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亞吉鐵路是生命線,也是“一帶一路”典範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亞吉鐵路是生命線,也是“一帶一路”典範


“埃塞俄比亞-吉布提鐵路的暢通,不僅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典範,同時也是南南合作的典範。”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託加表示,中國是埃塞俄比亞重要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很多中國企業入駐並投資埃塞俄比亞,在當地有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如果你想了解真實的中國,就來中國走一走”

孫超:在擔任駐華大使之前,您來過北京嗎?

特肖梅·託加:這是我第二次來到中國。我曾在2008年來過中國,現在想想那已經是11年前了。

當時我作為埃塞俄比亞人民代表院議長被正式邀請訪問中國,時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先生接待了我,訪問了北京、廣州等地。

儘管第一次來到中國是官方出訪,但卻給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此次我擔任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來到中國,擔負著促進雙邊關係發展的使命。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亞吉鐵路是生命線,也是“一帶一路”典範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託加

孫超:兩次來華您的感受有何不同?

特肖梅·託加:當人們想要了解中國時,只通過文獻和影像資料是遠遠不夠的。我經常會告訴他們,如果你想了解真實的中國,就來中國走一走,這樣才能真正瞭解中國的影響力和重要性。北京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令人十分驚歎。

中國有四個方面令我思考:其一是中國的規模。中國幅員遼闊,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三。其二是中國的人口。中國有14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三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其四是中國的改革。

這四點也是我對中國的總體印象。在現代歷史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能與中國在過去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相提並論。幾億中國人民擺脫貧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獲得了極大的改善。中國在很短的時間裡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非合作是雙贏的結果

孫超:中國和埃塞俄比亞於1970年建交,2017年兩國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兩國合作一直被視為中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典範。您如何看待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特肖梅·託加:埃塞俄比亞和中國同屬文明古國,我們是老朋友。自1970年正式建交,兩國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我相信未來兩國關係將會日益密切。

2017年,我們的總理正式訪問北京,習近平主席將兩國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這不僅是中國方面的最高級別雙邊關係, 也是埃塞俄比亞與各國之間的最高級別雙邊關係。當前兩國關係處於歷史上的最好時期,高度互信、互惠互利。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亞吉鐵路是生命線,也是“一帶一路”典範


▲ 2017年6月29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民走下輕軌列車。這條由中國企業建設並運營的城市輕軌堪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中國是埃塞俄比亞重要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很多中國企業入駐並投資埃塞俄比亞,參與當地很多的基礎設施建築項目。此外,中國是埃塞俄比亞的主要貿易伙伴,儘管中國處於貿易順差,但中國向我們開放了經濟市場,使埃塞俄比亞等最不發達國家可以零關稅向中國出口產品。未來埃方出口產品要提高質量和數量,縮小貿易逆差,進一步促進整個非洲的現代化。

兩國在地區問題上也是堅定的夥伴。中國為非洲的維和行動貢獻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也是世界上對維護埃塞俄比亞和平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兩國將致力於解決地區間的衝突和熱點問題,攜手解決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亞吉鐵路是生命線,也是“一帶一路”典範


之前埃塞俄比亞和中國的合作基於兩個重要的框架機制,分別是“優先權國家”和“中非合作論壇”。從“優先權國家”角度來看,兩國關係超過了一般的合作伙伴,證明中非合作是雙贏的。此外,作為中非合作論壇的成員國,埃塞俄比亞一直都是積極參與者之一。2018年9月,埃方總理來到北京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


“一帶一路”為分享經驗提供平臺

孫超: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您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

特肖梅·託加:埃塞俄比亞和中國歷史上就存在貿易往來,雙邊貿易可追溯到中國漢代。

21世紀我們擁有大量的機會,但同時也面臨全球性的巨大挑戰, 我們需要“一帶一路”這樣宏偉的計劃,將一切都聯結起來。“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埃塞俄比亞與中國的戰略伙伴關係旨在實現兩國之間的聯通,包括民心相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政策溝通,更重要的是提供合作平臺。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也是埃塞俄比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原因。

