廣島原子彈都大,加上魚雷都是攻擊水線以下位置,超強的空泡效應直接能把航母拱翻,撕成碎片!別說是現役尼米茲,就是福特級又如何?333枚魚雷直接教做人!(一枚MK50魚雷就直接把3000噸排水量的澳大利亞河級護衛艦炸成了兩段,333枚把十萬噸級航母送航母進海底簡直不要太容易)

可是現實中用一千枚魚雷攻擊航母真的能夠實現嗎?答案是不能!

以世界上帶彈量最大的海狼級核潛艇來看,它一次可以攜帶50枚重型魚雷,一千枚的話那就必須使用20艘海狼級核潛艇。如果使用俄羅斯人的基洛級潛艇,一次最多帶18枚魚雷,那麼最少需要56艘才能發射一千枚魚雷。而20艘海狼級或者56艘基洛級這樣的逆天存在,目前地球上還沒有任何國家擁有這麼強悍的實力,即使美國人也做不到同時在一個海域集結這麼龐大的潛艇群。
(海狼級魚雷艙)

那麼我們再試著思考一下,魚雷射程有限,通常只有幾十千米,所以潛艇必須貼臉埋伏,而航母戰鬥群水下有專職反潛核潛艇,水面有反潛護衛艦、驅逐艦,天上有反潛機,這麼完整的反潛體系,你藏一艘兩艘潛艇還有實現的可能,你幾十艘潛艇堆在一起,是欺負航母家無人嗎?是認真的嗎?

其次從性價比上,一千枚魚雷打航母也不划算,魚雷特別是重型魚雷都不便宜,例如美軍的MK48魚雷目前價格500萬美元一枚,一千枚出去就是50億美元,這價格已經超過尼米茲級航母45億的造價了。再加上可能遭遇反潛損失的幾億美元乃至幾十億美元一艘的潛艇,即使一千枚魚雷打掉了航母,最後的結果還是得不償失!所以我們就別瞎想了,真正的魚雷打航母最多就是十幾枚,打中了就是買賣大賺,打不中也不至於血虧!


(重型魚雷和彈道導彈一樣都是大國利器,沒錢沒實力的根本玩不起!)


軍史吐槽君



總是想將航母這樣擊沉是吧?
然後它就沉入海底了,這其實是美軍對退役的CV66“美國號”當成了靶艦,使用各種艦載武器、航空彈藥對其進行攻擊,以檢驗現代兵器對航母的傷害,並且將採集到的數據用在以後的航母設計與建造上,比如現在的“福特級”航母。

其實,這個問題提出來有些“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味道,重型反艦魚雷是價值非常昂貴的水中兵器,其價格要遠遠超過一般的反艦導彈,美軍核潛艇目前所使用的MK48型反艦/反潛魚雷,在1990年代初期就價值150萬美元一枚,到了現在就得500萬美元一枚,這樣的魚雷要是發射一千枚得多少錢?海軍不得“破產”了?


美軍MK48型反艦/反潛兩用魚雷,魚雷是製造工藝要求非常高和結構非常複雜的武器,世界上也只有7,8個國家可以製造先進533毫米口徑的重型魚雷…它的價格比一般的“戰術戰斧”巡航導彈貴很多。

同時要發射1000枚魚雷就得需要100艘以上的潛艇,因為目前的潛艇通常只有6~8個魚雷發射管安裝在艇艏部,如果間隔2分鐘發射一枚(必須間隔發射,否則有可能出現兩雷相互干擾、相互追逐甚至導線纏繞)將魚雷管裡的魚雷都發射完畢數量是在600~800枚,同時發射1000枚還需要增加潛艇的數量,100多艘潛艇的擁有數量目前哪個國家都不具備!另外就像前面說的,過多的魚雷同時發射會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發生,100多艘的潛艇聚集也會形成巨大水下噪音,聲吶根本探測不到航母編隊的方位!甚至巨大的噪音反而給發射出去的魚雷提供巨大的噪音源,它要“反戈一擊”的!


