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與蘇聯歷史上的七位領導人相比,他能排在第幾位?原因是什麼?

鳶飛九天2018


說到普京,在現在的政壇上應該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位國家領導人了,不僅在國際交往中舉足輕重,國內的民眾支持率也是居高不下。

從他第一次參選到18年任職第四屆總統,選票沒有跌下過65%,而期間他卸任總統的原因一大部分是俄羅斯對於總統的任期是有限制的。

那麼為什麼普京能獲得如此高的支持率?如果縱向看俄羅斯的歷史,普京與蘇聯歷史上的七位領導人相比,地位如何呢?

其實蘇聯成立以來一共出現過10位領導人的,但是從執政意義上來說只有五位是值得評價的,所以加上蘇聯解體之後一共是七位。

普京與這七位相比能排在什麼位置呢?這個問題之前在俄羅斯做過調查,民意顯示普京與這七位相比能排到第三位,僅次於列寧和斯大林。

從執政期間的國家情況來看的話,客觀來說由於各種外部因素的差異這樣的比較有失公允,但是從執政風格和民眾支持率來看,普京的位置其實可能會再稍微高一點。

第一位列寧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列寧在蘇聯的地位無法撼動,他的先進思想是打開共產主義大門的鑰匙,對於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與進步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果說從前在封建壓迫下的人們對於未來的認知只有反抗與矇昧,那麼列寧就是指明瞭反抗方向的明燈和先啟。

列寧政治活動生涯的前半段一直在流亡和拘禁,但是也是在這期間他出版了非常多的著作,用思想影響人們,為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灑下火種。

無論以後俄國的領導人有多優秀,都不能不承認,是列寧開闢了俄國發展的新篇章。

第二位就是斯大林了

他是列寧的戰友與同僚,但是執政風格卻截然不同。

列寧在被刺殺後中風不起,在彌留之際留下的遺囑中就曾對斯大林做出評價“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共產黨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就成為不可容忍了。”

事實上斯大林執政後也印證了列寧的話,斯大林在位期間,一共發動了三次“大清洗”運動,大量屠殺了當時反對他的人,其中也包括不少普通民眾。

雖然手腕粗暴,但是斯大林可以在民意調查中排到第二位自然是有原因的。

斯大林完成了將蘇聯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三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奠定了蘇聯重工業大國的地位,雖然“斯大林模式”對於二戰時期戰勝德國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高度集中管理方式,讓後期蘇聯經濟陷入崩潰。所以斯大林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角色。

那麼與之相比普京由如何呢?

普京1999年首次出任俄羅斯總統,而在1998年的時候,俄羅斯還在經歷“反危機年”,可以說普京是“受任於危難之際”,上任以後普京批判了過度依賴“蘇聯式經濟”的狀況,並對經濟開始改革。

普京執政期間,俄羅斯雖然沒有對外戰爭,但是國家環境也是內憂外患。蘇聯解體之後俄國國際地位下降,在國際上不再有絕對話語權,國內由於落後保守的經濟模式,民眾生活非常困難。

所以普京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對俄羅斯進行從內到外的大修復。

對內發展軍工業,提高軍事實力,打擊寡頭經濟,刺激國民經濟;對外與多國友好交流建立同盟關係,積極參與各項國際活動,對於反恐事業做出很大的貢獻。

而這些手段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俄羅斯經濟恢復活力,國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對外國際地位也上升,逐漸找回大國影響力。

雖然說普京是“鐵腕”總統,但是他對俄羅斯發展的貢獻絕對不可忽視。所以,相比爭議很大的斯大林來說,普京在和平年代做出的貢獻,可能會讓他的位置更上一步。


小小嬴政


蘇聯歷史上的7位領導人分別為: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爾巴喬夫。在蘇聯7位領導人當中,安德羅波夫68歲上臺,由於長期有病執政兩年就死了。接班人契爾年科,也很短暫,執政13個月後也一命嗚呼,所以這兩人沒有什麼政績可言。那麼,普京與前蘇聯領導人比起來,能排在第幾呢?關於這個問題,俄羅斯在國內也做過這樣的調查,2016年已經得出了答案,普京能排第三。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報道:俄羅斯人對於百年來歷屆領導人的功過與排名,選出了俄羅斯20世紀以來偉大的十位領導人,包括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列寧、斯大林、 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梅德韋傑夫、普京。主要評判標準如下:執政前後國家的總體情況、是否為國開疆拓土、人口數量、居民生活水平、 國家經濟實力、軍事成敗、外交及內政獨立性、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全球影響力、下臺方式、在民眾心目中的個人印象。每項又分正面、平庸、負面三個得分等級。

