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大面積吸儲意味著什麼?

這是龍先森


銀行大面積吸儲意味著什麼?對於銀行來說當然是資金越多越好,資金越多銀行賺的錢就多,利潤就高,吸儲是銀行的立行根本,銀行沒的儲蓄存款銀行就沒有辦法做生意,就沒有資金放貸,銀行就沒有利潤。這幾年由於互聯網金融和民間金融的快速發展,對銀行的衝擊很大,再加上這幾年我國的銀行快速擴容,新增加的銀行越來越多,大量的互聯網金融及民間金融,還有大量新增加的銀行,他們的資金來源其實都是搶原來老銀行的客戶和資金,這也間接加大了銀行吸儲的壓力。另外,隨著通膨的加劇和貨幣的貶值,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光把錢存在銀行太吃虧,必須要通過理財投資增加投資收入,民眾理財意識的覺醒,大量的民眾開始參與各種理財投資,例如,2019年股市的上漲讓大部分民眾開始將資金投向股市,而隨著股市的賺錢效應又進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人逐步進入股市,這就勢必加速銀行資金流向股市,進一步加大銀行儲蓄存款的壓力。

還有各類機構的理財產品,例如,信託,保險,以及互聯網理財產品,各種寶類的理財產品,也都在分流銀行的資金。對於銀行來說,一方面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創新一些新的儲蓄存款品種,滿足儲戶不同的儲蓄存款要求。

當然銀行除了提高服務質量和創新儲蓄產品之外,還需要提高專業化的金融服力能力,銀行的業務不光只有信貸,還有財富管理,還有投資銀行業務,而財富管理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這兩個板塊的利潤更高,風險更低,增長空間更大,但是,這兩個板塊的業務對銀行的要求更高。因此,銀行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p.s.有很多人問加頭條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麼加入圈子?

答:我現在只在圈子裡回答粉絲的提問,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為你解決投資難題和融資難題。為個人解決投資賺錢的問題,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資本運作和產業升級問題,建立企業融資平臺。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點擊這篇文章的下方“所屬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點擊到我的首頁,在導航條中最後一個是:圈子,點擊加入即可。加入後,你每天可以在“我的書架“查看更新,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我都將免費為您解答。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銀行大面積吸儲一個明顯的信號就是銀行缺錢了。

據央行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7月末,全國住戶存款餘額約為68.4萬億元人民幣。也就說中國人均存款餘額不到5萬元人民幣。今年6月,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長8.4%,跌至近40年來的“谷底”。

存款下降,是存款增速下跌的一個直接因素。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4月份居民存款大幅下降1.32萬億元,創下單月最大降幅。其中工農中建四大行個人存款較3月末下降9209.86億元,佔存款下降總額的77%。雖然此後止住了跌勢,但反彈乏力,7月份居民存款環比仍減少0.4%。

而導致銀行存款下跌的因素有哪些呢?讓我來給你說說,


1.理財行業的發展,加上隨著社會的發展,理財的觀念深入人心。餘額寶,打開了大家理財的新世界之門。市面上源源不斷的理財產品,讓大家意識到存在銀行收益率低且不靈活,還不如放在貨幣基金以及其他理財產品裡面。

2.房價物價的上漲,影響了國民的消費習慣。這幾年來房價,物價的保障。讓國民體會到實際的通貨膨脹率極高。存在銀行裡面的錢越存越不值錢,只能反客為主,借錢投資,提前消費,花未來錢做投資等等,讓手上的錢保值。

正如馬雲爸爸說的,銀行不做出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在這趨勢之下也會讓銀行作出一些變化去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


小白讀財經


國民存款減少的根本原因是通貨膨漲,錢放在銀行就縮水,十年前的一萬元和現在的一萬元能比嗎?再過十年一萬元還頂得現在的一千元嗎?所以不要怪老百姓不存錢,而是事實告訴他們不能存,有點錢不如去買房或消費掉。想想60、70年代,我們一發工資首先就去銀行存錢,還巴不得存三年、五年期,因為利息高一些嘛。那時物價穩定,十年米,面、油都不會漲一分錢。現在呢,什麼都在漲,一年一個樣,甚至一月一個價。誰還想存錢?如果國家保證,物價三年五年不準漲,我保證,銀行存款一定噌噌的往上竄。


陳學忠2


銀行大面積吸儲當然是意味著流動性緊張,銀行也缺錢,原來那種躺著賺錢耽誤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銀行都在想法設法吸儲,是因為如下原因:

一,互聯網金融吸納存款

現在互聯網發達,加上智能手機發展,人們上網時間加長。互聯網金融無處不在,大多數人微信和支付寶長期有餘錢,這就是無息存款啊。也可以理解為大部分閒置資金都在網上放著。

