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大的敵人仍然是遼國,《水滸傳》中卻讓攻打南方割據勢力方臘,為什麼?

黑白文章澤淵詩


實際上,當時北宋朝廷面臨的最大敵人,並非遼國,而是迅速崛起的金國。遼國當時已經開始衰落,統治者及其臣子的才能都遠不如遼國的開創者那批人。而金國的勢力正是興盛之時,是當時諸國中實力較為強勁的國家。當然,這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無論當時北宋面臨的最大敵人是誰,都不影響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水滸傳》中,北宋朝廷為什麼要派宋江去征討方臘呢?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攘外必先安內。北宋朝廷深知,想要捍衛國土,驅除外族之兵,只有在國內局勢穩定的前提下,才可能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試想,如果連本國的戰亂都得不到平息,怎麼有精力去應對遼國勢力呢?前有狼,後有虎,兩面夾擊,會讓北宋朝廷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所以,只有徹底平息國內的割據勢力,才能抽出身去對付遼國勢力。那麼北宋朝廷派宋江前去征討方臘,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二,既是為了借刀殺人,也是為了讓宋江和方臘自相殘殺。宋江和方臘都是造反者,原本這兩人才是一條船上的人。而宋江為了所謂的招安大計,為了所謂的功名,投靠了北宋朝廷,成為了北宋朝廷的一把利刃。北宋朝廷派宋江前去征討方臘,既是借宋江之刀,去斬方臘之首,也是為了讓這兩個造反者自相殘殺。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無論誰敗,另一方也勢必元氣大傷。那時,兔死狗烹,北宋朝廷就能輕而易舉滅掉剩下的一方勢力,可謂一箭雙鵰之計。

只可惜,被功名利祿衝昏頭腦的宋江,看不到朝廷統治者真正的企圖心。還想著,將來為朝廷滅了方臘,能夠封官加爵,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卻不想,被一杯毒酒要了性命。


沙場冬點軍


你還真說錯了,遼國早已經外強中乾,還算什麼最大敵人。嚴格來說,宋最大的敵人是隱藏在遼國背後的金國,但是所謂唇亡齒寒,但是唇尚亡所以齒更不會感覺寒。

遼國的情況

童貫圍剿方臘發生在公元1120年,這個時候遼國在幹啥呢?護步達崗之戰發生在公元1115年,此戰完顏阿骨打以兩萬人擊敗了遼國天祚帝率領的號稱七十萬大軍實際上只有只有十萬。但是此戰過後,遼軍節節敗退。公元1116年,金軍佔領遼國東京遼陽,公元1117金軍進攻遼國中京和上京,遼國七州淪陷。到了公元1120年遼國上京已失,天祚帝逃到了西京(山西大同),亡國只在旦夕之間。


此時遼國連外強中乾都算不上,還算啥最大的敵人,宋朝人還在做著金,遼兩敗俱傷,宋軍漁翁得利的美夢呢。

失敗的外交——海上之盟

公元1118年,宋朝與金國頻繁接觸,希望聯合金國共同討伐遼國,由此金宋簽訂了盟約,他們約定金國出兵遼國上京,宋國出兵遼國南京(燕京),事成之後燕雲之地歸宋,宋將歲幣轉交給金。金國對遼國節節勝利,但是宋軍面對腹背受敵的遼國卻節節敗退。


到了1120年,但方臘在南方已經攻破了杭州,佔領了浙江全景,江蘇和江西大部,攻佔了五十二縣,而且都是富庶之地。宋朝不得不騰出手來對付方臘。而收復燕雲被宋人認為是曠世奇功,童貫認為遼國的敗亡已經是必然,所以他要在剿滅方臘後親自完成這項壯舉,不容其他人染指。沒有童貫的主持,北宋伐遼暫時被擱置。等到方臘之亂被平定,遼國的上京和南京都已經被金軍攻佔。

結果宋國不得不從金國手中買回燕雲之地,宋國每年交給金國稅幣五十萬,還要拿出一百萬用來購買燕雲,即時這樣金國也只歸還了燕京周圍的六州之地。而且燕京早已殘破不堪,被金國洗劫了半年之久。他們不但洗劫了金錢,甚至連人口都虜去了。說白了,宋國只拿到了一座空城。

這一次也讓金國徹底的看清了宋朝的軟弱無能,最初金國對宋還一直是主和結好為主,但是在此之後,金國主戰派就佔了上峰,開始一心籌劃滅宋。方臘之亂開始的時間點真的是太巧合了,讓宋朝失去了最關鍵的收復燕雲之地的時機,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漁耕樵讀


你這個問題一出,就知道你沒有看過《水滸傳》這部書,你看的是電視劇《水滸傳》,《水滸傳》這部書裡,描寫的是,宋江領著梁山108條好漢歸順大宋後,先去攻打的就是遼國,把遼國打敗,並且簽了和平協議書,凱旋歸來後,才去攻打的方臘,在攻打遼國時,一個梁山好漢都沒有傷損,全部活著回來了。我記得只有張青咽喉中了毒箭,被他們帶的神醫給制好了。為什麼《水滸傳》電視劇裡,沒把這段給拍進去,我就不知道什麼原因了。

楊家將,是出現在大宋建國初期,也是以抗遼為主,一直到宋江這夥梁山好漢,都打過遼國,遼國經過這次被打敗,元氣大傷,可以說是遼國滅亡的轉折點,遼國從來不怕大宋,就怕金人,曾懼怕到,金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程度,後來就被金人給滅了。金人就建立了金國。

金人建國後,也開始攻打大宋,梁山好漢都滅亡了,宋國無力抗敵,這樣金人就抓走了宋朝的二個皇帝,以及全部後宮家眷,就帶到了現在的黑龍江地區,史稱靖康之變,岳飛稱之為靖康恥,後來岳飛就出現了,進行抗金。這就是這一段宋朝的歷史。


孤獨的一隻受傷的狼


攘外必先安內😄



琴島牧風


澶淵之盟後,北宋和遼已經沒有戰爭了,主要的敵人是西線的西夏。所以北宋最強的軍隊都集中在西面,其實打西夏也是勝率比較高的,但是幾次輸都輸的比較難看,比如好水川全軍覆沒。南方叛亂當然要平,但是北宋期間,對江南的控制其實一般般,江南主要都是各大氏族在掌控,這個一直到南宋,趙家對江南的控制都不算好。大家都是被水滸傳給帶節奏了,方臘的叛亂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隨便過去點禁軍就搞定了。北宋後期的禁軍可以理解為戰鬥力最差的正規軍。


兔子202121952


靖康之變以前宋和遼已經和平百年,所以遼國已經不構成威脅了。而南方的方臘起義是要推翻北宋政權,自然是先平定方臘了。


不瘦的瘦瘦瘦


當時帝王統治時期,不允許任何勢力反抗它的。而北宋當時國力只能守國而不能外攻。別的國家不攻他,他也就不會感到危險,而方臘卻是危及了他的統治。所以必須要去攻打他的。


海海141497723


因為北宋統治者認為:中國既安,群夷自服。也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用戶4859866015873


本身就是坑,削弱梁山力量


最爆洪拳


遼已經氣數已盡,方臘才是心腹之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