根據報道稱,克倫斯基大概是俄羅斯最糟糕的領導人,列寧在俄羅斯領土的擴張方面居功至偉,赫魯曉夫因與中國領導層交惡,所以在全球影響力一項中遭減分。結果顯示,列寧、斯大林、普京在上述十項標準中的得分均為正面,並列第一。勃列日涅夫因在領土擴張方面無所建樹,所以位列次席。

以後依次為梅德韋傑夫、赫魯曉夫、尼古拉二世。梅德韋傑夫並無減分項,但是在6個方面表現平庸,赫魯曉夫還輸在他“不夠體面”的下臺上。得分墊底的三位領導人無疑非克倫斯基(在9項上的評價為負面)、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莫屬。戈爾巴喬夫只是在使人口增長一項上優於克倫斯基,但後者治國僅有數月時間,且權力有限,何況上臺時俄已深陷一戰泥淖。戈爾巴喬夫治國6年有餘,身處和平年代且大權在握。尼古拉二世登基時,國家境況相當不錯。在他執政的前15年,政績也可圈可點,但此後形勢卻急轉直下,導致國家的失敗與分裂。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的報道,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普京與蘇聯歷史上的七位領導人相比,他可以排在第三位,僅次於斯大林。把普京排入蘇聯領導人當中,排名方式為:1.列寧 2.斯大林 3.普京 4.勃列日涅夫(政變上臺,還算強勢)5.戈爾巴喬夫(威望不足,蘇聯解體)6.赫魯曉夫(被趕下臺),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兩位領導人執政短暫,位居其後。


謀士說


普京與前蘇聯七位領導人相比,翻開前蘇聯的歷史,前七位蘇共領導人都是舉旗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由於歷史和路線的更跌演變,剛好在第七位戈爾巴喬夫手中斷送了蘇聯的社會主義事業,被美國為首的西歐北約國家肢解癱瘓,從此東歐第一個社會主義的紅旗在紅場上空降落下地。

前蘇聯的崩潰解體,最終導致十多個加盟共和國分裂另立爐灶,致使整個前蘇聯一夜之間變成資本主義社會,這不得不讓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寒心和失望。解體後的俄羅斯是一個貧窮落後的混亂狀態,由葉利欽出任第一任總統,由於缺泛政冶手腕和施政能力,眼見無力收拾社會殘局的當下,但畢竟身為總統的葉利欽有明智之舉,將出身於克格勃資歷較強的普京推上了俄羅斯的政冶舞臺,二十一世紀初年普京從葉利欽總統肩上接過俄羅斯歷史重任,在普京的強力打造冶理下,俄羅斯以資本主義多元性質的社會出現在仍然䇄立在自已的國土上,應該說普京上任後對俄羅斯的社會制度的改變和創建,普京將一個頻臨崩潰的俄羅斯從倒閉的邊緣拯救了回來,這是俄羅斯國家遭難,半路上遇到了英雄,俗語道《國難出良將,家貧出孝子》,俄在二十年來的冶理中,社會政冶穩定,國防軍事在目前世界可算第二位,能源產業,重工業和科技均名列前列,前蘇聯留下的底氣《核武庫》,與當今美國並列,這可是普京強硬,霸氣,果敢的政冶資本,致使美國為首的霸權擴張不敢輕舉妄動,普京也手握嶄妖劍!

話說普京在前蘇聯七位領導人中,能居上幾位?這還得從列寧時代說起,列寧根據馬克思主義思想結合蘇聯社會的具體實踐,在歐洲創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紅旗從此什上了蘇聯首都莫斯科的上空,高高飄揚,映紅了大半個世界,列寧因身體原因,雖沒有執撐蘇聯紅旗年數不幾年,但他是蘇聯的開國領袖,沒有列寧的創建,就不會有後來的蘇維埃共和國的出現,列寧同志應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位領導人!

