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我們從古希臘文明的消失和古埃及文明滅亡的悲傷中一路走來,不禁要思考:四大文明古國因何只剩下了中華文明?因此我們又順著時光的河一路上行,穿越到了古巴比倫,因為這片土地上曾產生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神秘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蘇美爾人的太陽曆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為人類最古老的文化搖籃之一,灌溉農業為其文化發展的主要基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已有較發達的文化,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地處平原,而且周圍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有多個民族在此經歷了接觸、入侵、融合的過程,蘇美爾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亞述人、埃蘭人、喀西特人、胡裡特人、迦勒底人等民族先後進入美索不達米亞,他們先經歷了史前的歐貝德、早期的烏魯克、蘇美爾和阿卡德時代,後來又建立起先進的古巴比倫和龐大的亞述帝國。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將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推向鼎盛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其主要部分成為獨立的伊拉克。

神秘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楔形文字

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蘇美爾人於公元前3200年左右發明了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爾的書吏學校、三四千年前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的文學作品《吉爾伽美什史詩》、2600多年前藏有2.4萬塊泥板書的亞述巴尼拔圖書館、有前言和後記及282條條文構成的《漢謨拉比法典》、有重達30多噸的人面帶翼神獸守衛的亞述君王宮殿、古巴比倫人關於三角的代數的運算、公元前747年巴比倫人對日食和月蝕的準確預測、用琉璃磚裝飾的新巴比倫城和傳說中的巴別塔和巴比倫空中花園都是兩河文明的代表。

神秘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古巴比倫王國地圖

早在希臘文明興起之前,人類有記載的文明已經在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發展了幾千年,並向四面八方傳播。但是,這種文明始終缺少一種因素,並最終由希臘人將其補上。希臘人對純粹知識的探索和成就都非常偉大,現代的數學、科學與哲學都是起源於希臘;他們編寫內容詳實的歷史書,思考生活和世界,不受前人思想牽絆。人們至今還讚歎當時的希臘。

一、四大文明古國和他們的文字

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古代埃及發明了象形文字。之後古代巴比倫也出現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是用圖像來表意,古代中國也是使用象形文字,被命名為:漢字。公元前3000年代中葉,古代印度創造了印章文字。

至今中國還在使用象形文字“漢字”。而經過幾千年的演變,西方的象形文字已經演變成了字母。

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是它們孕育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並催生了農業和貿易。這片土地屬於國王,國王下面有軍事貴族和祭祀貴族。農奴負責耕種,他們歸國王和貴族所有。當時這片土地上有一種多神教,傳說國王與教中的神關係親密。

埃及與巴比倫在神學方面有許多不同。埃及人相信人死後靈魂要到陰間接受審判,之後再回到死者的身體中來;由此催生了木乃伊與金字塔。公元前四十世紀末到公元前三十世紀初,埃及的國王們興建了金字塔群。之後的埃及文明停滯不前,主要原因是宗教的保守主義。公元前十八世紀左右,閃族人攻佔了埃及。他們在兩個世紀的統治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唯一的貢獻是將埃及文明向外傳播出去。

巴比倫的歷史帶有更多的戰爭元素。閃族人打敗了原先在此的蘇美爾人,並從他們那裡繼承來了楔形文字。當時這片地區的城邦之間連年作戰,互相殘殺,最後巴比倫勝出,其他城邦成了附屬。

同古代宗教一樣,埃及與巴比倫的宗教也是生殖崇拜。大地是陰性的,太陽是陽性的。巴比倫的大地女神伊什塔爾在女神中地位最高。後來在西亞,她以各種名稱受到崇拜。希臘殖民者為她建築神殿,稱她為阿爾蒂米斯,也就是後來的女神狄阿娜。基督教把這個形象塑造為瑪利亞,也就是後來的“聖母”。

宗教與政府的結合會使得宗教被政治改變。宗教中的男神和女神會被賦予各種使命,比如保證大地豐收和戰爭勝利等。這些神像被安放到全國各地的神殿裡。

宗教與政治有了聯繫,也就自然與道德有了聯繫。法律是神明傳給國王的,因此觸犯法律將被看做是侮辱神明。宗教與道德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

巴比倫的宗教更關心當下,而不是來生。巴比倫當時流行並傳播了巫術、占星術等,還留給後世許多科學知識。比如,一天有24小時,圓周有360度,以及日食、月食的週期等。

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與它們周邊的民族不同,它們是農業文明,而周邊民族屬於遊牧文明。直到公元前1000年,他們還不能自己製造金屬武器,只能靠貿易與掠奪獲取。當時的貿易主要在海上。掠奪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商業開始發展。最早發展商業的是克里特島。公元前二十五世紀至公元前十四世紀,克里特島一直保持著一種先進的文明,被稱為米諾斯文明。

克里特島上的文明是一種航海文明,與埃及聯繫密切。埃及壁畫中就有關於兩地之間海上貿易的畫面。宗教方面偏向於敘利亞,但是藝術風格上克里特文化偏向於埃及。克里特島一直流傳在古希臘的傳說中。島上宏偉的宮殿米諾斯王宮在公元前十五世紀被摧毀,可能是希臘侵略者所為。其中的迷宮據說就是當時米諾斯國王請最著名的雅典工匠代達羅斯按照埃及雙面斧的迷宮建造的。克里特島的歷史是基於島上發現的埃及文物,以及埃及壁畫推斷而來的。

二、蘇美爾人是什麼人種?他們的文字為什麼和中文如此相近?

