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200億、西安最大的綠色走廊,明年底開放運營!

幸福林帶

幸福林帶位於幸福路、萬壽路之間,北起華清路,南至新興南路,長約5.85公里,寬140米,佔地1134畝,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西安規模最大的市政工程、體量最大的綠化工程、各界矚目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市迄今為止投資額最大的PPP項目,總投資約224億元。

備受市民矚目的幸福林帶建設

目前進展情況怎麼樣?

什麼時候能對外展示?

建成後都會有哪些功能區?

4月26日,記者從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管理委員會獲悉,目前林帶工程已全面進入地下空間主體建設階段,林帶擬於2020年底前對外展示和運營。

投資200億、西安最大的綠色走廊,明年底開放運營!

幸福路地區改造 按照先易後難分層級推進

正在實施的幸福路區域規劃範圍:東起酒十路,西至東二環,南起新興南路,北至華清路。規劃面積17.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3萬,大型工業企業8家、規模以上企業75家、城中村15個、軍工福利區24個。現有業態主要以傳統商貿、倉儲物流、教育醫療為主。

投資200億、西安最大的綠色走廊,明年底開放運營!

幸福路地區改造範圍:東鄰灞河新區,西連主城區,南依曲江新區,北接滻灞生態區,是連接各區域板塊的重要樞紐,是中心城區的“東大門”,也是中心城區東部發展的新引擎和增長極。

據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區域位於大西安發展主軸之上,文化底蘊深厚、區位優勢顯著、資源稟賦聚集、發展空間廣闊,是大西安東拓的重要引擎。

區域改造按照先易後難、先核心區後周邊的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分三個層級推進:依次為幸福林帶工程、幸福林帶核心區和周邊區域綜合改造。通過對現有資源的整合利用,促進高端商貿、總部經濟、軍民融合、科技金融等新興產業的集群發展。

建設創新城市服務複合體 打造幸福新城

在城市設計方面,幸福路地區以一條幸福林帶功能鏈、一條幸福岸線生態鏈和三個片區(幸福園、幸福坊、幸福裡)共同組成創新城市服務複合體。

投資200億、西安最大的綠色走廊,明年底開放運營!

幸福林帶項目三工區效果圖

幸福林帶即軍民融合創新帶

以林帶為中心,沿林帶兩側規劃為廣場、體育、文娛、商業等用地,同時串聯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商業商務等產業,形成幸福林帶軍民融合創新帶。

幸福岸線即生態文化交流線

保留鐵路專用線,主線建設鐵路公園,兩側串聯公園、綠帶等城市綠地,打造幸福鐵路公園、生態自行車道、步道及各類綠色廣場,同時植入各類創意新型產業,形成幸福岸線生態文化交流線。

投資200億、西安最大的綠色走廊,明年底開放運營!

幸福園

位於核心區南端,咸寧路與新興南路之間,其重要節點有地標性建築幸福塔、文化創想小鎮及老鋼廠藝術區等。

其中幸福塔位於幸福林帶最南端,以369米高度矗立幸福城南端制高點,一覽幸福林帶5.3公里長的綠帶美景。文化創想小鎮,結合東方廠保留建築區,發展軍事文化、創意文化、文旅文化,建設迷彩森林、IP文化體驗園、藝術創想園和創意設計谷等核心項目,共同激活片區活力。

幸福坊

位於長樂路與咸寧路之間,包含幸福廣場、創意研發及藝術展示區、軍工科研總部經濟區等。

投資200億、西安最大的綠色走廊,明年底開放運營!

幸福林帶核心區將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引擎

核心區將以幸福林帶為軸線,規劃範圍東起華山鐵路專用線,西至公園南(北)路沿線,面積約11.23平方公里。

聚合一批知名度高、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輻射引領區域轉型升級。通過對城市風貌、建築形態、建築高度、建築密度等指標進行嚴控,使核心區建築物佈局合理、疏密有度、錯落有致、風格鮮明,具備國際化大都市應有的品質和內涵,最終讓林帶核心區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引擎。

核心區打造過程中將始終堅持以抓項目為切入點,著力引進和建設一批5A級寫字樓,吸引世界500強和國內100強企業總部聚集發展,做大經濟總量。遠洋集團、蘇寧集團、銀泰集團、浙江傳化、海爾集團等知名企業先後到區域考察洽談,部分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幸福林帶全面進入地下空間主體建設階段

幸福林帶工程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間綜合體、全國最大的城市林帶工程、陝西省重點工程,也是西安市最大的市政工程、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是全市目前投資額最大的PPP項目,總投資約224億元。

林帶主體位於幸福路和萬壽路之間,東西寬200米,其中:林帶景觀寬140米,兩側市政道路寬60米。南起新興南路、北至華清路,長5.3公里,佔地面積1113畝。工程包括地上景觀、市政道路、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和地鐵配套五項內容。

投資200億、西安最大的綠色走廊,明年底開放運營!

幸福林帶全球最大地下空間

商業開發層、地鐵、公共交通換乘及停車庫效果圖

其中:地上主要為綠化景觀和休閒廣場,綠化面積70餘萬平方米,幸福路和萬壽路共計約12公里市政道路改造。林帶地下空間綜合開發總建築面積約92萬平方米,地下空間共分3層,負1層商業及公共服務設施32萬平方米,負2層停車位9000餘個,綜合管廊12.28公里以及地鐵配套6.1公里。

林帶建成後,將成為我市城東最大的綠色生態廊道,極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通過地下空間有效連通兩側商業開發,進而帶動周邊區域整體發展。

林帶工程現已完成苗木遷移、地質勘探、文物勘探和管線遷改工程,基本完成土方開挖及外運工程,已全面進入地下空間主體建設階段。

截至目前的建設進度

地下空間主體結構完成約28萬平方米,綜合管廊建設完成近2000米,地鐵站廳建設完成約1萬平方米,地鐵隧道建設完成約1000米。興工路、長樂路及韓森路三個工區的土方已開始回填,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60億元。

林帶地下主體結構計劃於2019年底基本完成,林帶擬於2020年底前對外展示和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