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課外讀物的興趣比所學課本興趣更大,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星151226


除了課本知識以外,我們鼓勵學生多讀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這對拓展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非常有好處。而孩子們也確實是對課外書的興趣似乎更濃厚一些,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是下面幾個原因:

其一,它們的內容不同。書本知識有一定的侷限性,主要是為了強制性地讓孩子學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識,不管你喜不喜歡都要學,而且要考試,考不好還得挨批評。但是課外書孩子一般都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來看,看的時候沒有那麼大的思想壓力,可以完全釋放自己的天性沉迷其中。


其二,書的排版裝幀不同。課本印刷出版都有嚴格的要求,每章每節排列的整整齊齊,有板有眼的,感覺有些枯燥單調。但是課外書就不同了,特別是一些雜誌,不僅印刷精美,而且每頁的版面都不相同,字體插圖變化多端,很符合孩子們活潑好動的性格,所以很吸引人。

其三,兩種書的地位不同。課本為主,課外書為輔,沒時間了課外書就不許看了。本著“物以稀為貴”和“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這兩種思想,課外書在學生時代就是稀有物品。越是這樣,孩子對課外書越是渴望,一旦有機會能看的時候便會表現出如飢似渴的狀態。


其四,現實性的差異。書本知識都是一些固定不變的內容,是幾百年來已經被證實或者公認的道理結論。但是課外書上就會有最新的社會事件,發明創造,時尚潮流,不解之謎什麼的,這讓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和對外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異常感興趣。

所以這麼一比,課外書對孩子的吸引力比課本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課外書那可是憑實力獲得的青睞。不過一個人如果僅憑個人興趣愛好只學一種或幾種知識,顯然是無法在社會中生存的。所以還是應當把該學的書本知識學會,再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悟小品


學生對課外讀物的興趣比所學課本興趣更大,這是現實。原因很簡單,課外讀物更易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

任何人的興趣都專注於某些方面,當興趣與感情、現象產生共鳴,自然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但是我們也知道,一個人的興趣是有限的,不可能對任何事,任何人都有興趣,這就出現“學生對課外讀物更感興趣”的情況了。所以,很多好的教育著作,都闡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作為教師都在積極努力的尋找、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從而學好用好。因為,教材是國家制定,為學生未來發展打好基礎,雖然學生對教材的興趣比對課外讀物差點,但這是學生必須學好的內容。學生在學好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適當讀一些課外讀物,都是教育的目的,如果貪戀於課外讀物,而忘記了學習,則是得不償失。


瑞豐131


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兒童也不倒外,課外書一般帶有新鮮的事物和吸引兒童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