蘇美爾人,黃色人種,是歷史上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他們所建立的蘇美爾文明是整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最早,同時也是全世界最早產生的文明。

蘇美爾文明主要位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通過放射性碳十四的斷代測試,表明蘇美爾文明的開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約結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閃米特人(閃族人)建立的巴比倫所代替。這裡發現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這是目前公認的最早的文字記錄)可以被定期為約公元前36世紀。

【背景】 蘇美爾這個名字並不是蘇美爾人自己的稱呼,而是其它人給他們的名字,最早使用這個名字的是阿卡德人。蘇美爾人稱自己為“黑頭的人”(sag-gi-ga),稱他們居住的地方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ki-en-gir),阿卡德人所使用的Shumer這個詞有可能是這個名稱的一個地方方言的變異。蘇美爾人的語言、文化,可能也包括外表,都與他們的閃族鄰居和繼承人不同。過去有人認為他們是入侵者,但是考古發掘證明從公元前53世紀到前46世紀的早期奧貝德文化開始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居住文化就是連續的。今天的伊拉克南部乾旱的沖積平原是一個對當地居民來說很困難的地區。要在這裡生存下來,這裡的人必須有控制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能力來保證全年灌溉和飲用水的來源。在蘇美爾語中運河、堤壩、水庫這樣的詞非常豐富。奧貝德陶瓷與更早的北方的薩邁拉文化(前58世紀到前50世紀)的陶瓷是有聯繫的。薩邁拉文化的人利用底格里斯河及其支流的水來進行早期的、原始的灌溉農業。1980年代法國考古學家在今天的拉薩(Larsa)附近發掘出來的居民點非常明確地顯示出兩個文化之間的聯繫。在這裡八層奧貝德文化早期的陶瓷與薩邁拉文化的陶瓷並存。蘇美爾人從這裡向南擴展,他們高級的社會組織和技術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條件,他們有能力控制水,在一個困難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而當地原來的採獵文化無法與他們競爭。也有人認為蘇美爾這個詞只應該指蘇美爾語,實際上不存在隔離的蘇美爾人這個民族。在語言學中蘇美爾語是一個孤立語言,不屬於任何語族。阿卡德語屬於閃含語系。

【文化】 他們發明了人類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剛開始用圖形將豬,牛,馬,羊,莊稼等各種事物畫下來,發展到後來,圖形越來越簡單,於是就將圖形符號固定下來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頭的蘆葦杆刻寫在泥板上,然後曬乾,可以長期保存(這與以後由白種人腓尼基人創造的字母文字有本質的區別);他們創造了農業,培植農作物,發明了犁與輪子;他們開挖溝渠,創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統;他們發明了冶煉技術,加熱礦石成為液體,煉出了青銅,用於製造工具與武器,只是受到資源與技術條件限制,一直沒有發現鐵,青銅器也不能普遍推廣,大部分農人還是使用木製農具;他們創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學,非常相信迷信占卜;他們創造了城市,建立了12個城市國家,最大的國家有5萬人;建築的特點是:城牆是土石結構,房屋是土木結構,會使用經過曬乾的泥磚(這與白種人的巨石房屋結構有很大的區別)。蘇美爾文化有兩個中心,南部的埃利都和北部的尼普爾。這兩個中心的文化影響截然不同。尼普爾是恩利爾的聖地。恩利爾是陰間的主神。他給予人類的咒語和魔法可以驅動好鬼和惡鬼。他的領域在一座山裡,他的產物生活在地下。埃利都則是文化神恩基的聖地,他是光和善的神,地下的淡水的主宰,醫生和人類的朋友,他為人類帶來了藝術、科學、工業和文明。據說最早的法書是他的產物。埃利都本來是一個海港,它與外界的貿易和各種文化在這裡的融合對它的文化的發展無疑起了重要作用。它的世界觀與它的地理位置有關:它認為大陸是從海水裡冒出來的,就象幼發拉底河入海口不斷擴大一樣。在歷史紀錄開始以前埃利都的文化就已經與尼普爾的文化融合了。巴比倫似乎是埃利都的一個殖民地,而埃利都附近的烏爾則是尼普爾的殖民地,在那裡供奉的月神是尼普爾的恩利爾的兒子。在兩個文化的融合中埃利都的影響似乎佔主要地位。後期的蘇美爾法律保護婦女,而且婦女可以達到相當高的地位,但整個文化裡男人做主。技術 蘇美爾的技術有:輪、鋸、皮革、鐲子、錘子、鞍、釘子、大頭針、指環、鏟子、釜、刀、長矛、箭、劍、膠、匕首、袋子、頭盔、船、盔甲、箭桶、劍鞘、靴子、拖鞋、叉和釀酒。蘇美爾人有三種不同的船:皮船是由蘆葦和動物皮製的。帆船使用瀝青來防止水滲入。木船有時用人力或畜力拉。

