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30天還是42天?滿足“4已”標準,不必非等到42天

昨天,正在坐月子的朋友給我打電話,很不開心的說“今天已經是第28天了,心想著終於可以解放了,可婆婆今天卻說坐月子要坐夠42天,不然落月子病,超級鬱悶啊,我覺得現在身體已經恢復得很好了,不想等到42天,嗚嗚嗚~”

坐月子30天還是42天?滿足“4已”標準,不必非等到42天

一般來說,生完寶寶後,產婦身體各器官和機能要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需要一個過程,而在我們國家,這個恢復的過程就是“坐月子”,傳統的坐月子是30天,但也有不少地方流行42天,那到底坐月子坐多少天,更好呢?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產後有個“產褥期”,也就是產婦身體恢復的時期,產褥期是42天,經過42天的休養,產婦的子宮、身體各系統及心理方面可以逐漸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少地方是坐月子要坐42天。

但大部分地方,還是傳統的坐月子就是30天,若是足月分娩,一切順利,並沒有出現任何分娩併發症等,30天的休養,是基本可以恢復了。但若是剖腹產或分娩時有分娩併發症出現,身體極度虛弱的產婦,也可以坐42天月子。

坐月子30天還是42天?滿足“4已”標準,不必非等到42天

其實,“坐月子”也就是一個傳統,不管是30天還是42天,最重要的還是產婦身體的恢復情況

就算是30天出月子了,但是產婦身體恢復的不是很好,那依然是需要繼續休息的,一直到身體恢復。但生寶寶畢竟是耗費精力的事兒,就算是自己覺得身體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再多休息十多天,也是可以了,為了身體恢復的更好。

因此,沒有必要太糾結坐月子到底要做多少天,以身體恢復為標準,而身體是否恢復,有以下幾個標準:

1、惡露已乾淨

“惡露”的變化與子宮恢復的情況有關,因此會通過觀察惡露的量、顏色和氣味,來看子宮的恢復。

惡露分為血性、漿液性和白色三個階段,一般在三週左右會乾淨,到產後30天時,惡露已經乾淨,說明子宮恢復的尚可,就可以出月子了,不過產後42天時要去做產後複查;若是過了一個月,惡露還沒有乾淨,那就要注意了,要及時去看醫生排查,說明子宮恢復的不好。

坐月子30天還是42天?滿足“4已”標準,不必非等到42天

2、傷口已癒合

對於剖腹產、順產有側切或撕裂的產婦來說,坐月子,除了身體各系統恢復外,也有助傷口的癒合,到了30天時,若是傷口已經恢復,不存在紅腫感染等,也就可以出月子了。

但若是傷口恢復不好,有紅腫,甚至化膿的情況,最好再休息一段時間

,直到傷口完全癒合,並且要做好護理,有任何不適或自己確定不了的情況,要及時去看醫生。

3、作息已規律

生完寶寶後,由於分娩時耗氣傷精、寶寶出生後頻繁餵奶等原因,可能會讓產婦的作息不規律,那坐月子也是幫助產婦調整作息的一個過程,逐漸磨合出與寶寶協調的作息節奏。

但由於不同產婦身體素質不同、寶寶的情況也各有差異,“磨合出默契”的時間也就長短不等,若是30天時,產婦已經與寶寶有了默契,作息正常,能保證睡眠量,生活規律,感覺身體恢復的也好,那完全可以出月子

但如果到了30天了,產婦還是沒有找準寶寶的作息和餵養規律,自己總是缺覺,休息不好,身體恢復情況也差,那就可以再多休養些日子。

坐月子30天還是42天?滿足“4已”標準,不必非等到42天

4、身體已無病痛

坐月子最怕留下“月子病”,而大部分月子病是因為在月子期間沒有休息保養好,如月子期間過早的下地幹活、過多的抱孩子、受涼等。

如果月子期間,休息和保養的很好,到了30天時,身體並沒有疼痛或其他方面不適,那就說明身體恢復的很好,是可以出月子的,但如果腰痠背痛還很嚴重,那完全可以再休養一段時間,等42天再出月子,甚至可以再休息更長一段時間。

京媽說:其實,不管是30天還是42天,恢復身體是最重要的,若是有條件,能休養42天自然是好的,甚至可以休息更長一段時間,充分的保證身體恢復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