第二位領導人,應當毫無疑問地說,是斯大林同志,他是列寧主義的繼承者和接班人,從1925年後,斯大林以強硬政冶家的冶國策略,以傑出政冶家和軍事家的膽略,徹底粉碎了德國法西斯希特勒的侵略戰爭,當德軍兵臨蘇聯首都城牆下時,斯大林以政冶家膽識,還臨危不懼舉行紅場大閱兵活動,在斯大林執政蘇聯三十年間,蘇聯大刀闊斧開展工業革命,均以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國防工業為重任,至今俄羅斯仍沿襲著這個歷史傳承,致使輕工業發展停滯不前,斯大林時代的發展是前蘇聯的頂盛時期,但斯大林也犯過錯,政冶大清洗運動中同樣傷及了許多無辜,作為政冶領袖不免也有錯誤之處,但斯大林同志對蘇聯國家和社會的貢獻是功大於過,應當正確看待歷史的必然發展趨勢和規律,所以斯大林同志是繼列寧後的第二位傑出領導人。

其它後面的繼任者,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契爾年科,安得羅波夫,戈爾巴喬夫幾位斯大林後的繼承者,其它朋友有述,均不在此一一列舉秩述,但需要指出的是,從赫魯曉夫上臺後,蘇聯的政冶,軍事,外交等開始逐漸變態,開始了漸行漸遠,紅旗的顏色由濃變淡,蘇聯從此社會腐敗漫延,最終導致走向不可救藥的地步!

綜上所述,俄羅斯的普京總統從政二十年的歷史進程,雖然目前經濟發展滯後,但廋死的騾子比馬大,由於俄羅斯地大物博,天然氣,礦產,石油資源雄厚,仍居世界前列,儘管經濟發展滯後,如有燃眉之急,身邊的東方大國拋棄前謙,仍一如繼往給予大力支持,但普京的政冶魄力、強硬,果敢,霸氣,雖然窮了點,但俄羅斯是一個有志氣的戰鬥民族,能讓美國為首的西歐北約等國均不敢輕舉妄動,亳無疑問普京總統應當位列前蘇聯後第三位政冶強人!

謝謝!








林海雪原185164327


如果我們把過去的蘇聯與今天的俄羅斯都看成是一個朝代的話,那麼這個朝代和我們中國歷史上的唐朝可能有點相似,那麼蘇聯歷史上的幾位領導人,比如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等等直到普京。

這些俄羅斯人的領袖與唐朝的帝王相匹配的話,那麼列寧肯定是李淵,而斯大林則是李世民,至於普京則可以與中宗李顯掛的上號,其他的皆不足論。

力挽狂瀾的普京,在危急關頭拯救了俄羅斯。

今天的我們去分析當年蘇聯解體的問題時,對於當時蘇聯解體後出現的俄羅斯的未來,實際上並沒有抱著什麼好的看法,因為在蘇聯時代,由於俄羅斯人秉持著沙俄的大國沙文主義的治國理念,因此對周邊國家都保持著高壓的態勢。

那個時候的蘇聯的對外政策就是非黑即白,對於那些不肯屈從於他們的國家,都是持以消滅、打壓的態度。比如當年的南斯拉夫的鐵托政權,以及我們中國政權,蘇聯就始終都保持著壓制的態度。

因此在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不管是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還是資本主義陣營國家,幾乎所有國家都鬆了一口氣,並且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來看待從廢墟中站起來的俄羅斯。

由於當時的世界各國剛剛從蘇聯的陰影中走出來,因此對於後繼者俄羅斯,實際上也同樣抱著恐懼的心理,人們紛紛都希望俄羅斯繼續虛弱下去,最好是再一次解體,分裂成為更小的國家。

但是在經過十年的艱難歷程之後,俄羅斯總統選擇普京作為自己的繼任者,並期待他能夠帶領俄羅斯走出一條新的道路的,而普京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普京對於俄羅斯的作用,在於其重新恢復了俄羅斯的國家凝聚力。

在蘇聯解體初期,世界上的普遍輿論在美國的推動下,提出俄羅斯應該分裂成更小的國家,這種觀點甚至在俄羅斯本國內部都大有市場,雖然俄羅斯繼續分裂會讓美國變得更加安全,但是這對於俄羅斯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對於西方國家鼓吹的這種觀點,在普京看來實在是一件無法接受的事情。因此普京在就任俄羅斯總統之後,堅決的阻止了俄羅斯國內的這一趨勢,在就任俄羅斯總理期間就開始堅決打擊俄羅斯國內的分離主義和恐怖主義,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1999年的第二次車臣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徹底打敗了國內的分裂主義勢力,向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證明俄羅斯仍然擁有足夠的力量去拯救自己,而這一場戰爭也徹底打消了西方國家想要在短時間內分裂、摧毀俄羅斯的想法。