通過上面真實情況的分析,現在既沒有100多艘潛艇擁有數量的國家,在戰術運用上也不可能同時發射1000枚魚雷,並且100多艘潛艇聚集反而給航母編隊的反潛力量提供練習的絕佳目標

現代航母編隊防禦是非常嚴密的,要想突破航母編隊的防禦圈就必須進行立體化打擊,太空、空中、水面、水下,四維空間聯合作戰、體系化作戰才行!僅靠一種武器根本不可能殲滅航母編隊!


皇家橡樹1972


多少魚雷不是關鍵,關鍵是怎樣在有效距離發出魚雷。如果按提問者所訴:一千枚魚雷是可以擊沉美航母的,既使是比現在大十倍的航母都可以擊沉,擊毀(包括整個編隊)。按理論:擊沉一艘航空母艦隻需四枚魚雷。但必須全部擊中,最佳擊中方式:魚雷按順序發射,就是一連發射四枚,都是一條線。精確測出航母航行速度,使得魚雷全部打擊一個點。這是理論(因為航空母艦本身設計十分科學,一枚導彈,魚雷只打中一個點是不能對其造成重創的,因為有大量的隔水倉,一彈只可打壞一個而已)。但實際操作非常難。必須完成以下所有步驟:一,潛艇,魚雷艇,或驅護艦,首先要接近目標八公里(魚雷有效攻擊距離,魚雷攻擊機除外)。二,發射必須是測量精確(由於海浪風向測量非常難)。三,保證這四枚魚全部擊中一個點而不能被攔截(一枚都不可以被攔截或打偏)。做好這些後:美航空母艦就沉入大海了。但必須要講清:一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至少有四艘宙斯盾驅逐艦,兩艘潛艇(核潛艇)一到兩艘導彈巡洋艦,一艘導彈補給艦(也有攻擊防禦性)。而戰時可加一倍或很多倍護衛艦艇。護衛艦和航母本身都有反潛導彈和反潛直升機(反潛機)。所有的護衛艦和航母本身都是安裝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不論反導反潛都非常靈敏。單指一艘宙斯盾,配置愛國者(或其它)反導防空導彈,可在0.5秒內捕捉到六百個目標,可同時對四十到六十個目標作戰(美宙斯盾有128個導彈發射管,中國神盾有48個)。水下護衛潛艇(核潛艇)都配置了最先進的聲納探測系統。那怕是條魚也不會放過。而該探測系統探測範圍要遠遠超過魚雷有效攻擊距離(對方是難以靠近的,可發射水下導彈或魚雷攻擊,或通報反潛機獵殺對方潛艇)。當然航空母艦本身防禦也是非常厲害的,具備類似護衛艦全部功能,不必細解。這只是單方面防禦魚雷和導彈。(注:無論水面水下艦艇是很難或無法接近航母編隊的。或者說達到魚雷有效攻擊距離的)所以說:不會出現千枚魚雷攻擊航空母艦的情況。也不會有四枚魚雷可以擊沉航母的情況,但若大戰來臨,航母會被重創或者受傷是可以發生的,幾枚魚雷,導彈或數枚打中航空母艦是可能的。但直接擊沉的概率非常小,但理論上可以有。今天問答不包括對飛機的防禦。如果老夫若把防空再細膩,還得寫這些。謝謝再見


老夫有話說5


理論上只要12枚旗式魚雷在不擊中航母的時候同時引爆就可以擊沉一艘企業級航母!這是英國軍事專家在當時做出的理論測算。旗魚魚雷總重1850千克,魚雷裝藥量249千克,引爆一枚旗魚魚雷可以造成深30米,直徑80米左右的漩渦。而12枚旗式魚雷同時引爆可以製造直徑500米,深80米的漩渦坑,可以直接把航母吸入海底灌滿海水。

其次,只要四枚旗魚魚雷在命中同一側鉉的時候也可以直接把航母炸成兩段。當時英國曾拿巡洋艦做過測試,一枚旗魚魚雷可以製造直徑18米左右的巨坑,四枚魚雷可以製造4個18米大坑,然後魚雷爆炸還會造成直徑200米,深50米左右的漩渦,這些漩渦會先把航母抬高20米然後再摔下來,直接落差在70米左右,這樣的劇創可以讓航母龍骨直接斷裂,並從內部撕裂成兩半,鑿沉航母。