二,利息太低

銀行存款利息太低了,大家沒有動力為了那點利息去折騰到銀行線下排隊去存款,網銀使用也不方便,因為不是經常使用的工具,而且每家不一樣,跨行還需要手續費。一句話:利息低,操作麻煩。

三,人們投資意識增強

人們投資意識也增強,互聯網理財也很方便而普遍。更多人選擇其他投資,海外資產,證券等,這些也導致銀行存款低。

四,消費意識提高

有句俗話:七零後存錢,八零後投資,九零後負債。新生一代的消費意識提高,沒有存款的習慣。

總結:銀行存貸時代過去了,未來銀行進入金融服務時代了,境外服務,資產增值服務等等。銀行必須改革,在不改革,發展也會倒逼他們覺醒起來。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20多年創業經驗,天使投資人、《覺悟行果修渡》創投課導師、《財富人生密碼》財富增值課導師、《李合偉演講學院》創始人,感謝關注,期待與您深刻交流……


李合偉說


朋友們好!隨著美國的加息,世界各國也出現了這樣的跡象!咱央行的指導利率保持穩定!但銀行的的利率出現上浮,動輒上浮40%甚至45%……使老百姓真正的受益!同樣的錢,同樣的時間拿著利息更多一個字,好!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作銀行在大量的吸收資金!

銀行在短時間內不惜血本大幅向上浮動利息,閃取資金想來有以下原因:

一補充資本金!要想發展,就需要有資本金!

第二,應對未來可能的金融開放與競爭!

第三,應對同行業的競爭!

第四,來自市場的壓力!各類P2p理財信託證券,保險,理財產品,給銀行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第五,避免經營風險,完善合規……

第六,咱老百姓的理財知識越來越豐富,各類投資的渠道越來越多……

綜上所述,銀行大面積吸儲,一是適應社會經濟金融行業的發展,競爭!二是完善合規經得起監管,三是壯大自身實力,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希望銀行能夠不斷壯大,為儲戶們提供更好的存款儲蓄產品,以及安全的投資理財!


理財迦


銀行大面積吸收儲蓄存款,最直接的意味就是季末、年末又到了,每年的季末及年末都是銀行的吸儲大戰之時。這些時點銀行吸儲大戰“不是激烈,而是慘烈!”

銀行攬儲的困難性

目前除了大額存單,銀行普通存款早已對普通客戶失去了吸引力。如果地處中西部,還好,存款還有增量空間,在金融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東部,銀行的網點基本早已飽和,沿海隨便一個三線城市,往往聚集著20家以上的銀行金融機構,再加上互聯網金融等機構的滲透,對於東部的銀行來說,存款增量不是一般的困難。每到季末、年末時,東部的銀行吸儲大戰簡直是"慘烈"之極。

銀行攬儲的困難除了銀行之間的競爭,企業客戶、機關事業單位客戶的流失也是一個主要因素:“一方面,國家限制銀行對政府的授信、稅收等權力的"上交",間接導致政府可以放到銀行的閒置資金減少;另一方面,很多大型企業直接成立財務公司管理財務,不再依靠銀行管理資金。

銀行攬儲的手段

銀行拉存款的手段一般無非以下幾種:上調利率、減費送禮、抽獎等等。每到年末你可以去各家銀行逛逛看,到處都是存款送禮品或者提利率的,當然這個還是正規的競爭。

私底下,有的銀行為拉存款甚至會使用一些惡性競爭手段。比如,有的業務員給存款客戶許諾,除了利息,還會額外再給客戶多少錢,這個費用主要來自網點的營銷費用。

基本上各家銀行網點都會有專門的營銷費用,國有大行營銷費用少些、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營銷費用較多,其實這個也就是所謂的“買存款”,但是這個主要是對大額資金而言,小資金還沒法享受到這個待遇。而且這個其實是違規行為。

總結

銀行出現大面積吸儲也就意味著又一個季度或者一年即將結束了,隨著互聯網理財的興起,其實銀行以往的攬儲手段已經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如果無法創新(比如普通存款靠檔計息、結構性存款等)或者持續提供優質的服務更甚者直接提高利率的話,那麼在怎麼大面積撒網攬儲估計都沒作用,未來存款下降基本是鐵釘釘的事情。


鯉行者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銀行大面積吸儲包含很多層意識,或釋放了很多種信號。

首先銀行這種行為表明目前存款市場競爭激烈,如果不大面積吸儲就有可能使存款競爭陷入不利局勢,大面積吸儲也是不得已而之 的。

同時,它表明在存款立行的大環境下,銀行存款如果下滑其結局可想而知;尤其當前存款在各種新興金融業態衝擊下,分流嚴重,銀行存款增長大幅放緩,在這種趨勢下,銀行如果沒有緊迫意識、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就很有可能在競爭中敗北。

