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春雨綿綿,冷風嗖嗖,春寒料哨,但也擋不住為音樂而熱情似火的我,離開溫暖的家,來到國家大劇院,來品一場音樂的視聽盛宴。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剛入場時拍攝

2019年4月27日,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國家大劇院特別策劃的,中國音樂作品系列之一,如約在10:30在音樂廳舉行。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陰鬱的國家大劇院正面照

開場前,主持人特別請觀眾認識了一排特約嘉賓,他們是中國民族樂團的老音樂家們,一個個白髮蒼蒼,都七八十歲的年紀了,他們也和觀眾一起,在臺下觀賞這場演出。以此可鑑,這是場大家都喜聞樂見、頂級中國音樂作品了。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構圖還可以吧,哈哈

果不出所料。第一曲《白毛女》拉開了音樂會的序篇,二胡的聲音悽婉動人,加上藝術家精堪的演繹,連我這個不喜歡樣板戲的人,都為這樣全情投放的表演而動容了。真的不能有刻板印象,有的傳統曲目之所以成為經典,真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實在太感人了。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等待指揮入場中

主持人問大家有誰知道《小刀會序曲》,大家全部搖頭,而當前奏響起的時候,全部觀眾才恍然,這原來就是周星馳御用的那首音樂啊,他老人家連續用了12次,《龍門客棧》《鹿鼎記》《龍門飛甲》《大內密探零零發》都是用的這首曲子。現場樂隊也將這首曲子進行了酣暢淋漓的演譯。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而讓我印像特別深刻的,則是具有異域風情的《麼和組曲》(大意是這樣叫,主持人講的時候我沒太聽清),運用了壎(xun)和打鼓,還有類似口哨的一種樂器,給我帶來非常不一樣的聽感,加上曲調具有非常迷人的異域風情,使人深浸其中不能自拔。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這兩種敲擊樂器是什麼 ?請指教

四個樂章下來,指揮已是非常的累,第二個樂章演奏完已經在擦汗了。指揮這次非常好的是,將許多的特殊的音樂家作了致謝,同時主持人給介紹了一些樂理常識的譜及,讓大家瞭解樂器特性,瞭解難度,大家在欣賞的同時,更有了些專業上的收穫。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聽完音樂出來欣賞水波漣漣

最後的謝幕演出,沒有人報曲目,指揮直接上臺,而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振奮了起來,原來是《春節序曲》,我想是個中國人都知道它吧。連小孩子都會知道它吧。因為過年的時候,它無處不在。甚至比國歌更加的讓人熟悉。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每次來大劇院,都忍不住拍屋頂

在指揮的示意下,所有人隨著歡快的音樂節拍鼓掌,讓人由然而生自豪感,這首樂曲真的是太經典了,作為謝幕曲特別特別合適。它和《拉德斯基進行曲》一樣,讓所有人為之心生鼓舞和喜悅,情不自禁地應和著節拍鼓掌。

國家大劇院這場音樂會只有中國人懂,最後一曲全體打拍鼓掌

檢完票往裡走,希望你也和我一樣走進大劇院

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全部是重量級作品,既然是系列作品,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場了,也非常期待和喜歡音樂的你一起踏進中國大劇院,來欣賞屬於我們中國的經典音樂作品。

歡迎轉發,歡迎點贊,讓更多人去欣賞現場音樂演出。

“竹心的影音世界”持續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將值得觀賞的音樂、電影、展覽、旅行推薦給大家,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