所以呢,對航母威脅最大的就是4管魚雷齊射。只要有一艘潛艇埋伏在航母必經之路,然後用4管魚雷瞄準並命中美軍航母,就可以把美軍航母送入太平洋餵魚。


優己


單單說1000枚魚雷是否能擊沉航母,答案是肯定的,不要說1000枚,500枚都足夠擊沉1個航空母艦戰鬥群。

首先要明確一點:現代魚雷的技術水平可不是二戰時期的那種直航魚雷能比的,現代魚雷可以是“高科技玩意”。二戰時期的魚雷發射後只能走直線,沒有制導甚至可能命中後都不爆炸,這是因為早期魚雷技術不到位的原因。下圖為二戰時期日本聯合艦隊在各次戰鬥中投放的魚雷數量和命中數量記錄,可以看到有三分之一的戰鬥魚雷沒有命中。

而現代魚雷不同,現代魚雷普遍都具備線導和自導技術,命中率遠遠比二戰時期的魚雷要高的多。就算1000枚魚雷中30%的命中概率,那麼也至少有300枚會命中,這麼龐大的數量不僅僅會搞死一艘航空母艦,恐怕整個戰鬥群的各艦都免不了“餵魚”的局面。要知道,美國1個航空母艦打擊群編制1艘航空母艦、1-2艘導彈巡洋艦、2-6艘導彈驅逐艦、1-2艘攻擊型核潛艇,滿打滿算11艘軍艦,其中萬噸級的只有航空母艦自己,其餘軍艦都是1萬噸以下(忽略戰鬥支援艦這個“奶媽”),抗打擊能力實在有限。下圖為美國“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約翰 楊”號在2004年4月11日實驗中被擊沉的過程,擊沉他的是1枚Mk-48 ADCAP重型魚雷,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噸位只比“斯普魯恩斯”大1000噸左右,也就是說“阿利伯克”一般不會撐過2-3枚MK-48的命中。

至於航空母艦的防雷能力自然比那些驅逐艦要強的多,本身“尼米茲”級就極為重視防護與損管能力,側舷都設置專門的防雷艙結構,從船底到飛行甲板都是雙層殼體結構,內外層殼體之間由“X”型結構連接,內部設有23道橫向隔壁,縱向設有10道隔壁,這樣全艦就形成2000多個水密隔艙。在這種嚴密的防護和逆天的損管下,“尼米茲”的抗打擊能力自然是超過上面那些萬噸以下的作戰艦艇。但是再強也架不住多啊,100枚魚雷怎麼樣?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所以在數量及其龐大的魚雷面前再強的防護也無法挽回被擊沉的結局。上面提到的MK48重型魚雷裝藥為610磅PBXN-102,而這個PBXN-102單位重量威力相當於TNT炸藥3倍(這是個通俗的說法,簡單對比這兩種炸藥的威力)。而且MK48還配備近炸引信,專門在目標下方爆炸用於攻擊艦船的龍骨部分。

但是有個問題我想說一下,如何做到同時打出1000枚魚雷呢?要知道美國的“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是帶彈最多的潛艇,可以攜帶50-52枚魚雷,即便這樣也必須要有20艘“海狼”才行。而且魚雷發射後需要再填裝,一波能打出去150枚去就不錯了。而普通的潛艇根本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攜帶那麼多魚雷,往往需要幾十艘一起來,但是美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也有外圍的反潛網絡,魚雷射程只有50公里左右,而航空母艦戰鬥群分佈的範圍達到上百公里。只能說1000枚魚雷這個條件太過於理想化,沒有考慮發射時間差、沒有考慮航母戰鬥群的自身防禦問題、沒有考慮魚雷的攻擊範圍問題等等等。所以還是看看就好


雛菊西瓜Peterpan


這個問題很好!

