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河市6萬畝稻田將獲重生

本報訊(姚麗麗 記者徐舉)記者日前獲悉,經過科學測算、綜合研判,在保證城市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大連市委、市政府作出決策,今年恢復朱隈子、轉角樓兩大灌區農業供水,莊河市總面積6.04萬畝稻田將喜獲重生。

為優先保障大連城市供水,2015年至2018年,莊河市停止供應英那河等三大灌區9.8萬畝水田灌溉用水,其中包括朱隈子灌區1.4萬多畝、轉角樓灌區4.6萬多畝。停水後,位於高臺或排水方便的水田改種旱田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低窪水田實行水稻旱種,採取水稻直播、雨季進行水管的辦法。部分保水條件較好的水田,採取方塘蓄水、攔河截潛等措施,進行水稻插秧,節水種植。經過四年多的蓄水積累,朱隈子、轉角樓水庫具備連續三年恢復農業供水條件。英那河水庫還將優先保證城市供水,繼續停止農業供水。

朱隈子、轉角樓灌區恢復農業供水工作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系統工程,莊河市委、市政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周密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實,各項工作正在強力推進中。按照《莊河灌區2019年恢復農業供水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確保今年5月中旬開始供水、插秧,6月上旬完成插秧任務。

據莊河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恢復供水涉及的光明山鎮、太平嶺滿族鄉、徐嶺鎮、蘭店鄉、興達街道、大營鎮、青堆鎮、鞍子山鄉、栗子房鎮全部積極行動起來,育苗、化肥、種子等準備工作現已全面完成。灌區層面供水修復工程主體完工,目前正加緊進行支渠修復、清淤,並開始整地,確保不誤農時。青堆鎮河川村黨總支書記王乃全告訴記者:“俺們村有水田11000畝,前幾年停止供水後,有6000多畝水田改成旱田。旱田產量低,收入少。恢復種水稻後,每畝產量可增加200斤左右,收入能增加200元左右。現在就要恢復供水了,老百姓可高興了,說是再也不怕天旱了。現在大夥兒幹勁很足,這幾天就可把渠道清理好,接著開始翻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