我們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並已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實施了一個主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埃塞-吉布提鐵路(亞吉鐵路),它由中國公司支持建設,聯通了出口和進口。這條鐵路對埃塞俄比亞人民來說至關重要,可以說是我們的生命線。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亞吉鐵路是生命線,也是“一帶一路”典範


▲ 2018年3月25日,在亞吉鐵路一列列車上,列車員核實旅客車票。由中國企業採用全套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建造的非洲第一條跨國現代電氣化鐵路——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鐵路,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當然“一帶一路”倡議也會經歷挑戰。它本身就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宏偉項目,如今已經得到了126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所以組織政策、實施能力、資金能力和技術能力都將接受更多考驗。

如果各國之間具有良好而強有力的政治承諾,彼此之間就會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分享經驗。將這麼多不同國家凝聚起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更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倡議為解決各國雙邊和多邊關係中挑戰共同利益的全球性問題提供了平臺。

孫超:埃塞俄比亞政府鼓勵建設產業園,與“一帶一路” 倡議緊密對接,與中國合作建設了東方工業園等50餘個工業園。您如何看待這一措施?

特肖梅·託加:中國企業已在埃塞俄比亞進行了一些項目,幫助埃塞提升工業發展和生產力。目前有幾個產業園區在建設當中,產業園區的聚集效應將提升產能,同時也會吸引外資,為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亞吉鐵路是生命線,也是“一帶一路”典範

埃塞俄比亞工業園大門

建立產業園區是第一步,我們還需要讓投資者將資本真正投入工業園區的工廠。沒有投資者的園區就僅僅是一個空地。

要發展經濟就必須促進生產和銷售。實際上我們多年來也一直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出口和貿易。我們不能只依賴農產品來提高出口量。過去我們一直在出口無加工和無附加值的原材料,比如埃塞俄比亞純咖啡。我國的咖啡品質非常好,經過加工,可以賣出7倍於原材料的價格。農產品要在全產業鏈上增加附加值,改革勢在必行。


亞吉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典範

孫超:中國目前是埃塞俄比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投資來源國和工程承包國等。在吸引更多投資方面,埃塞俄比亞是否有具體的計劃和行動?

特肖梅·託加:首先,中國是經濟領導者,我們希望確保能夠吸引到更多的中國投資。這是我工作的第一要務。

其次,我們正在著手解決官僚主義問題。政府機構正在進行改革,以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務。希望在兩年內有所改善,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保護財產和提高司法效率也將有利於外國直接投資。針對外國直接投資者所需的投資確定性和投資安全性,我們將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外匯的穩定性,保持穩定的發展模式、持續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和最佳的政府治理。我們擁有非常強大的政黨和政府來保障這些需求。

孫超:您認為國際合作怎樣發揮更好的作用?

特肖梅·託加:以埃塞俄比亞-吉布提鐵路項目為例,這條鐵路可以說是我們的生命線。吉布提是我們的重要戰略伙伴國家,大約80%到90%的貨物需要從吉布提港口運輸到我國。在未開通鐵路之前,從吉布提運輸貨物到埃塞俄比亞要用卡車,需要幾天的時間,而現在只需要10個小時。不僅時間縮短了,運貨量和乘客數量也大幅增加。兩國的合作也更加廣泛。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亞吉鐵路是生命線,也是“一帶一路”典範

亞吉鐵路

同時,這不僅是地區合作的一部分,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不僅我們兩國從中受益, 還有更多的國家將從中受益。埃塞俄比亞-吉布提鐵路的暢通不僅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典範,同時也是南南合作的典範。

作者 / 孫超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編委、國研智庫副總裁, 著有《新秩序:各國大使眼中的“一帶一路”》

本文已由百通社獲得中文轉載權。部分內容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