攻擊美國航母估計很多人都在想,特別是現在的航母都是編隊作戰,估計對方很難突破航母的防禦體系對航母實施攻擊的。

如果如題所說,有1000枚魚雷攻向航母,航母周邊有許多戰艦護航,那魚雷得先突破這些戰艦的攔截才行,即便是有些突破,還得對抗航母本身的攔截系統。另外,發射這1000枚魚雷的平臺能否在發射前有機會發射也是個大問題,因為它們同樣要面臨著航母作戰體系的打擊。雖然沒做仿真定量分析,但感覺對航母有威脅,但不會太大。


東山軍迷


又有人折騰航母了,連一千發魚雷都出來了,只能說這群人完全不知道一發魚雷的價格有多貴,

上世紀90年代,一枚MK48型魚雷的造價就需要花費350萬美元....現在,一發mk48重型魚雷怎麼也得四五百萬美元。

幾十億的魚雷.....的美國血賺.....

再說你都用得上1000枚魚雷,幹一艘航空母艦的直接上核彈多好啊。



這個1000發魚雷,無論如何想要發射這麼多魚呢,你至少需要500架戰鬥機。(一個掛兩枚,能不能掛得住還得另說?...500架戰鬥機等於至少五艘航空母艦。或者說七艘以上的航母

而在一般情況下,一艘潛艇的發射管數量一般為6-8個,也就是說至少需要100多艘的潛艇。.....

全部潛艇都掄起來打一艘航空母艦,美國依舊是血賺的一比。

就算你用的全部是火箭助推魚雷,先甭管這怎麼來的,就當它有。就算一艘軍艦128個坑也至少需要10艘軍艦,全部裝載魚雷

對於能幹出這種事兒的,還是直接把他槍斃了


嘯鷹評


回答這個問題,說實話有點為難,因為一切只能假設。

真要實現這個攻擊任務,要突破以下四個難題。

第一個難度:1000枚魚雷誰來發射?

發射魚雷,主要靠水面艦艇、潛艇、飛機三種形式。水面艦艇、潛艇,一般情況下一次發射最多6枚魚雷。如果飛機也能一次發射6枚的話,那1000枚至少需要170艘水面艦艇、潛艇,或者170架飛機。

第二個難度:能不能同時發射?

魚雷不同於導彈,是需要達到一定的距離才能發射的。而在這個距離內,還沒等到你發射,差不多就已經被航母編隊幹掉了。

第三個難度:能不能夠突破航母本身的攔截系統。

第四個難度:能不能夠突破航母編隊所有護航艦艇的防禦體系。

突破了以上全部四個後,按目前的標準看,真正能夠擊中整個航母編隊的魚雷,應該不會超過10%,也就是100枚左右。

這100枚中,再能夠落到航母自身頭上的,也算它10%,就是10枚。

理論上說,除非被擊中了航母自身的要害部位,否則不可能擊毀噸位巨大的航母,更不可能擊毀其所帶領的整個編隊。

結論:如果如題所說,有1000枚魚雷攻向航母,航母周邊有許多戰艦護航,這些魚雷對航母雖有威脅,但不會太大。





果園村達人


1000枚魚雷,哇哈哈哈哈 好大手筆。首先,這種情況是不成立的,但加上一個如果的話,如果這1000枚魚雷有多數魚雷命中航母的話,雖然不能保證航母能沉,但航母必然會瞬間報廢。


並且,這相當於對航母進行飽和攻擊,在這種局面下,雖然有可能保證航母不沉,但這艘航母在未來也很可能會報廢,畢竟如此摧殘,航母大修的費用遠不如新建一艘航母,所以這和將航母擊沉沒有太大區別。

但要知道,1000枚魚雷從四面八方想向航母發起攻擊,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客觀來講,1000枚魚雷同時間發射的話,就意味著航母被1000艘軍艦包圍,還是搭載魚雷的軍艦。

這個時候,為何要將航母擊沉呢?直接逼迫航母投降豈不是更好?更何況,魚雷造價有多貴,你知道嗎?這麼多魚雷之為一艘航母,在筆者看來,根本不值的,除非是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