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內容有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對於你來說什麼樣的書才是好的?

玩鐵Girl


一本書的內容好壞,絕對有優劣之分。

記得以前溫家寶總理說過“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多讀好書有好處。沒錯,是讀好書,不是讀差書。

所謂好書就是思想是積極的,正面的;內容的剖析是有深度的,科學的,經得起仔細推敲和論證的;行文簡潔明快,而不是晦澀拖沓的;若書中語言有一定藝術性,那就更好了。

差書呢?就是思想偏激,錯誤,不利於人的身心健康;內容消極或者會激發人某些錯誤的行為;行文囉嗦,邏輯混亂。這樣的書我們最好不要看,不要因為好奇或者自甘墮落去接觸。

我們中國的古典哲學、文學,堪稱是好書。像《易經》、《道德經》、《論語》等,它們用完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很多深刻的道理,甚至真理,並且成為我們國家的文化精粹。

《易經》開篇的“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麼精煉的比喻,而且是對仗的,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好好做人,如何像天體一樣,自強不息;如何像大地一樣厚德而承載生命所面對的一切。常聽人說,做人難。可是,祖先這不早就把密碼告訴我們了嘛。

《道德經》中“無為而無不為”這句話,也是賦予了很多人能量。很多人堅信人為的力量,可是卻忽略了一種更大,更本質的力量——無為,聽到這句話,你是不是覺得你的元氣正在一點點恢復呢?書中還說“無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你看到了,你聽到了,可是你無形中也被你所看到聽到的事物所左右了,你的原始狀態又是什麼呢?你卻看不到也聽不到了。這不就是迷失了嗎?

像上面這樣的書,自然是好書了。當然,好書是很多種的,像中小學生的課本,就是極好的書,起碼內容幾乎沒有謬誤,而且分為不同科目,內容也更加全面。 另外,一些優秀的小說,也是很好的,可以豐富我們的情感,讓我們的精神更有質感。還有一類:工具書,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存技能,比如怎麼演講啊,怎麼炒股啊,怎麼和他人相處啊,怎麼做麵食啊,等等,這些書也是很有用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我眼中的好書。簡單排個序,就是古典文化哲學排第一,基礎教育教材排第二,優秀文學著作排第三,生存生活技能類工具書排第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