普京普京對於俄羅斯的作用,在於改變了俄羅斯無條件對外強硬的政策,使得俄羅斯開始以務實的態度去面對其他國家。

在普京以前,蘇聯以及俄羅斯的總統全部都是以強硬的態度對面對外政策的,這樣的局面一直到普京就任總統之後,才開始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普京執政時期,可能是受到中國對外文化理念的影響,使得俄羅斯對外政策從過去的極度強硬,逐漸轉變成以務實合作的態度去面對其他國家,這就使得俄羅斯對外的侵略特性發生了重大改變,而俄羅斯的對外政策也因此逐漸得到了包括中國、德國等世界強國的普遍接受。

因此在普京執政期間,他給俄羅斯帶來的最重要的改變,並不是讓這個國家的實力恢復到了一個蘇聯時代的輝煌,而是他改變了俄羅斯過去蠻橫的國際形象。讓俄羅斯從一個強橫不可理喻的國家,轉變成為一個可以交流的國家,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今天的俄羅斯才躲過了“牆倒眾人推”的殘酷結局,重新獲得了新的生存空間。

從某種意義上說,普京帶領下的俄羅斯與蘇聯時代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家,他們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國家體制上的區別,而是國家發展思路上的區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俄羅斯才可以從危機中走出,成為一個國際上能夠普遍接受的國家,因此如果把蘇聯/俄羅斯總統排一個名次的話,普京應該可以排第三。


落下m


如果真要將普京與蘇聯歷史上的七位領導人進行相比,那麼我認為普京能排到第三位,僅次於列寧和斯大林。普京擔任俄羅斯的第二任和第四任總統。特種兵出身的他有“鐵腕總統”的稱號。曾多次被《時代》和《福布斯》週刊評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和最有權力的人物。
普京從2000年當選總統以來,就為俄羅斯復興做出了非常偉大的貢獻。在經濟方面,他堅決整頓經濟秩序,強打俄羅斯金融寡頭。在葉利欽執政時,寡頭可是政府的一個非常大的隱患。而普京上臺之後就用非常強硬的手段,將這些寡頭都送上了斷頭臺。

在政治方面他不斷加強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權力,禁止任何勢力插入到克里姆林宮當中來。外交方面普京努力的改善著國際環境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在國際舞臺上恢復了俄羅斯曾經世界強國的地位。

所以可以說,沒有普京就沒有俄羅斯當今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沒有了俄羅斯如今強大到敢和美國叫板的軍事與經濟實力。普京給俄羅斯帶來的貢獻是非常巨大,同時也為世界的平衡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不僅如此,普京在俄羅斯人民心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儘管有人說普京的領導,太過自以為是,不得民心。而在2015年對普京信任度的調查中,在俄羅斯人當中達到了85%,創下了歷史上的新高,這樣的信任度應該絲毫不亞於列寧和斯大林。

在2018年3月18號晚,俄羅斯總統選舉落幕,普京以76.1%的票數,第四次擔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總統位置上呆了長達20年了,僅次於在位29年的斯大林。

而在蘇聯歷史上的七位領導人分別是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爾巴喬夫。毫無意義排在第一位的應該列寧,他是蘇聯所有領導人中最出色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他一手建立了蘇聯,並且為世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偉大貢獻。


第二位應該就是斯大林,斯大林讓蘇聯走上了工業與軍事強國,帶領蘇聯取得的衛國戰爭的勝利。並且讓蘇聯能夠成為二戰之後與美國並列世界兩極的超級大國,使蘇聯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領頭羊。而剩下的幾位領導人就沒什麼大功績可言了。

因此在對比蘇聯之前的七位領導人當中,普京的功績應該也是僅次於創始者列寧和蘇聯衛國和強大做出最大貢獻的斯大林。

而像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這個將蘇聯改垮的人來說,根本沒有辦法去比。而後來上臺的安德羅波夫和科爾連科都是非常短暫的執政,沒有什麼功績可言。對於最後徹底分裂蘇聯的戈爾巴喬夫,普京的優勢就更不用說了。


史之策


普京和蘇聯歷史上的七位領導人相比,他能排在第幾位?應該可以排第四吧!