另外,銀行大面積吸儲也是銀行的一種常規性工作,現在上級行對下級行考核,存款增長任務是一個重要指標,存款直接與業績掛鉤,如果存款上不去,貸款規模就會被壓減,經營利潤就有可能下跌,高管業績與員工業績都會泡湯,所以大面積吸儲也是沒辦法為完成任務。


開偉觀察


銀行大面積吸儲意味著兩點,其一銀行缺錢了;其二銀行存款利率要上浮了。

(1)銀行缺錢了

銀行是商業化,貨幣是銀行的賺錢利器;銀行在吸存款然後放貸款這種業務之間循環的,銀行吸收存款付出低利息,然後用高利息放貸給有需要用錢的人。

所以可以得知當銀行大面積吸儲的時候就證實銀行缺錢了,銀行手中沒有什麼現金握手中,必須要進行一定的策略與方法吸儲,才能讓銀行緩解資金緊張的壓力,同時也為了自己有更多的資金放貸出去,這樣為銀行創造更多利益。



(2)銀行存款利率要上浮了

銀行大面積吸儲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上浮存款利率,當然還有一些比如存款送福利,送這個送那個也是一種吸儲的方法。最為有效而吸引儲戶的就是提高利息送錢,比送什麼都實在。

類似現在臨近過年了,各大銀行在央行基準利率之上上浮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在5%~100%之間,各家銀行上浮的存款利率幅度都有所不同,國有六大行幅度最小,小微村鎮銀行上浮幅度最大。

銀行出現大面積吸儲時候就證明銀行感覺到資金緊張有壓力,說明銀行缺錢了,而銀行缺錢最為有效的吸儲就是提高存款利率,一旦存款利率提高儲戶才有更大的動力把錢存銀行,不然銀行利息太低寧願把錢存入餘額寶,零錢通,京東小金庫之類的貨幣基金之內的利息都比放銀行高。

銀行間的業務都是一條類似生物鏈,銀行資金緊缺—大面積吸儲—上調存款利率—吸儲成功—下調存款利率—瘋狂放貸賺錢—銀行資金又緊缺—又吸儲!這就是銀行的生物鏈。


老金財經


銀行大面積吸儲,感覺這是銀行的一項持續性的工作。這意味著存款對銀行的重要性。做為一家商業銀行,最基礎的業務就是存款和貸款業務。而吸收存款是銀行開門營業的基礎。不是一直有銀行把“存款立行”做為經營理念嗎?

事實也是這樣的。如果沒有存款,相當於銀行沒有了資金來源,沒有了資金來源,拿什麼去發放貸款呢?我們中國現在的銀行,主要是以存貸款的利差來支撐收入的。

為了攬存款,銀行也是用心做活動的。比如,在元旦和春節兩節期間,銀行會組織開門紅營銷活動,在別的季節交替或者節假日,進行相應的策劃活動,或者發放獎品,吸引存款,或者提高存款利率,發佈新產品,招數多,給客戶讓利也大。

由於存款利率市場化,各家商業銀行可以自主確定存貸款的利率。所以,我們在和銀行打交道的時候,尤其是存款的時候, 不要忘記多做一下比較,儘量挑利率高些的銀行和存款產品來存,可以多得一些利息。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銀行需要大面積吸儲有二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銀行的流動性不足,這主要是央行貨幣收緊的結果。而目前銀行間隔夜拆借市場利率穩中有升,央行已經30多天沒有逆回購了,這說明銀行流動性寬裕,並不需要銀行進行大面積吸儲。

二是,臨近年末了,銀行方面由於要應對企業、居民、財政方面集中用錢需要,還要面對監管部門的MPA的考核,所以,通常在季末、年末要採取大面積吸儲的方式。通常銀行在年末會變相提高存款利率,比如,一些銀行給存款客戶發放禮品、贈送購物券,還對大額存款儲戶抬升利率。

雖然銀行在吸儲方面表現得比過去更加積極,但銀行儲蓄增速卻呈現大幅放緩的趨勢,截至2018年7月末,全國住戶存款餘額約為68.4萬億元人民幣。也就說中國人均存款餘額不到5萬元人民幣。今年6月,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長8.4%,跌至近40年來的“谷底”。

中國儲蓄存款增速大幅下滑的原因是:第一,現在中國年輕人都不願意存錢了,有的人把零錢放在餘額寶,有的人工資拿來還房貸,有的人成網上購物的剁手黨。年輕人多數對存錢不太感興趣。


第二,長期負利率,也使得銀行的儲蓄增速放緩的原因。目前銀行存款利率低於CPI 2.5%,長期的低利率讓人們選擇其他投資渠道,來博取獲得高收益率。


第三,現在除了銀行存款之外,還有很多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要遠比銀行存款高出許多,所以,居民資金都去買理財產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