【語言與文字】 蘇美爾語是一種孤立語言,它不與任何其它已知語言相近。將蘇美爾語與其它,尤其是烏拉爾-阿爾泰語系的語言聯到一起的企圖都沒有成功。蘇美爾語是一種黏著語,也就是說,它的詞由粘在一起的詞段組成。蘇美爾人發明了一種象形文字,後來這種文字發展為楔形文字。這是最古老的已知的人類文字。今天已經發掘出來的有上十萬蘇美爾文章,大多數刻在粘土板上。其中包括個人和企業信件、匯款、菜譜、百科全書式的列表、法律、讚美歌、祈禱、魔術咒語、包括數學、天文學和醫學內容的科學文章。許多大建築如大型雕塑上也刻有文字。許多文章的多個版本被保留下來了,因為它們經常被拷貝(比如作為寫字練習)。抄寫是當時的人唯一的傳播文章的方法。閃族語言的人成為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者後蘇美爾語依然是宗教和法律的語言。即使專家也很難懂蘇美爾文字。尤其早期的蘇美爾文字非常困難,因為它們經常不包含所有的語法結構。

【歷史】 最早的蘇美爾由數個獨立的城市國家(城邦)組成,這些城市國家之間以運河和界石分割。每個城市國家的中心是該城市的保護神或保護女神的廟。每個城市國家由一個主持該城市的宗教儀式的祭司或國王統治。比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喀什、拉伽什、烏魯克、烏爾和尼普爾。這些城市因水權、貿易道路和遊牧民族的進貢等事務進行了幾乎一千年的、為時不斷的互相爭戰。蘇美爾國王的名單中包括一些早期的王朝,其中大多數名字是傳說。最早的可以驗證存在的國王是喀什國王恩美巴拉格西,他的名字也在吉爾伽美什的史詩中被提到,因此也有人認為他是一位烏魯克國王。拉伽什的王朝建立了許多重要的大建築物。最早有記錄的帝國之一是艾那頓王建立的,他幾乎佔領了整個蘇美爾,包括喀什、烏魯克、烏爾和拉薩,他減少了對拉伽什的大敵溫馬的進貢,他的領域還包括伊勒姆和波斯灣沿海地區。烏魯克的祭司國王魯嘎爾-薩格-西(Lugal-Zage-Si)推翻了拉伽什王朝的霸權,佔領烏魯克,並將它作為他的首都,建立了烏爾王國,他自稱他的帝國從波斯灣一直蔓延到地中海。他是最後一個蘇美爾民族的國王,此後閃族國王阿卡德的薩貢王成為蘇美爾的統治者。

【滅亡】歷史長河流入公元前2000年以後,在外來敵對勢力無情的打擊下,烏爾王國很快處於崩潰的邊緣,內部的紛爭也沒完沒了。眾所周知,和平時期文官地位高,而戰爭時期則武將地位高。當第三王朝的末代國王伊比辛在位時,蘇美爾大將伊什比埃拉在易欣城發動叛亂,自立為王,並得到了許多其它城市的擁戴。隨即不久,烏爾城便被閃米特軍隊攻破,烏爾第三王朝滅亡了。好在伊什比埃拉不光善於策劃政變,也比較會打仗:他很快將閃米特人趕出了烏爾城,此後暫時恢復了烏爾王國的舊有疆域。可惜蘇美爾人天生就互不服氣,互不買賬,等伊什比埃拉一死,各個城市又紛紛宣告脫離易欣王朝獨立,其中最強大的要數拉爾薩城邦。蘇美爾人這種內部不團結的劣根性,給了亞述人進攻的天賜良機,他們於公元前1800年左右大舉發動擴張戰爭,佔領了包括尼尼微、馬裡在內的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和中部;與此同時,赫梯人在安納托利亞高原和敘利亞的勢力越來越強,伊朗山區的幾個民族也紛紛西進,好不容易復興起來的蘇美爾民族,眨眼間又處在了亡國滅種的險境。幸而他們的敵人之間也不怎麼合作:亞述人決定首先打通本土朝向地中海的道路,於是和赫梯人在勒萬特北部打了起來,後來巴比倫人又乘機在亞述的後院點火,結果大大延長了蘇美爾民族的壽命。可閃米特人在內戰中改進了不少軍事技術,比如戰車車輪的結構變得更加輕便了,行動起來更加靈活,而蘇美爾人在內戰中卻什麼都沒學會,這就敲響了他們最後的喪鐘。公元前1793年,漢穆拉比大帝在巴比倫即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新的統一戰爭開始了;公元前1763年,最後一位蘇美爾民族的君主瑞穆辛的首都拉爾薩城被巴比倫軍隊攻陷,從此以後,蘇美爾人便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

神秘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文物

神秘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神秘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