先來看看蘇聯歷史上的七位領導人都有誰?他們分別是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葉利欽(俄羅斯)。

論他們的能力和功績,十月革命以來蘇聯俄羅斯領導人的排名應該是這樣的:

1,列寧。

列寧必須是十月革命以來的最偉大的領導人。列寧不僅是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還是蘇聯各項制度的開創者。列寧在一戰後期主動讓步割讓土地給德國,在德國戰敗投降後迅速西進,又把原有的土地奪回來了。

2,斯大林。

如果列寧是蘇聯體制的建立者,斯大林就是蘇聯體制的改革者。斯大林把蘇聯改造成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尤其是大清洗運動,反對者全部從肉體上消滅。整個蘇聯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高度統一。擁有強大力量的同時,也失去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

斯大林最大的功勞在於打敗了入侵的法西斯德國,這一場衛國戰爭的勝利,讓斯大林成為蘇聯整個國家威信最高的人。

3,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是讓蘇聯走向極盛時期的人,同時也是為蘇聯解體埋下禍根的人。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繼續傾向於重工業尤其是軍工產業,蘇聯在全世界範圍內與美國進行爭霸,甚至把戰場擴展到了外太空,打一場外太空軍備競賽就是星球大戰。

勃列日涅夫讓蘇共成為了蘇聯的特權階層,逐漸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又失去了各個加盟共和國的支持,蘇聯就必然走向衰落了。

4,普京。

普京到今天為止,已經當了18年的俄羅斯當家人,雖然中間有五年是總理,但絲毫不影響他是俄羅斯最有權勢的男人。近年來,由於中俄關系越來越緊密,國內很多人對普京評價很高,甚至認為普京中興了俄羅斯,是俄羅斯歷史性的偉大人物。

必須承認,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走出了90年代的混亂和落後,但俄羅斯的經濟數據實在不容樂觀。現在說他是拯救俄羅斯的人,還為時尚早。

為了不捧殺普京,我給他放在第四位,將來的評價也許高於勃列日涅夫,也許低於赫魯曉夫,都有可能。

5,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是蘇聯領導人中的特例,他是最親近美國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蘇聯搞得一系列經濟政治改革,也許是扭轉斯大林模式的良方,可惜動了特權階層的奶酪,一次休假就下臺了。

如果赫魯曉夫的改革開放能夠成功,也許蘇聯就不會解體了,後來堅持走斯大林模式,那是飲鴆止渴,雖然好過幾十年,但依然是自取滅亡。

6,葉利欽。

葉利欽是俄羅斯首任總統,但他在位期間,俄羅斯始終處在一個經濟衰退和政治混亂中,蘇聯留下的政治經濟遺產尾大不掉,葉利欽能力再強,也不能讓蘇聯一夜之間變成美國。

7,戈爾巴喬夫。

戈爾巴喬夫是蘇聯的終結者,他以為自己是終結不好的斯大林模式,卻沒想到終結斯大林模式的時候順帶把蘇聯也搞沒有了!對於對土地有特殊情感的蘇聯來說,戈爾巴喬夫就是罪人。

8,安德羅波夫。

9,契爾年科。

後面這兩位,介於勃列日涅夫漢人戈爾巴喬夫中間,是兩個執政時間短的風燭殘年的老人,咱就不編排他們了。


歷史知事


蘇聯100多年湧現了不少英雄人物。

第一位是列寧。它是一位偉大的領袖世界導師,當年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一句話,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列寧是蘇聯創史人締造者,列寧領導工人運動推翻舊時代,創建了新時代。開創了蘇聯的新紀元。

第二位是斯大林,它是列寧忠實朋友,又是列寧的繼承人,列寧未完成的事業,在斯大林身上得到延續,併發揚光大。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大林表現出極高的軍事才能、沉穩、冷靜、果斷。面對希特勒百萬大軍兵臨城下,斯大林動員全部兵源在紅場閱兵,並開赴前線與希特勒百萬大軍進行了鏖戰,終於戰勝法西斯建立新蘇聯。

第三位應是普京,普京確實有過人之處,在從葉利欽手中接過的俄羅斯是民不聊生,當時的俄羅斯國內經濟低迷,社會混亂。國際上沒有地位,上任伊始普京曾豪言壯語地講,給我20年,我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18年過去了雖然俄羅斯沒有進入發達國際水平,但是俄羅斯人民豐衣足食,比以前質的飛躍。在國際上普京敢跟美國抗衡,不斷挑戰美國的霸權,今年10月份俄央行全部淘汰美元,建立以人民幣、歐元新的金融結算體系,美元在俄羅斯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張書明8023


1. 個人認為,列寧毫無疑問是最偉大的蘇俄政治家和領導人,他領導建立了人類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領導蘇維埃政權戰勝白軍叛亂和外國武裝干涉,讓蘇聯政權站穩腳跟。儘管未能阻止斯大林上臺,但從其著作文獻和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偉大實踐的世界影響來評價,列寧在八人當中排在首位當之無愧。

大清洗給蘇聯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二戰前和戰爭初期對局勢的誤判給蘇聯帶來慘重損失。但作為蘇俄史上最重要的領導人,雖然不能用“偉大”來形容,斯大林的功績還是得到俄羅斯人的廣泛認可。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迅速從一個農業大國崛起為工業和軍事強國,他領導蘇聯戰勝德國法西斯併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在八人中排在第二也沒有問題。

普京可以排在第三位。他執政的時間已經超過勃列日涅夫(18年),僅次於斯大林(30年)。他和同為克格勃出身的安德羅波夫一樣,被視國家的“中興之主”。而他執政以來,確實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讓民眾看到了巨大希望,包括撲滅車臣和其他地區的分裂勢頭,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同時也開疆擴土;他收拾了前任葉利欽留下的爛攤子,穩定了俄羅斯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局勢,推動軍事實力迅速回升;他打擊腐敗、整治寡頭,提高社會福利……這都讓他深得民心。不過,也有人指責普京熱衷對外擴張、打壓反對派、搞威權統治。

2. 在很多人看來,赫魯曉夫就是個“魯莽的農民”。他曾試圖帶領蘇聯走上變革之路,但也犯下很多政治、外交錯誤,並最終遭到逼宮被迫下臺。他全盤否定斯大林,動搖了蘇聯政權的根基,為蘇聯最終解體埋下伏筆。

勃列日涅夫是蘇聯歷史上在位時間僅次於斯大林的領導人,他就是“停滯”的代名詞。在他在位的18年裡,推行積極擴張的“勃列日涅夫主義”,軍事實力、特別是核力量得到空前發展;與此同時,蘇聯的經濟卻停滯不前,官僚習氣和貪汙腐敗成風。

安德羅波夫

安德羅波夫一直被認為是個勵精圖治的領導者,人們對蘇聯在他的帶領下恢復生機寄予厚望,可惜的是他在位僅1年零2個月就突然去世。甚至有猜測說,很可能是美國當局擔心蘇聯復興,而派間諜謀殺了他。對於安德羅波夫,似乎可以用“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來形容。

契爾年科上臺不久就因病去世,其在國家領導人崗位上留下的影響不大。

戈爾巴喬夫在西方得到了極高的評價,因為正是他的“新思維”徹底摧毀了強大的蘇聯帝國和蘇聯領導的東歐陣營,讓西方在冷戰中不戰而勝。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特別是俄羅斯,民眾對戈爾巴喬夫的評價貶多於褒,視其為歷史的罪人。

3.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人對斯大林、列寧和普京的歷史作用提名有自己的看法。

俄權威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2017年4月7-10日曾在全國48個地區、137個居民點展開社會調查,結果顯示38%的受訪者認為斯大林是俄羅斯史上最傑出的人物;而在2012年同樣由“列瓦達中心”所做的調查中,斯大林的支持率更高,當時有42%的人認為他在歷史上發揮了傑出的作用。

社會學家指出,斯大林是俄羅斯歷史上最有爭議、最不思議的人物,大清洗並未影響當今俄羅斯社會對其功績的認可。

“當人們談論到斯大林時,首先想到的是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和蘇聯國力的強大,這都令他的形象更為高大。諸如大清洗這樣的悲劇事物,反倒被排擠到思想認識的外圍。並不是因為人們不瞭解大清洗,只是他們更多地把斯大林與正面成分聯繫在一起。”俄羅斯歷史學家亞歷山大·久科夫評論說。

4. 在“列瓦達中心”2017年4月的這項調查中,普京以34%的支持率落後於斯大林,在“最傑出俄羅斯人物榜”上排名第二,而這也是普京首次進入前三。社會學者認為,普京近年人氣飛漲並得以進入前三,主要得益於克里米亞的迴歸。

“絕大多數俄羅斯人贊同接受克里米亞。此外,俄羅斯與西方之間正在進行激烈的政治對抗,俄羅斯的勝利被與普京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因為是他制定了俄羅斯的外交政策。”久科夫說。

作為蘇聯創始人的列寧的支持率反倒不如斯大林和普京,以32%的支持率排在第三位。而在1989年時,列寧的支持率高達72%。“列寧體現的是蘇聯的積極一面,他也因此而得到大多數俄羅斯人的認可,以國家奠基者的身份而得到高分。”久科夫指出。

在此次調查中,進入前十的人物還有:彼得大帝(29%)、宇航員加加林(20%)、作家列夫·托爾斯泰(12%)、著名軍事統帥朱可夫(12%)、葉卡捷琳娜二世(11%)、詩人萊蒙托夫(11%)。

“新思維”的倡導者、蘇聯解體的始作俑者,蘇聯首位也是最後一位總統戈爾巴喬夫,僅以6%的支持率排在第20位。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其實不同時代的人要是放在一起比較的話,還是很難對比的,因為他們所處的歷史環境不同,政治制度也有差異,這會導致他們表現出來的風格與政策就有很大出入。

不過作為一種並不具有嚴肅性的評價的話,還是可以說說的。因為俄羅斯人確實做過類似的比較。

2016年3月俄羅斯對過去100年來的10位統治過沙俄、蘇聯和俄羅斯的一把手進行了一個全民投票的排序結果就很能說明問題。

按照時間先後順序,這10人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克倫斯基、列寧、斯大林、 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梅德韋傑夫、普京。

從喜歡到不喜歡的結果是:列寧、斯大林、普京、勃列日涅夫、梅德韋傑夫、赫魯曉夫、尼古拉二世、克倫斯基、戈爾巴喬夫、葉利欽。

所以,如果按照提問的要求可以看出,普京只能排第三位。位於列寧和斯大林之後。

不過很多人對列寧和斯大林還是有不少不同看法的。前一陣子俄羅斯還有人要求將列寧的遺體火化安葬,不要在紅場列寧墓了。而斯大林的遺體在赫魯曉夫時期就被從列寧墓裡遷出火化安葬了。

這些其實都能反映人們對列寧和斯大林的看法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另外木叔也可以說一個小插曲,是人們對蘇聯高層的另一個排名。這個排名的第一位既不讓列寧,也不是斯大林,人們最喜歡的蘇聯高層是勃列日涅夫。

為什麼是他?一個原因就是他的爭議性沒有列寧和斯大林那麼強。

俄羅斯獨立調查中心2013年的一項民調,讓人們選出20世紀蘇聯領導人好感度最高的人,勃列日涅夫拔得頭籌。

媒體稱,這表明當年多數俄羅斯人仍嚮往勃列日涅夫時代,希望國家安定,更希望有一個強硬高層維護本國利益。

勃列日涅夫當政18年,時長僅次於斯大林,1964-1982年在位期間,蘇聯國力達到了最強,甚至在軍事實力上與美國接近,比如導彈數目上還超過了美國。蘇聯在全球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社會相對平和,因此當時被視作蘇聯的“盛世”。

轉眼普京當政也快18年了吧!當然其中有幾年是梅德韋傑夫和他的“二人轉”時代。因此可能很多俄羅斯老百姓對普京的喜歡,未來也會如對梅德韋傑夫一樣吧,畢竟他執政也讓俄羅斯國力達到了一個蘇聯解體以來的最強。


你怎麼看待這個排名?


木春山談天下


俄羅斯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在世界上都是一個非常影響力的國家,它有很多符號讓人難以忘懷,如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列寧、斯大林還有芭蕾舞等。

普京在俄羅斯也算是一個名聲顯赫的政治人物,這不光得益於他的人格魅力,更得益於他所處的時代。

斯大林在現在俄羅斯人心目中依然享有崇高威望,儘管他曾經做過不少錯事,但人們依然記得他在二戰時期帶領俄羅斯人民英勇抗擊德軍並最後取得勝利的歷史功勳。

普京也是,正當俄羅斯帝國土崩瓦解的時候"降大任於斯人也",他擔負著"收拾河山從頭來"的歷史重任,俄羅斯人對他寄於厚望也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